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仁
嫉妒心理在發(fā)生的時間和空間上與時間和空間成反比。一個人不會嫉妒古人和陌生人,他更容易嫉妒近在眼前的人。一個拼命往上爬的小職員,不會嫉妒眼下的某個權力炙手可熱的大政客,但會對一個同僚晉升了科長耿耿于懷;一個辛辛苦苦攢錢的農(nóng)夫,不會去嫉妒城里的大款,但他看到鄰人的兒子蓋起了三間大瓦房時,一定是又急又妒;愛出風頭的作家,不會去嫉妒那些舉世聞名的大文豪,但如果他的朋友一舉成名,他一定要做嗤之以鼻狀。所以,成功的人遭到同事、熟人、朋友貶損的現(xiàn)象可以說是屢見不鮮,所謂“墻內開花墻外香”不外乎就是這個道理。
對不如自己的成功者,我們不服氣,認為他是交了好運;對強于自己的成功者,我們也難服氣,總是處心積慮地找出他身上不如自己的地方,以證明他贏得并不完全理直氣壯。而誰的身上會找不出弱點呢?我們誰都不愿意承認自己不如別人。
人處在嫉妒中時,實質上看重的是可能給被嫉妒者帶來的實際好處。比如,學問和才華帶來名利,所謂妒賢嫉能實際上是妒名嫉利。如果一個人淡泊了名利,那么他肯定也就遠離了嫉妒。當然,只有圣賢之輩才能達到如此境界。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要克服幾乎與生俱來的嫉妒心,的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也許,我們首先該看看自己到底在嫉妒別人什么。列一個表,看看那個人都擁有些什么。然后估計一下,為了達到這一切,那個人都放棄了什么。比如,你羨慕那個人的工作和收入,但他可能每天需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放棄了所有自由的呼吸和自我空間,還要承受家人的埋怨、指責。有得便會有失,這是生活的辯證法。
對付嫉妒的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要克服自身的自卑,看看與之較勁的那個人,是不是真的比自己技高一籌。對于勝于自己的成功者,我們何必嫉妒呢?因為他確有實力,自己只能加倍努力追趕;假如對方確實不如自己,那就更不必嫉妒.因為他只是徒有虛名。
(王世全摘自《長壽養(yǎng)生報》)(責編 拾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