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帆
張桂梅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對“全職太太”的理解并不能一概而論。
“全職太太”之所以在社會中長期處于被無視、被低估的職業(yè),極大程度上源于大部分人都將家庭勞動等同于買菜做飯帶孩子,將其歸為低級工種。而事實上,不但在家庭生活中,全職太太的付出容易被忽視,一旦婚姻關系破裂,女性的財產權益是否能得到有效保障仍存在一定問題。這樣一份“無薪”的工作,無異于將女性的權益置于家庭風險之中。
如今,絕大多數的女性通過教育走向社會、走進職場,社會各方為女性爭取的每一項權利、所鋪設的每一步階梯,已經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社會的面貌。在平衡家庭與職場的關系中,女性也有了更多的選擇話語權——選擇做“全職太太”的女性,大多并非困于某些傳統觀念,而更多的是基于家庭分工的需要。
當今社會的包容性、連通性,也讓越來越多的“全職太太”打破傳統意義上“家庭主婦”的觀念,她們在兼顧家庭的同時,更加自由地分配時間、創(chuàng)造價值,讓個人的才華和能力在更多平臺上展現。
輿論場中,關于“全職太太”和“職場女性”的討論始終未曾停止。作為大山的擺渡人,張桂梅傾盡一生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走出山區(qū)的桎梏、接受更好的教育,她的顧慮不無道理。
而相比引發(fā)一場“全職太太”的爭論,提高女性權益保障力度,尊重女性的人生選擇權利,或許更顯教育的意義;尊重她們?yōu)榧彝プ龀龅姆瞰I和付出、重新評估家庭工作的價值,應該更有社會探討價值。
(摘自《光明日報》)
【適用話題】社會偏見 女性權益 家庭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