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1111)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币雽崿F(xiàn)習總書記對糧食生產的設想,就必須加強土壤檢測工作,提高土壤檢測的標準性,準確測定土壤的養(yǎng)分、水分、硬度和酸堿度,為不同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提供科學、準確的參考依據,從而提高農業(yè)生產的水平,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土壤檢測一般也被稱為土壤環(huán)境檢測,是指通過各種檢測方法對土壤中的養(yǎng)分、水分、硬度和酸堿度以及影響土壤環(huán)境質量因素代表值進行測定,確定被檢測土壤的環(huán)境質量、污染程度以及變化趨勢。當前,土壤檢測工作的內讓范圍一般是對全國范圍內農田土壤環(huán)境、土壤背景及評價建設項目土壤和污染事故調查等檢測類型和目的。常用的檢測流程為布點采樣、樣品制備、結果表征、統(tǒng)計分析和質量評價等技術內容。
所謂的土壤是指地表的巖石在風化作用下,逐漸被破壞成為大小不等、疏松的礦物顆粒,也就是母質,而母質在時間、氣候、地形以及生物等因素共同的作用下逐漸演變成為土壤。一般而言,土壤的成分比較復雜,大多是由各種動植物的殘體被腐蝕后生成的水分、有機質、空氣、礦物質等氣體、液體和固體物所構成的,是農民群眾進行農業(yè)生產必需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糧食作物進行生產的重要載體。在實際生活中,土壤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也關系到人體的健康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通過對土壤進行檢測,特別是對土壤質量因素的代表值進行檢測,能測定土壤中的無機物、有機物種類和數(shù)量,確定污染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同時還能檢測出土壤中病毒、細菌的種類和數(shù)量,進一步掌握被測量土壤的質量情況,這對于防治并控制土壤污染,促進農業(y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土壤監(jiān)測工作中,對土壤的樣品進行采集并處理是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必須嚴格遵循相關的標準與規(guī)范,這樣才能保障檢測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但目前我國部分檢測機構在樣品采集的過程中,并沒有依據等量、隨機、路線和分散的采集標準進行布點采集,也沒有借助現(xiàn)場PID或XRF等直讀設備進行樣品的篩選,從而影響到了樣品的有效性。
當樣品采集完以后,還必須即使對樣品進行制備。在實際操作中,工作人員應對樣品進行風干并研磨混勻,對于制備不揮發(fā)有機指標冷凍干燥、揮發(fā)有機指標溶劑固定,而對于無機金屬則要關注制備目數(shù)、特殊的指標,如六價鉻氰化物等,需要關注保存時效。但當前我國部分土壤檢測機構對樣品的制備不足,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在土壤檢測工作中,土壤樣品檢測標準的參考物是質量控制樣。其添加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測量結果的科學性與精準度。但目前我國部分土壤檢測機構在土壤質量控制樣的質控和數(shù)量方面遠遠不夠,同時還存在著手段比較單一的問題,影響到了實際檢測的準確性。
當前,我國土壤檢測機構還存在著檢測標準體系不健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現(xiàn)有的標準體系無法涵蓋所有的特征因子,此外,還存在著樣品的實效性太短和應用的場景受到較多的限制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影響到了土壤檢測的標準性。
在土壤樣品檢測的過程中,檢測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直接關系到檢測結果的科學性與精準度。但目前我國部分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專業(yè)素質參差不齊,不能嚴格把控實驗室內土樣的檢測質量,也無法確保檢驗數(shù)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從而無法為農業(yè)生產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針對土壤樣品采集與處理不科學的問題,相關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土壤樣品的采集與處理工作時,還必必須嚴格遵循國家的相關規(guī)范和行業(yè)的相應標準,在前期全面收集相關的資料,并制定全面的采集方案,依據等量、隨機、路線和分散等采集的標準,在規(guī)定采樣范圍內均勻設計符合規(guī)定的土壤取樣點。此外,在樣品采集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還要借助現(xiàn)場PID或XRF等直讀設備進行樣品的篩選,確保采集的樣品符合檢測的要求和標準。
針對土壤樣品制備不足的問題,當完成樣品采集工作以后,工作人員應對樣品進行風干研磨混勻等處理,同時還要制備不揮發(fā)有機指標冷凍干燥、揮發(fā)有機指標溶劑固定,并關注無機金屬的制備目數(shù),對于六價鉻氰化物等特殊的指標,需要關注其保存的時效等,從而為后續(xù)的土壤檢測標準型提供保障。
針對土壤質量控制樣添加不合理的問題,檢測人員必須合理添加質量控制樣,如空白(試劑空白、耗材空白、全程序空白等)、平行、標樣、密碼樣等。如果我國在售的有機類質控樣品類較少,相關檢測機構還應多關注進口標樣的采購,保證土壤質量控制樣添加的合理性,從而確保測量結果的科學性和精準度。
針對當前我國土壤檢測標準體系不夠健全的問題,相關檢測機構應實時關注環(huán)保標準的更新和發(fā)布,如果當前個別現(xiàn)有的國標行標無法覆蓋相應的檢測指標,檢測機構可以參照EPA、ASTM或ISO等國際標準來開展檢測工作,從而確保檢測的標準性。
針對專業(yè)檢測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相關檢測機構還必須采取有效方法提高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在具體操作中,相關檢測機構可以采取如下兩種方式:①組織本機構檢測人員進行專業(yè)教育培訓,通過教育培訓的方式,提高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水平,同時還要進行嚴格的考核,考核通過這頒發(fā)崗位證書,持證上崗;②聘請優(yōu)秀人才,并鼓勵優(yōu)秀人員進行“傳、幫、帶”,以提高本機構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土壤是植物生長和農業(yè)生產最寶貴的資源,進行土壤檢測對農業(y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土壤檢測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為了提高土壤檢測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相關檢測機構必須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土壤檢測的標準性,降低檢測結果的誤差,從而為農業(yè)生產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