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祖爺爺祖奶奶都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候,甚至沒有“人”經(jīng)歷過那個時候。就是在那個時候,一只藍色的小皮球出現(xiàn)啦,也沒有人知道它是怎么出現(xiàn)的。它歡快地蹦著、跳著掉入了一條小水溝,在水溝里它漂浮了起來,漂著漂著它竟變成了一只小船順著小水溝繼續(xù)前行。自此小皮球的命運開始悄悄地發(fā)生著改變,在它的生命中逐漸融入更多的生命——小螞蟻、小青蛙、大雁、大象、鯨等等。小皮球也從小船變成了大船,又變成更大的船,然后變成島嶼、國家,最后變成了地球。
《從前,有一只皮球》是作者對于地球起源的一種充滿童趣的猜想,對于幼兒來說這種猜想直觀又充滿想象。故事的畫面結(jié)合拼貼畫的風格和幼童筆觸的繪畫方式無限地拉進了與孩子的距離,歪歪扭扭的線條、不均勻的上色以及畫面中恰到好處的“污跡”,配上剪貼感的小動物、植物的造型,讓人仿佛是身臨其境在一個孩童的想象世界中。故事從一個小皮球開始說起,情節(jié)簡單卻引人入勝。小讀者和大讀者們都不由地跟著小皮球的行進軌跡猜想下面的情節(jié),直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小皮球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呀!作者并未設(shè)置懸念,可懸念卻早已埋進了讀者們的心里,恍然大悟時便深感故事設(shè)計的精妙。
回顧故事內(nèi)容本身,用小皮球在水中漂流的奇幻經(jīng)歷營造出一個關(guān)于地球起源的猜想也許并不是作者的最終目的,而是想通過這樣一個故事引起孩子們對地球的關(guān)注與敬畏。繪本《從前,有一只皮球》的描述中,小皮球在漂流中依次遇見小螞蟻、小青蛙、大雁、大象……它們累了,想上船歇一歇,小皮球都沒有拒絕。它努力強大自己,讓自己不斷變化來適應更多的生命,給每一個生命都提供一個棲息之地。甚至到最后,它放棄了漂流的快樂,化身成一座島嶼、一個國家來使“船上”的生命可以幸福生活下去。
3-7歲的孩子,抽象思維還沒有發(fā)展起來,他們的認知里只裝著眼前能看到的地方,對于地球之大以及它的包羅萬象很難理解。在閱讀中,我們不妨引導孩子從身邊的事物去想一想,除了繪本中提到的這些動物們,還有哪些生命棲息在這個藍色的“小皮球”上呢?進而促使他去想象,在一個很大很大的藍色球上,還有很多我們還沒有看見的動物、植物、人類和我們或一樣或不太一樣地生活著。又或者,你也可以準備一個地球儀,告訴孩子們這是地球的縮小版模型,找到我們所處的位置,讓孩子更加直觀地感受地球的樣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地球?qū)τ谖覀內(nèi)祟惖闹匾裕?對所有生命的重要性,學會愛護一草一木、珍惜世間萬物,試著盡自己的一份力去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