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藍藍藍
老袁其實不老,十七歲,已經(jīng)讀到高三,但面相看起來比年輕的體育老師還要成熟那么幾分。他媽偏生愛給他做復(fù)古打扮,時常穿著七八十年代款式的大外套,越發(fā)顯得他老成穩(wěn)重。
有一次,有個家長和老袁在教室門口客氣地寒暄,然后問道:“您是哪位同學(xué)的家長?”
這件事成了一個段子,從民間流傳到官方,自此,大家都開始喊他老袁。
老袁一直對班長這個職位抱有熱情,但競選票數(shù)從高一最初的十幾票漸漸降至高三的一票。那一票,是老袁投給自己的。
盡管一心想走“仕途”,但老袁的班委夢卻一再落空。最后班主任給他安排了衛(wèi)生組長的角色。每每輪到自己組值日,老袁必揮舞著掃帚指揮全局,頗有指點江山的氣勢。
老袁雖然看起來木訥,但口才確實了得,常在班會上口若懸河。每每講到動情之處,坐第一排的同學(xué)就要經(jīng)受口水雨的潤澤。
只是老袁的思維太過跳躍,所以與人相處很容易雞同鴨講罷了,卻又從不曾放棄在萬丈紅塵中尋到三兩知音的夢想。因此,老袁對人極熱絡(luò),一旦有人接了他的話茬,他必要拉著對方神侃個把小時。班里的同學(xué)便有些怵他,老袁漸漸英雄落寞。
老袁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最嚴謹,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但始終沒有成為各科老師的心頭肉。有一次為了問一道化學(xué)題,他捧著書在女廁所門口等了化學(xué)老師若干分鐘??衫显看慰荚嚾耘f在及格線上掙扎。
高考之前,老袁當(dāng)眾送給前桌女生一封信。他送信的姿態(tài)極自信,毫不扭捏拘泥。但女生看過信后委屈落淚,把那封信撕得粉碎,仿佛老袁的情意令她蒙羞。
沒錯,在眾人眼里,老袁就是個笑話。他的愛與熱忱被人們拋至腦后,大家你來我往地從上面走過去,沒有人想過他會不會疼。
畢業(yè)那么多年,大家聚了若干次,沒有人聯(lián)系過老袁。
但老袁的名字從來都是聚會上的關(guān)鍵詞,是一群成年人必談的話題,是回憶里的一個坐標。所有人提起老袁,笑意永存。
——聽說老袁去了非洲。
大家哈哈一笑,干杯,祝老袁曬成土著。
——聽說老袁賺了不少錢。
大家又哈哈一笑,喲,老袁還有這頭腦,可得干一杯。
——聽說老袁回國支教了。
大家仍舊哈哈一笑,那不誤人子弟嗎?來,干杯。
老袁和所有人的過去密不可分,卻與他們的未來毫無關(guān)系。
老袁的故事越來越單薄,一如回憶越來越寡淡,聚會漸漸也少了。
直到畢業(yè)十年,大家天南海北地湊在一起,還請來了班主任。大家酒喝得正酣,歌唱得最美的時候,老班突然感慨:“可惜啊,老袁沒了?!?/p>
老袁沒了。
這是一個遲到了很多年的消息。
據(jù)說在老袁去支教的第二年,趕上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地震。另一位支教老師不顧生命危險救出了十幾個孩子,成了英雄典型被到處宣傳,而老袁則默默地被送到了太平間。
老袁是被鄉(xiāng)下廁所簡陋的石頭墻給砸死的,他被扒拉出來時,褲子還沒提上。
老袁這一輩子都像一個笑話。
熱鬧的房間里霎時安靜下來,只有大屏幕上的影像似水流轉(zhuǎn),被消了音,像一部默片,卻比任何時候都要撼動人心。
第一個哭出聲來的人,是當(dāng)年撕毀老袁情書的女生。
歲月令我們平和寬厚,卻從不曾彌補你年少相逢的溫柔。時光教我們淘沙成金,卻從不曾珍視你最真的少年情懷。
黑暗中,有低沉的男聲嗚咽著舉杯——為老袁,干杯。三十幾個玻璃杯輕叩出悅耳的聲音,像是為回憶送行的挽鐘。將歉意向西,敬一杯濁酒給你。
再見,老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