趙小會
一直以來,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chuàng)造性腦力勞動。是對孩子們認字識字措詞造句,理論構思,寫作邏輯等方面的綜合訓練。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小學習作教學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如何有效且高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我在平時的習作教學過程中著重了以下幾點。并通過理論實踐相結合,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一、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寫好習作的內部動力,也是學生提高習作能力的內部條件。我國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古代圣人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只有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夠讓學生轉變學習觀念。主動地投入到知識的海洋里去,認真探索,吸取精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都喜歡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學生只有在自己有興趣的行動中才能樹立信心。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拿到作文題目無從下手。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只要把你做過的,看見的,聽到的寫下來,讓人能夠看明白就可以了。習作是為了能在生活中輕松自如地表達內心與他人交流,是為了掌握一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重要本領,他是生活的一部分,這一理念從作文的本質出發(fā),避免了教師用“寫作”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習作。避免了用太多的條條框框去約束學生習作。讓他們能在習作中自然傾吐,樂于表達,并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通過多種感官,從生活實踐和廣泛閱讀中獲取信息,使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有物可寫、有事可敘、有人可贊、有情可抒,自然就喜歡寫作文了。
二、豐富生活,積累素材
1.在生活實踐中積累素材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之不盡”,所以,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積極實踐,豐富生活,感受生活。現代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我們沒有發(fā)現美;習作中不是沒有好素材,而是我們缺少發(fā)現的眼睛,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地理生活的優(yōu)勢,我們背靠著綿延幾百公里的秦嶺山脈,既有純自然的自由空間,山脈、野獸、百鳥、蟲蛇……自然風光,風土人情,農家生活,我們就生活在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建都時間最長的十三朝古都——西安。這座古城既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著現代化大都市的朝氣。遍布的名勝古跡,大山景點,這些都是孩子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但是他們沒有留心觀察,對那些人事物只是看了那么一兩眼。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就隨隨便便放過去了,正像五彩斑斕的世界,在盲人眼中是一團漆黑一樣。生活再多姿多彩,不去仔細觀察,不用心體會,怎能感受到它的美好?“生活化”習作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不僅要用眼睛看,還要用手觸摸,用耳朵聽,用口交談,用大腦思考,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到生活中去,體驗生活的滋味。要打破科學界限,課內外界限,地理界限,現實與幻想界限,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可謂是“無拘無束”的。這樣的習作,因為學生有了豐富的生活實踐,充實的內心感受,就有事可寫,有話可言,有情可抒。
2.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寫作欲望
創(chuàng)設寫作教學情境是目前語文教學中最為流行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它是指教師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根據教學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材內容,課堂環(huán)境,寫作主題相符合的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主題內容為主體的場景開展教學活動。這種場景式教學,會讓學生眼中有著栩栩如生的感覺,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寫作動機及寫作欲望,轉變學生寫作觀念,讓學生由“要我寫”變成“我要寫”。
3.廣泛海量的閱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充分的說明了閱讀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如果說豐富學生的校內外生活解決了寫作內容不再枯燥空洞的問題。那么海量廣泛的閱讀。則是學生汲取寫作營養(yǎng)的重要渠道,而且還有了更多更好的借鑒之處。文章源于積累,這是習作教學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人擁有的詞匯量與智商成正比。認知心理學指出:3—12歲是記憶的最佳時期。因此,我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摘抄本,在進行大量課內外閱讀的同時,指導學生對所讀文章中作者描寫事物的好的方式,句式方法進行總結,并做好語言摘抄積累。以摘抄的方式來增強詞語的記憶積累,只有做到這些語言的積累,才會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習作能力。在習作中才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和體會,做到習作情感的真實,再經過語言的逐步錘煉與斟酌,就能使習作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4.熟讀和背誦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精華之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多品讀課文中的精彩部分并要求熟讀成誦。對于詞語手冊中精美的成語、歇后語、諺語、名言詩文,我都要求學生背誦并加以默寫。只要這樣長期堅持,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就能變成自己的儲備和財富,等到用時自然會涌上筆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
三、細心指導
學生有了豐富的習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但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寫作的基本方法與技巧,那么指導學生如何去掌握和運用這些方法與技巧,對于寫作來說的也是另一項重要補充。
四、評改
教師對學生的評改如同醫(yī)生給病人治病要“對癥下藥”一樣,為學生指點要“因材施教”,給學生寫評語時也要“因文施評”?!墩n程標準》指出:作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習作教學評價語言要盡可能用商量探討的語氣,讓學生感受到民主與平等,這樣才能有利于師生雙方精神敞開式的互動交流。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全方位地指導學生,多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要讓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拿出最好的教學水平,一定會對學生寫好作文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