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藍
李子柒為什么這么火?不妨先看看她的作品。三月桃花開,采來釀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摘來制成琵琶酥;手工造紙,養(yǎng)蠶繅絲,制作各種精美家常食品……李子柒的視頻取材于中國農家的衣食住行,光影之間,流動著煙火味道和田園氣息。看這些視頻,鄉(xiāng)土生活可感可親,氣質是古典的,而呈現方式又是現代的。(12月10日 新華網)
一個人的魅力有多大?影響力有多大?當我們翻看李子柒作品的時候,我們感覺那就是我們生活的常事,那樣的稀疏平常,但是這樣的“普通”卻能跨越國界,不分膚色和語言,讓中國的文化魅力延伸出去,所以筆者認為“李子柒現象”更是中國文化精髓的一個側影。
民以食為天。不管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是滿漢全席,亦或是囊括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的中國八大菜系,他們講述的是一個“吃”的過程,更講述了中國的飲食文化,而李子柒化繁為簡,讓我們在農家的煙火氣中感受到了具體而微的中國美食文化。
熱愛生活,傳承中國文化。對于文化的傳承方式有很多,但如同那句“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缺少的不是文化,而是不斷挖掘文化的執(zhí)著追求。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帶上對文化的熱情,才能讓我們融情于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之中,借力互聯網,更好地傳承中國文化。
李子柒是中國文化的“網絡代言人”之一,沒有豪言壯語,只有細細的描述;沒有舞臺背景,只有山間的風光;沒有唯美修飾,只有樸實的本色。而越是平凡,越是能夠讓我們品讀文化的厚重,越是能夠觸碰我們心靈的柔軟。這種返璞歸真的文化表達,讓中國的文化更樸實,更叩動人心。
(摘自“河北新聞網”2019年12月11日)
素材解讀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鄉(xiāng)土的氣息、古典的氣質、現代的方式、田園的風光……李子柒每一個視頻的背后,既是對生活的濃縮,也是藝術的呈現。她對文化的不斷追求,對文化的深刻理解,才能讓文化融入到一粥一飯、一草一木之間,讓文化透過“屏幕”,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沁入我們的心田。
適用話題
熱愛生活 飲食文化文化交流 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