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葵
雨中麥杠村
麥杠,是甘南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驚喜的一站。
起因是路上遇到的一個小伙伴范范,向我們推薦了一檔紀(jì)錄片《尋夢香巴拉》,這個片子里面介紹了一個村子,那里有靈動的梅花鹿,它們會偷吃莊稼,村民只好每天和它們斗智斗勇,這個村子就是麥杠村。范范說想去這個村子住兩天,而我們也很感興趣,遂一起前往。
從扎尕那前往麥杠村的當(dāng)天,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一直到我們?nèi)サ侥抢镞€沒有停的趨勢。但在海拔很高的藏族地區(qū),下雨也有另一番風(fēng)景,一路上看到遠(yuǎn)處的群山云霧繚繞,仿佛仙境一般,直讓我驚嘆:不虛此行。
當(dāng)?shù)剡€未完全開發(fā),所以沒有餐館,也沒有旅館,我們只能借住在藏民家里,這也讓我們有機(jī)會體驗了一次真正的藏民生活。
幾個墊子拼出來的大通鋪,再加幾床被子,就是我們那兩晚住宿的地方;牦牛肉炒包菜,燜一鍋香噴噴的米飯,就是我們那兩天的伙食。
深山里的小木屋
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一座小木屋,尤其是在這深山里,你不由自主地就會聯(lián)想到那些電視劇里隱居的世外高人。
走近了才發(fā)現(xiàn),不過是用幾塊木板搭出的一間屋子,簡陋得很。湊近屋子,一位阿姨正領(lǐng)著兩個小姑娘生火做飯,爐子上燉著土豆,阿姨很熱情地喊我們中午一起吃飯。
在聊天中才知道,原來這座小木屋的作用是用來看管外面的牦牛,寨子里人口并不多,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集體勞作。每天一家要派一個人來做這項工作,早上趕著各家的牦牛上山,晚上再清點好數(shù)目,把牦牛趕回去。而這兩個小姑娘當(dāng)時正在放暑假,就被家長派來做這項工作了。
知道了這件事后,我們笑著問卓瑪(我們借住的藏民家小女兒):“什么時候輪到你趕牦牛,一定要帶我們來小木屋啊!”
告別了小木屋,我們繼續(xù)往山里走去,一路都能聽到“咔咔”的砍柴聲,抬起頭搜尋。有婦女正在用力地砍著一棵樹,砍完后,再把柴火撿到竹簍里,背回山下存起來。一天往返幾次,這就是她們每天的日常。
看我們走過,砍柴的阿姨大聲地向我們打著招呼:“嗨,你們要去哪里啊?”我們也大聲回應(yīng)道:“去找梅花鹿呀!”可惜那天我們一只梅花鹿也沒有找到,失望而歸。
快樂的童年
山上有一處海子(湖泊),這也是麥杠村的唯一景點,別看它小,但藍(lán)天白云樹影倒映在湖中,還是有驚人的美。
有五六個孩子在海子邊齊齊坐著,在等待旁邊的爐子把水燒開,他們要在這深山里、草地上、海子邊做他們的午飯。
這些孩子中,大的有十幾歲,小的也不過七八歲,家里的大人忙自己的活兒,無暇顧及他們,任由他們自己玩。
這些孩子說,他們經(jīng)常跑到這山里來做飯吃。村子只有幾百戶人家,所以不管多大的孩子基本都認(rèn)識,有幾個人就做幾個人的飯。
雖然條件艱苦,但看他們滿山跑的樣子真的很快樂,沒有手機(jī)沒有電腦。他們奔跑在山野里,多么自由自在,大概只有住在山里的孩子,才能有這樣的童年吧。
想起小時候的自己也是這樣,和小伙伴結(jié)伴上山摘桃子、杏、蘋果,父母在忙著收割莊稼,我們就在旁邊生著火堆烤紅薯或者玉米吃,也自有一番樂趣。
聽,那是鹿鳴的聲音
很遺憾,這一程為梅花鹿而來,我卻沒有看到一只梅花鹿,只聽到山間鹿鳴的聲音。
同行的范范見過很多梅花鹿,她繪聲繪色地向我們描述著她和梅花鹿的親密接觸。
她說,剛開始發(fā)現(xiàn)了一只鹿,那只鹿似乎感覺到有人類接近,于是開始鳴叫,大意是給同伴提醒“這里有危險”,還有幾只梅花鹿就在她的腳邊,伸手就能觸摸到。
如果早上出去,還會看到梅花鹿和牦牛同在路邊散步的壯景,完全沒有違和感,似乎它們就是一類的。
在我們眼中,梅花鹿是無害的,是溫柔可親的;可在村民眼中,它們卻是天敵,每天都要想辦法防止它們?nèi)肭智f稼。
為了對抗這些梅花鹿,你會看到每條路都有一道門上著鎖,莊稼地里也都有欄桿圍著,想過去只能爬上爬下。一開始我們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小的村子還需要上鎖,后來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和梅花鹿斗智斗勇的成果。
夜空中最亮的星
你見過最美的星空嗎?多么幸運,我在這里看到了。
我們到的第一天一直在下雨,早早就躺下了,等我們起床出來上廁所時,抬頭看到滿天的繁星,每一顆都離你那樣近,每一顆都那樣美,還有中間的銀河帶。據(jù)說海拔越高的地方,銀河帶越明顯,而周圍那三顆最亮的星,就是牛郎星、織女星和天津四。
雖然站在外面很冷,但看著這樣的夜空,就再也挪不開視線了,一直盯著它看了很久很久,才繼續(xù)回去睡下。
第二晚早早就期待著要看星空,這一次我終于清楚地看到了北斗七星。我們幾個就站在家門外嘗試著拍星空,想要把這樣的美好記錄下來。而我知道即使沒有照片,它也早已入了我的心,不會再忘記。
阿壩州麥杠村,我不小心路過你,你卻給了我無與倫比的美麗,不期待能和你重逢,只愿你能入我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