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斌
柳亞子先生一生愛國,被郭沫若尊奉為“今屈原”,生前曾兩寫《遺囑》,表現(xiàn)出一位愛國詩人的浩然正氣。
抗戰(zhàn)初期,國民黨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居住在上海租界內的柳亞子憂心如焚。1939年10月,柳亞子寫下了第一份《遺囑》:“余以病廢之身,靜觀時變,不擬離滬。敵人倘以橫逆相加,當誓死抵抗。成仁取義,古訓昭著。束發(fā)讀書,初衷俱在,斷不使我江鄉(xiāng)先哲吳長興、孫君昌輩笑后人于地下也。”柳亞子在這份《遺囑》中,以家鄉(xiāng)前輩為楷模,在國難當頭之時,不改民族氣節(jié),至死不渝,充滿了熾熱的愛國激情。
1940年6月,柳亞子在上海致力于南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又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國家民族的興亡。一次,他做了一個奇異的夢:他飛往莫斯科見到斯大林,建議斯大林乘德英交戰(zhàn)之際,派飛機千架,炸毀日本東京;派紅軍百萬,幫助中國收復東北三省……夢醒后,他百感交集,拿出一年前寫下的《遺囑》反復誦讀,又親手重錄一遍,寄給遠在昆明的兒子,表示自己誓死抗敵的愛國志愿。
1950年10月,柳亞子偕夫人拜謁南京中山陵時,發(fā)現(xiàn)有形跡可疑者在后面窺伺。當時全國雖已解放,但國民黨留下的潛藏特務仍在進行著各種破壞和暗殺活動。柳亞子猜想敵人可能要搞政治陰謀,于是在返滬的火車上寫下了第二份《遺囑》,向社會聲明:不論在何時何地,我若有意外,必是為敵人所謀殺。并寫道:“我死后,裸身火葬,一切迷信浪費,絕對禁止;于公墓買一穴地,埋葬骨灰,立碑曰‘詩人柳亞子之墓足矣!”
1958年,柳亞子在北京病逝。后人在墓碑上鐫刻下這樣的文字:“……柳亞子先生是一個堅定的民主主義革命戰(zhàn)士、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和愛國詩人。一生堅持真理,愛憎分明。他積極參加了中國人民兩個歷史時期的革命,始終是國民黨堅定的左派,中國共產黨方針政策的積極擁護者……”對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評價。
摘編自《人民政協(xi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