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云, 楊 彪, 屈子榆, 廖正銀
先天性動靜脈畸形(congenit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 是由于原始胚胎血管發(fā)育停滯或有序再吸收障礙所致[1],患者內皮細胞能正常分裂,卻不退化[2]。 AVM 在出生時便存在并與患兒一同長大,組織學研究顯示畸形增大時血流增加并非內皮細胞增殖的結果, 這與動脈瘤不同。 創(chuàng)傷、手術、青春期、懷孕等因素可導致動靜脈畸形迅速長大并出現(xiàn)各種臨床癥狀[3-5]。耳廓動靜脈畸形患者癥狀包括巨耳、水腫、皮膚發(fā)紅、瘙癢、皮溫增高、疼痛、雜音、震顫,病情繼續(xù)進展可出現(xiàn)出血、潰瘍,極少數(shù)患者可出現(xiàn)充血性心力衰竭[3,6]。 Schobinger 描述的動靜脈畸形臨床分期系統(tǒng), 將畸形變化分為4個階段,皮膚色澤改變、皮溫增高為Ⅰ階段(靜止期),病變長大、雜音為Ⅱ階段(擴張期),出血、疼痛、潰瘍?yōu)棰箅A段(破壞期),充血性心力衰竭為Ⅳ階段(失代償期)。 AVM 在CT 平掃圖像上表現(xiàn)為密度不均的異常軟組織膨隆, 注射對比劑后典型顱面部表現(xiàn)為強化的畸形血管巢、 供血動脈增粗增多、引流靜脈擴張迂曲[7],三維重建可清晰顯示供血動脈、 引流靜脈解剖結構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8-9];MRI T2 加權像表現(xiàn)為高信號病灶,內見血液流動空隙[10]; 彩色多普勒超聲可顯示血流信號、異常供血動脈和引流靜脈[11]。 耳廓由于位置狹小、外形凹凸,一般不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MRI、CT均可用于耳廓動靜脈畸形檢查。選擇性血管DSA 造影是評估動靜脈畸形最重要工具,可準確顯示病變供血動脈、引流靜脈和病灶,但因其是有創(chuàng)檢查,一般會在介入治療的同時進行[3,12-13]。
介入栓塞材料包括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2-cyanoacrylate,NBCA)、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 copolymer,EVOH,Onyx)、彈簧圈,無水乙醇為目前認為唯一的永久性栓塞材料。
PVA、NBCA 雖可堵塞畸形血管,但并未破壞血管內皮細胞。 完整的內皮細胞一方面在局部低氧刺激下釋放血管生成因子,導致新生血管形成,另一方 面可清 除血管 內 血栓, 導致栓 塞血管 再 通[8,13]。PVA、NBCA 在緩解臨床癥狀如急性出血等方面有較好效果[14-15]。彈簧圈作為輔助治療材料,在介入治療動靜脈畸形時一般用于栓塞擴大的引流靜脈,通過自身體積占據(jù)擴張的靜脈, 以期減少其他栓塞材料用量及在擴張靜脈中的通過速度, 減少手術 并 發(fā) 癥[2,16-18]。
Onyx 是一種液態(tài)栓塞劑, 由EVOH 溶解于有機 溶 劑 二 甲 基亞 砜(dimethyl sulphoxide, DMSO)中,并以黑色鉭粉作為對比劑。DMSO 在與血液接觸時自混合物中擴散并留下乙基乙烯醇以聚合。 聚合首先在混合物外圍發(fā)生,并在數(shù)分鐘內逐漸硬化至塞子中心。 Onyx 與NBCA 相比,不會粘附于微導管壁和血管壁,因此手術中理論上不會有微導管阻塞風險。DMSO 作為一種刺激物,可引起嚴重的局部和血管周圍炎癥,可能會損害健康組織。 黑色鉭粉用于耳廓等表淺部位病灶,可能會污染鄰近皮膚[19-20]。
無水乙醇是一種永久性無色、 液態(tài)栓塞材料,可充分滲透入病灶血管,用于人體淺表組織血管內時也不會使皮膚變色。 無水乙醇進入血管后,可使血漿蛋白變性,血管內皮細胞脫水并從血管壁完全剝離[1]。 Su 等[21]報道對66 例頭頸部浸潤擴散性顱外動靜脈畸形患者行無水乙醇栓塞, 結果顯示56例(84.8%)血管100%閉塞,10 例(15.2%)血管50%~99%閉塞,達到部分緩解;所有患者紅腫、腫脹明顯減輕,皮溫降低。 Zheng 等[6]報道對17 例耳廓動靜脈畸形患者行無水乙醇栓塞,結果3 例(17.6%)血管100%閉塞,11 例(64.7%)患者血管50%~99%閉塞;所有患者皮膚發(fā)紅、腫脹、皮溫增高等癥狀減輕,15 例(88.2%)Schobinger 臨床分期降低。Hua等[22]報道分析無水乙醇栓塞治療35 例耳廓動靜脈畸形患者中、長期療效,結果表明16 例(45.7%)病變得到控制(血管100%閉塞,臨床癥狀完全緩解),18 例(51.4%)得到改善(血管50%~99%閉塞,臨床癥狀部分緩解),僅1 例復發(fā)。
耳廓動靜脈畸形病變主要由同側耳后動脈、顳淺動脈和枕動脈供血。 接受過供血動脈結扎或局部部分切除患者,頸內動脈分支、椎動脈及甲狀頸干參與供血。 通常情況下,耳廓上部病變供血源自顳淺動脈,中間或耳垂源自耳后動脈,耳后或基底部源自枕動脈。 介入手術一般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同時作同側頸外動脈、頸內動脈造影,對接受過頸外靜脈結扎者需行同側頸總動脈、椎動脈、甲狀頸干及對側頸外動脈造影。 為了確定病變詳細血管構筑,需進一步行耳后動脈、顳淺動脈和枕動脈造影??蛇x擇經導管或直接穿刺進入血管巢,注射對比劑確定微導管或穿刺針頭進入血管巢而非供血動脈,注射無水乙醇時用手壓迫引流靜脈,若觀察到對比劑自病灶中滲漏至鄰近組織或引流靜脈消失且發(fā)生持續(xù)動脈反流,表明存在非目標栓塞風險,需重新確定穿刺部位。 保持微導管尖端或穿刺針頭在血管巢內, 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每注射無水乙醇5~10 min,需行動脈造影,以評估血管栓塞情況。
無水乙醇栓塞硬化術后最常見并發(fā)癥是皮膚水泡、壞死和軟組織壞死,通常可自行恢復或無菌輔料覆蓋即可恢復,不需皮膚移植[6,22-24]。 根據(jù)文獻報道,壞死可能與非靶向栓塞和栓塞后局部軟組織腫脹相關。 術中應用稀釋的乙醇栓塞浸潤性耳廓動靜脈畸形,有助于預防可能出現(xiàn)的皮膚壞死,術后常規(guī)應用地塞米松,以減輕局部腫脹和疼痛[24]。 短暫性血紅蛋白尿也是較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但一般通過靜脈補液后5~6 h 緩解, 不會導致腎功能損害[23-25]。 由于無水乙醇毒性作用,患者每次最大注射劑量不能超過1 mL/kg 體重,單次注射劑量為10 min內不超過0.1 mL/kg 體重。 超過劑量可能出現(xiàn)肺動脈高壓、心律失常、心肺衰竭等風險[26-27]。 但也有學者認為,肺動脈高壓與乙醇注射引起交感神經刺激所致疼痛有關[28]。 實時監(jiān)測、及時應用硝酸甘油,對于肺動脈高壓有效[29]。 但監(jiān)測肺動脈有創(chuàng),且費用昂貴,應用前需與患方充分溝通。
動靜脈畸形是血管畸形中一種罕見類型,創(chuàng)傷、手術、青春期、懷孕等均可導致其迅速生長并出現(xiàn)各種臨床癥狀。 目前常見動靜脈畸形影像學診斷手段有MRI、CT、DSA。 耳廓動靜脈畸形發(fā)病率低、解剖位置復雜及影響美觀,考慮到療效及患者對容貌完整性的夙愿,無水乙醇栓塞術無疑是當前理想的首選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