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梓茗
我至今還記得17歲時的少年時光,青澀懵懂,滿腔孤勇,一邊高唱著青春的歡歌,一邊又不諳世事。好男兒志在四方,要越過一個又一個的山丘。青春稍縱即逝,只有拼盡全力,才能在青春的歲月里熠熠生輝。
1
高中時,我是班級里最調(diào)皮的男生,而睡我上鋪的好兄弟何彥彬卻是我青春里獨特的存在。他個子并不高,長相斯斯文文的,看起來十分秀氣。何彥彬的確和很多男生不同,舉手投足間的理智,話語外的成熟,都讓我們覺得這個男生有故事。可這樣穩(wěn)重性格的他一點都不影響我們的嬉戲打鬧。在那個作業(yè)滿天飛、考試一輪兒接一輪兒的高二,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每次考試,我總是宿舍的墊底,而他卻遙遙領先。我曾問過他:“彥彬同學,是什么讓你發(fā)憤圖強,如此努力?”
他瞅瞅我,扯著淡淡的笑容說:“我們不一樣,我必須努力?!?/p>
“為什么?”我好奇道。
忽然,我看見他眼神一暗,便沉默無語了。
后來我才知道,何彥彬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父親以前是個老師,但在他10歲那年便出意外身亡了。從此,小小的他一夜之間長大了。他和我說:“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漢,是頂梁柱?!?/p>
我看著堅強的他,忽然覺得命運很不公平,外表那么開朗成熟的他,內(nèi)心卻默默地承受了這么多。我開始理解為何他與別的男生不一樣,身上的那份責任感,那種成熟理智都是有原因的。
高二的生活緊張又快樂,大家好像都匆匆忙忙的,為未來的規(guī)劃而努力。像我這樣調(diào)皮的男孩子,父母對我的期望就是平安健康,我不用像何彥彬那樣勤奮,也不用像他那樣拼盡全力擺脫命運的不公。青春映照在他稚嫩的臉上,顯得格外殘酷。
2
有一段時間,何彥彬總是在上課時打瞌睡,被老師重點批評了又批評。我知道,他每天晚上熄燈后,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一科一科地慢慢復習。漸漸地,周末作業(yè)多了起來,我約他出來打籃球他總是委婉地拒絕我。直到那天晚上,我去家里附近的燒烤店吃夜宵,看到了他忙碌的身影。
“何彥彬!”我驚訝地大喊。
彼時的他聞聲先是一愣,隨即才慢慢轉過身來,擠出一個尷尬的笑容:“你怎么在這兒?”
我打量著他一身服務員的模樣,心中充滿了疑惑,剛想問個所以然。
“考大學需要高昂的學費,我媽身體不好,舅舅他們的意思是讓我高中畢業(yè)就輟學,我不認命。”何彥彬眼神里充滿堅定,這句話卻是風輕云淡地說了出來。
我看他眉頭緊蹙,拍拍他的肩:“兄弟,你已經(jīng)很棒了!”
比起大多數(shù)人,何彥彬是個堅強的男生。小小的肩膀承擔起了那么多,他一直在負重前行,并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從沒刮目相看一個人,他是第一個。當然,對他除了由衷的佩服,更多的是心疼。
“替我保密?!焙螐┍驍肯卵垌?,聳聳肩,“要是被學校知道,會被處分的?!?/p>
我用力地點點頭。
月色拉長了那一晚,寂靜深沉。
3
我一星期的零花錢是何彥彬的兩倍,他平時生活節(jié)儉,除了看書寫作業(yè),最多的娛樂項目就是打籃球。因為勤工儉學的事,我和何彥彬的關系越來越親密,開始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兄弟。他和我說,他的目標是廈門大學。為什么要好好讀書呢?因為那是大多數(shù)人的出路。他想要給媽媽更好的生活,想變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成為一個家的依靠。
我那會兒問他,這些年,一定很累吧?
只記得那時的他渾身發(fā)著光,輕描淡寫地說:“比起媽媽受的苦,這點不算什么。我永遠都記得爸爸火化那天,她哭暈的樣子。我沒哭,大家都說我沒良心,爸爸去世了,我都沒哭,只是這么多年過來,我每每想起,總覺得那時的我不能哭,因為我是全家的希望。那個擔子不管我受不受得起,都得硬扛下來?!?/p>
高三模擬考那會兒,我看見他媽媽騎著自行車給他送飯,眼里都是溫柔。在那一瞬間,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何彥彬堅強的理由。他個子雖然不到一米七,但內(nèi)心強大,老天是不會辜負每個努力對抗命運的人。
所以何彥彬從沒有發(fā)揮不穩(wěn)定的時候,他的世界里絕不允許自己有發(fā)揮失常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證明自己,挑戰(zhàn)自己。
填寫高考志愿的時候,他的第一志愿寫了廈門大學。
“你以后想學什么專業(yè)?”我看著他,特別好奇。
他想了想,回答:“會計吧?!?/p>
4
畢業(yè)典禮那天,沒有想象中的悲傷感覺,大家都在憧憬著各自的未來。在青春這條路上,我們都走得斬釘截鐵。那天,學業(yè)平平的我終于露了一手絕活,拿起了我的業(yè)余愛好,抱著吉他沖上舞臺,在話筒里說:“這首歌要送給我最好的兄弟——何彥彬,祝他如愿以償?!?/p>
舞臺上,我唱著蹩腳的粵語歌,還一臉的自信滿滿。而何彥彬抿著笑,坐在座位上,揮手給我打節(jié)奏。
全場安靜到只有我的歌聲:“朋友,我當你一秒朋友。朋友,我當你一世朋友?!?/p>
我看著臺下熱淚盈眶的他,我唱著唱著也開始忍不住了。畢業(yè)代表什么呢?畢業(yè)代表著我們即將要各奔東西。
雖然他陪伴我的青春只有那么幾年,可是帶給我的那段歲月卻是不可復制的。因為這么一個人,我開始明白活著的意義和與生俱來的責任。他從沒在我面前說過一個累字,總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他拿到廈門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我接到了他的電話。他和我說,學費攢夠了,別讓我擔心。還特別感謝了我這三年的陪伴和包容。因為我,他才沒那么自卑。他一直覺得別人知道一切后,會瞧不起他,他害怕失去每一個朋友,而我給了他很多鼓勵。
其實我并不知道自己小小的舉動也能幫助他那么多,現(xiàn)在看到他如愿以償,我真為他高興。而我呢,高考不算太差,至少能進一所自己滿意的大學。
不知不覺,我也蛻變成了一個大男孩。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地褪去青澀,換來了成熟。我和何彥彬約定下一個10年,我們一定要相約打一場籃球。
《那些年》電影里面有句臺詞是:“青春是場大雨,即使感冒了,還盼望再回頭淋一次?!倍砷L大概就是淚水交織著汗水,倔強地對抗著這個殘酷卻又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