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濤
你愿意吃假肉嗎?資本市場愿意。今年 5 月 2 日,“人造肉第一股” Beyond Meat 在納斯達克上市,開盤后每股價格為 46 美元,較發(fā)行價 25 美元溢價 84% 。這一切都表明,相對于目前被病毒威脅著的真肉,人造肉已經成了熱錢的新寵兒。對于很多人來說,在 Beyond Meat 上市之前,人造肉只是一個來自實驗室狂人的概念,市場上琳瑯滿目的豬牛羊肉數不勝數,另有海鮮、飛禽供人打牙祭,如果不是一夕之間豬肉緊缺,人造肉概念股不會這么惹人注目。
即便如此,在想起紙包雞、紅燒肉、鹽焗雞、荔枝肉、梅菜扣肉、三套雞、醬豬蹄、東坡肉、粉蒸肉的滋味后,人們還是不由得反問:人造肉究竟有什么用?它真的能替代真實肉類嗎?
人造肉的用處, Beyond Meat這樣的公司創(chuàng)立之前就問過自己。2009 年,素食主義者和動物愛好者伊?!げ祭蕸Q定,要創(chuàng)立一家“不需要動物就可以生產肉類”的公司。按照這個理念, Beyond Meat 誕生了,最初的產品是人造雞肉和人造牛肉,目前,人造豬肉香腸也成了Beyond Meat 的招牌產品。
有統(tǒng)計稱,等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將從現在的 75 億增長到100 億,如果人類繼續(xù)保持現在的食肉習慣,就意味著需要增加至少 30% 的牲畜,這將給環(huán)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根據 CNBC 報道,美國有 3%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奶牛,而全球畜牧業(yè)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到人類總排放量的 14.5% ,高于全球機動車輛排放量的總和。
所以,按照伊?!げ祭实南敕ǎ嗽烊馓烊痪蛶в幸环N拯救意味:既拯救了那些愛吃紅肉引發(fā)健康問題的人類,也將拯救這個為滿足人類而不堪重負的地球。
不過,既然創(chuàng)始人伊?!げ祭时救司褪且粋€素食主義者,直接倡導人類吃素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要費盡心力創(chuàng)業(yè),專門研究“最像肉的人造肉”呢?
這是因為,吃肉對于人類來說,從來就是一個越解越復雜的難題。
根據發(fā)掘自坦桑尼亞的一塊150 萬年前的頭蓋骨碎片,人類學家推測,當時的人為了攝取營養(yǎng),已經開始吃肉了。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人類學教授查爾斯·穆巴斯直接把吃肉上升到了進化意義,他認為“原始人之所以能夠進化到現代智人全是因為吃肉,因為肉類含有的蛋白質可以幫助人類的大腦發(fā)育”。
這種吃肉帶來的進化一直影響到今天。對于現代人來說,人體需要 20 種必需氨基酸,其中 11種可以在人體內合成, 9 種需要從食物中攝取,尤其是賴氨酸和甲硫氨酸,必須從動物蛋白中攝取。換言之,現代人要想健康,一定得吃肉。
除了進化迫使人類吃肉,人類自己對肉類的渴求,也讓吃肉問題非常復雜。由于肉類供應數量、種類的問題,歷史上,吃肉和身份緊密相連。
在中國,《禮記·王制》規(guī)定,諸侯吃牛肉,大夫吃羊肉,士可以吃狗肉、豬肉,而普通老百姓只有在五谷豐登的時候,才能開葷吃肉。即使到了宋朝,由于失去大片北方牧場,牛、羊數量驟減,人們不得不開始大規(guī)模養(yǎng)豬,豬肉“價賤如泥土”時,大家更向往的還是能標榜身份的羊肉。
歐洲也有類似的做法,在政教合一的中世紀,基督教會利用吃肉來約束信徒。他們規(guī)定,每個禮拜三、禮拜五、禮拜六,以及復活節(jié)的前四十天、圣誕節(jié)的前三十天都要吃素,國王也不能例外,以至于當時過節(jié)最重要的儀式,就是做完禱告趕緊吃肉。
長時間的壓抑,讓吃肉在東西方都成為一種珍貴的享受。歷數中外名菜,鉆研最深、名氣最大的,無一不是肉菜。所以,吃貨們不必自責自己太愛吃肉,因為從進化需求到口腹之欲,人類已經無法拒絕肉類了。
既要讓人吃好,又要讓地球承受得了,為此,人造肉公司可謂大費腦筋。
拿 Beyond Meat 舉例,它們所研制的人造肉,本質屬于素肉。原理是利用合成生物技術,把植物蛋白像拼圖一樣拼起來,做出動物蛋白的口感。Beyond Meat 所使用的植物蛋白來源是豌豆,添加一點土豆蛋白,再加入一些植物油做出脂肪的香味,按照不同的比例,把這些東西像餃子餡一樣攪拌均勻,就能做出不一樣口感的“肉”。
和 Beyond Meat 類似的公司還有 Impossible Foods ,它主打的也是植物蛋白人造肉,用的不是豌豆,而是大豆。
為了滿足三五成熟肉食愛好者的心理需求, Beyond Meat 還做出了帶“血”的人造肉,只要利用基因技術,加入讓酵母表達出甜菜提取物的 DNA 片段即可。
不過,就算加了血,植物蛋白做出來的人造肉還是不完整的肉,為了彌補營養(yǎng)成分缺陷,這兩家公司都必須額外再添加維生素以及鈣、磷、鋅等微量元素。
除了 Beyond Meat 和 Impossible Foods 這樣的植物蛋白類人造肉,還有一類人造肉公司,也在默默蓄力,他們做的事情被稱為“實驗室養(yǎng)牛”。
Memphis Meats 就是其中養(yǎng)牛養(yǎng)得最好的一家公司,與前兩家公司不同的是,它做的人造肉,是真的動物蛋白肉。簡單來說,Memphis Meats 做的事情就是從動物肌肉細胞中分離出干細胞,將其放入生物反應器中培養(yǎng),像飼養(yǎng)牲畜一樣,提供給干細胞合適的環(huán)境,等待其自然成長,變成需要的食用肉。在這種理念下,如果人們要吃一只雞翅膀,不需要再養(yǎng)一只雞,只需要提取相應的干細胞進行培養(yǎng)即可。
與植物蛋白型人造肉不同的是,Memphis Meats 生產的人造肉口感更逼真,也更接近人們對實驗室“造肉”的狂想,但相應地,這種動物蛋白人造肉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傳統(tǒng)畜牧業(yè)的倫理和成本問題。
就 Memphis Meats 公司的人造牛肉而言,干細胞培養(yǎng)時,需要添加胎牛血清,以便維持干細胞的生長需求。胎牛血清目前并不能人工制造,只能通過屠宰懷孕的母牛,取出尚未發(fā)育完全的胎牛,通過心臟穿刺才能取得。胎牛血清制備過程中,不僅母牛會因此死亡,胎牛也會產生強烈的疼痛感,最終死亡。
此外,動物蛋白人造肉的成本也很高昂,Memphis Meats 在多次實驗之后,才能將一磅肉(約0.453kg )的成本降低到 2400 元。所以,能吃上人造真肉,又成了一種新的財富象征。
現在很多餐廳已經開始賣起了人造肉漢堡, Beyond Meat 和Impossible Foods 各占半壁江山。這些人造肉漢堡從脂肪和卡路里含量上來說,和一個真正的牛肉漢堡沒什么兩樣,但即便如此,很多中產階級仍然愿意多花錢購買這種人造肉漢堡。
有趣的是,在網上流傳著一段試吃人造肉漢堡的視頻。視頻中,被采訪人只需要一口,就分辨出了麥當勞漢堡、 Beyond Meat漢堡、 Impossible Foods 漢堡和正宗肉包子,吃到最后,記者拿出了一些類似肉干的東西請人品嘗,被采訪人紛紛表示,這絕對是真肉,特別香。鏡頭一轉,“衛(wèi)龍”辣條商標赫然顯現。
不管怎么說,這一年來金錢和肉香涌動交織,讓人不禁感嘆:就為了吃口肉,人類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