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洋
朱永新,全國政協(xié)常委、副秘書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葉圣陶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教育與社會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等兼職教授,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可是什么樣的陪伴才是有智慧且有效的呢?“大咖會客廳”用前沿的理念、真實的故事以及最接地氣的方法,告訴我們該如何做更好的父母,養(yǎng)出更健康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使命,是幫助孩子更幸福地活著,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2000年,我寫了一本書《我的教育理想》,它的正式出版成為新教育實驗誕生的標志。“新教育實驗”既是歷史上“新教育學派”的延續(xù)和傳承,也是在新時代對工業(yè)化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靶陆逃龑嶒灐钡暮诵?,是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從本質(zhì)上來說,幸福是一個人的主觀體驗,是對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生活狀態(tài)的滿足感和心靈的寧靜感。所謂完整,就是讓受教育的每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完整是對幸福的補充和限制性的界定。“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意味著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個性與自由,讓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幸福和快樂,讓他的生命可以獲得充分的成長,將來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
尊重童年,把幸福還給孩子
當前中國家庭教育的很多問題,源于一些根本性的教育理念雖然對于教育學者而言是常識,但沒能成為社會的共識。
父母需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到底什么對孩子最重要,是成功還是幸福?人生最理想的狀態(tài)當然是既成功又幸福,但如果進行選擇的話,毫無疑問,父母應(yīng)該選擇讓孩子幸福。亞里士多德說,幸福是人類最高的目標。
很多父母認為成功最重要,所以一定要讓孩子上好學校、找好工作,賺大錢,住大房子,過一種讓世人羨慕的理想生活。其實,那些住豪宅、開豪車的人不一定生活幸福。相反,他們常常為錢而焦慮,被外物所奴役和異化。其實,幸福跟錢多錢少沒有太大關(guān)系,西方心理學家研究認為,當收入達到大部分人的正常生活水平時,錢就對一個人的幸福感沒有多大影響了。
有的父母認為“沒有成功就沒有幸福”,其實未必,關(guān)鍵看我們怎么定義“成功”。如果孩子用心地學習,已經(jīng)盡力了,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那么,這種成長本身就是最大的成功,何必要求孩子必須考第一呢?
還有的父母打著為了孩子未來幸福的旗號,做著犧牲孩子當下幸福的事。但是,當下不幸福的孩子,他的未來能幸福嗎?有的孩子被各種早教班、興趣班、學前班捆綁,沒有幸福的童年,失去了童心。有的孩子甚至根本等不到“未來”,就被父母逼得痛苦不堪,選擇了自殺。
關(guān)注孩子當下的幸福,意味著父母要尊重童年。童年是一段神奇的歲月,人生絕大部分的秘密都藏在童年里,可以說人的一生就是一個圍繞童年來逐步展開的過程。中國人有句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中就隱藏了一個童年的秘密:成年人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是從童年開始的。蘇聯(lián)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說,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它不是對未來生活的準備時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奪目的一段獨特的、不可再現(xiàn)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起決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過,童年時期由誰攜手帶路,周圍世界里有哪些東西進入了他的頭腦和心靈。
父母需要思考的第二個問題是:什么對孩子的學習最有效?我認為,閱讀是幫助孩子成長最廉價、最便捷、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沒有任何學習比閱讀對孩子的發(fā)展更有用,閱讀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所以,我一直主張推廣閱讀,寫過很多關(guān)于閱讀的書,多年來堅持每天讀一本繪本。
但是,大部分父母是不重視孩子閱讀的。一些父母還反對孩子閱讀,孩子回家看課外書,父母就不高興,甚至把孩子的課外書撕掉或者藏起來,這種現(xiàn)象在家庭中很常見。一些父母重視閱讀,但不知道給孩子看什么書。特別是一些農(nóng)村父母,看到孩子讀書就高興,其實很多書是不值得一讀的。開卷有益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xiàn)在是一個需要選擇的時代,要把最好的時間用來讀最有價值的書。
閱讀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還能讓孩子幸福。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閱讀的高度決定了人精神的高度。父母選擇最有價值、最具真善美的童書給孩子,就會在他的心靈中播下最美好的種子,讓孩子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閱讀可以幫助孩子穿越時空,看見精彩的世界,體驗不同的人生;閱讀可以讓孩子精神富有,安頓自己的心靈,從而更容易擁有幸福。
完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如果沒有完整,孩子很難獲得真正的幸福。目前,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強調(diào)補短,而不是揚長。補短,是設(shè)置一個很高的標準,要求所有孩子都達到這個標準。大部分孩子都和標準有差距,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于是不斷地去補課,不斷地去實現(xiàn)最高的目標,因此感覺痛苦和自卑,這就是不完整的狀態(tài)。揚長就是做更好的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賦和優(yōu)勢,不斷地把自己的能量激發(fā)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向著自己喜歡的目標前行,是一個完整、和諧的狀態(tài)。
在家庭教育中,首先父母要能夠了解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悅納孩子?,F(xiàn)在父母最大的問題就是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他關(guān)心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別人家的孩子,把別人家的孩子作為標桿。而且,還喜歡用自己孩子的短處去比別人家孩子的長處,這種比較方法本身就有問題。
有的父母還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把孩子當作滿足自己榮譽感、面子的工具,或者是實現(xiàn)自己未完成夢想的傳承人。我想上北大沒上成,你就要上北大;我想賺很多的錢沒賺到,你就要好好學習將來給我賺錢。這種做法容易導(dǎo)致孩子厭學,哪怕將來他事業(yè)有成,也只會成為父母的替代品,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我經(jīng)常講,上帝在每個孩子身上都安裝了成功的密碼,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他最好的模樣、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