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山東中交航務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0)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裂縫其實是分為很多種類的,而不同種類裂縫的起因不同,其存在的危險性也不同。在對混凝土裂縫進行歸類時,要根據(jù)其實際的特征來對其進行判斷,然后再采用相應的修補手段來對其進行整改。如果按產(chǎn)生原因來進行分類,那么大致可以把混凝土裂縫分為荷載作用引發(fā)的裂縫(結構性)、變形作用裂縫(非結構性)、混合作用裂縫(即前兩者共同作用引發(fā)的裂縫)、堿骨料反應裂縫(因為一些化學作用而產(chǎn)生的裂縫)、慣性裂縫等。而在所有的混凝土裂縫中,不是所有裂縫都是有危害性的,需要根據(jù)裂縫的深度、截面寬度等因素來判斷裂縫是屬于有害裂縫還是無害裂縫。如果是無害裂縫,那么就可以進行簡單的處理,如在裂縫表面填充混凝土進行重新固定等,而一旦出現(xiàn)具有危害性的地面,那么就要對其進行深層的分析,去判斷其屬于哪一種有害裂縫,然后根據(jù)相應的處理方法來對其進行修補。
如按照裂縫的深度來判斷,共有表面、淺層、深層以及貫穿裂縫,這四種形式的裂縫危險程度依次從低到高進行變化,表面裂縫是最好處理的一種有害裂縫,其對建筑本身在短時間內(nèi)不會產(chǎn)生直接的損害,但是如果不及時的對表面裂縫進行修補,那么這個裂縫就有可能在長時間的外力作用下,逐漸的變大,深度與截面也會不斷地增加,最終成為貫穿裂縫,而這個類型的裂縫的危險程度是最高的。一旦出現(xiàn)該裂縫,那么出現(xiàn)該裂縫的建筑部位將會完全失去其原有的功能,防水性、防腐蝕性、耐久性等都會大打折扣,使得建筑的功能性大大的降低的同時還會對其質(zhì)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為了能夠安全的發(fā)揮建筑的功能,就必須要杜絕這種裂縫的出現(xiàn)。
溫度也是對大體積混凝土的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的一個因素之一,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將會對大體積混凝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最為常見的就是因為溫度過高而產(chǎn)生的溫度裂縫,這也是在建筑的使用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裂縫種類。而造成溫度裂縫的原因也有許多多種,主要的常見原因為水泥水化熱、內(nèi)外約束情況、外界氣溫走勢等。
水泥水化熱對大體積混凝土的影響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算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溫度裂縫成因。因為混凝土的主要制作材料為水泥,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和水進行加工,而在加工的過程紅,水泥與水會進行充分的接觸,在這個過程中水泥和水會產(chǎn)生一種水化熱的反應,從而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而又由于混凝土內(nèi)部結構的導熱性能非常差,并且散熱功能也不好,水化熱產(chǎn)生的熱量就不能及時的散發(fā),而是大量的集聚在混凝土的內(nèi)部,而混凝土內(nèi)部間隙的氣體如果受到加熱,體積就會膨脹,最終會在內(nèi)部破壞混凝土的結構,從而制造出裂縫。
對于在施工期間所使用的混凝土而言,其因為體積大而對外界溫度的變化會較為敏感,如果外界的氣溫走勢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使得形成巨大的溫差,那么這些大體積混凝土就非常容易的開裂,形成許多細小的裂縫,而如果這些裂縫進行接觸,那么就會讓裂痕相連,從而讓裂縫得到擴大。如在炎熱的氣溫下完成了大體積混凝土的建設,這是混凝土本身也會保持一種相對的熱量,而要是因為突然下雨,導致溫度驟降,那么就會使混凝土內(nèi)部的溫度與外部的溫度形成巨大溫差,從而超過了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其直接結果就是在混凝土的內(nèi)部以及外部表面產(chǎn)生裂縫。
對于以上的所提及的幾種裂縫情況,都是在實際的施工中較為常見的幾種裂縫,而無論是出現(xiàn)哪一種形式的裂縫,其都會對建筑的安全造成隱患,所以在施工中對大體積混凝土裂縫進行防控就顯得非常的有必要。而一般對于裂縫的防控措施有較為綜合性的防控措施,也有具有較為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具體如何使用,還需要在施工中所遇到的真是情況來判斷。
要想有效抑制裂縫的形成,最主要的就是從根源上來消除可能會產(chǎn)生裂縫的原因,這個根源也就是在混凝土施工的設計階段,在該階段要進行的主要工作是地基處理,打地基是任何建筑工程的基礎工作,打下堅實的地基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建筑工作。在進行地基處理時,會使用混凝土進行澆灌處理,從而形成大體積的混凝土區(qū)域,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盡量避免地基基礎過大,因為這樣會對大體積混凝土的結構造成影響,會讓澆灌成的混凝土不平坦,從而增加應力集中,容易形成裂縫。其次就是要防止地基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降,要通過構建墊層來減緩這一不均勻沉降趨勢。同時還應該建筑排水溝,讓基地受到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侵蝕影響降到最低。
原材料的質(zhì)量好壞將直接決定了混凝土的質(zhì)量好壞,只有對原材料進行嚴格的篩選,讓各方面指標達標,用這樣的原材料所制成的混凝土,其在質(zhì)量上才能夠有所保障。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的操作就是集料優(yōu)選,因為集料制作混凝土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材料,其用量占到混凝土總體的60%~70%,同時其也是對混凝土抗裂縫能力影響較大的一種材料。所以在進行集料的篩選時,要對其集料的形狀、級配、含水量、所含的黏土礦物等性質(zhì)進行嚴格的檢查,只有在各項指標達標以后,才允許其投入到混凝土的制作當中去,而如果出現(xiàn)任意一項指標不達標,那么就不能夠讓其投入到混凝土的制造中去,避免因為原料的不合格而對混凝土的質(zhì)量造成影響。
在實際的施工時,要降低原材料的溫度,因為在進行與混凝土有關的工作時,混凝土的溫度越高,水泥與水所產(chǎn)生的水化速度也就越快,其產(chǎn)生的熱量也就越大,溫度裂縫也就越容易形成。要想在實際的工作中避開這樣的問題,需要在施工時使用一些溫度控制措施來對原材料進行降溫處理。如可以埋設冷卻管道,在混凝土澆筑以后,通過往冷卻管道中通入流動水來吸收水化反應所產(chǎn)生的熱量,從而有效地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的內(nèi)部溫度,讓其能夠更快的凝固、成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降級溫度裂縫的形成率。而除了事先埋設冷卻管道外,還可以使用浸水法或者噴水法來控制混凝土的溫度。
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成因有非常多種,要根據(jù)裂縫的成因來對裂縫的種類進行判斷,然后在使用具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對其進行修補。而要想有效地防控裂縫的產(chǎn)生,不只是要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更重要的還是在施工的過程中來減少可能產(chǎn)生裂縫的因素,對混凝土的質(zhì)量等方面進行嚴格檢測,對每一個施工步驟都進行認真的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