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寧
我曾認為老師說的永遠都是正確的,從來不加以思考與質(zhì)疑,只是一味的“聽從”。
“這道題目的答案是多少?”后桌小A發(fā)出疑問?!?3?!蔽衣唤?jīng)心地回答,只想將手頭上的練習(xí)訂正完。“咦,好像不對吧?我算出的答案不是這個?!蔽矣行┎荒蜔┝?,發(fā)牢騷一般回答:“就是23,老師說的能錯嗎?”我故意抬高音調(diào),言語中帶著些許不屑。小A又重新埋頭苦算,見她這般,我忍不住笑了,這寶貴的午休時間竟然拿來算這個,真是不知“光陰似箭”吶!幾分鐘后,我轉(zhuǎn)過頭,卻見她依然研究著,寫了滿頁的演算,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我算出來了,是老師錯了?!毙高聲喊道。“怎么可能?老師會錯?”我斬釘截鐵地反駁,將老師的步驟一一指出,并與她細細講解,只為證實我們“保師派”是正確的?!暗矣X得不對?!毙很執(zhí)著,認真嚴肅的神情讓我有些動搖,不不不,是她“不知悔改”,我也很是執(zhí)著,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
“你若將這個圖形移至一邊……這樣算便是25了?!毙耐心地給我講解?!袄蠋煹慕忸}方法有漏洞,不合理。”此話一出,班級馬上沸騰了,要知道,在我們班說出這樣的話,可是會被“千夫所指”的。班上的“保師大軍”立即反駁,“你竟然敢質(zhì)疑老師?”“老師怎么會錯,你別太自大。”“就是,你說的我一個字也聽不懂?!薄?/p>
小A全然不理會同學(xué)們的質(zhì)疑與不信任,反而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解釋著自己的方法。
“這樣做才是正確的?!毙對自己的答案深信不疑??赏瑢W(xué)們才不信呢?!笆悄沐e了吧?”“不,是老師錯了?!毙一臉的倔強?!澳悴攀清e的?!薄安唬覜]錯?!薄嗌系臓幷撀曉絹碓酱?,小A雖“孤軍奮戰(zhàn)”,卻信心不減,我們相信老師,卻也找不到她的漏洞,我們漸漸敗下陣來。
“同學(xué)們,剛剛有道題目我講錯了,我利用午休時間給大家訂正一下,答案是……”老師一臉歉意地走進了教室。我們的心早提到了嗓子眼,若答案不是25,我們似乎還有翻盤的理由,畢竟小A也錯了。
“答案是25。”老師的話音剛落,小A高興地跳起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激動與驕傲交織在了一起,她的嘴邊瞬間開出了一朵花。
老師說的不一定是對的。所謂“人無完人”,老師也有犯錯的時候,我不應(yīng)一味遵從,反而錯過正解。這次爭論小A贏了,但我覺得我也“贏”了,贏得了我此后數(shù)年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不斷思考,勇于質(zhì)疑。
(指導(dǎo)老師:雷碧玉)
小編點評
文章運用了大量的對話,描繪了因一道數(shù)學(xué)題而引發(fā)的爭論。這種對話多的文章不容易寫好,繁雜的對話易讓文章變得枯燥無味,而作者通過動作、心理等描寫,讓爭論的畫面鮮活而飽滿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