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鋒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貿易之時,中國重新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克雷格·艾倫說:“中國或將成為2020年乃至2021年全球GDP增長的最大引擎。我們當然希望從中受益。”
(6月13日)
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恢復增長,是世界從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復蘇的最早跡象之一。二季度,中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2%,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連續(xù)3個月保持正增長,失業(yè)率也有改善。
(7月16日)
在日內瓦、底特律、巴黎、圣保羅等國際車展相繼取消后,2020(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成為今年全球首場A級國際車展,給汽車制造商提供了展示新車和展望未來的機會。在消費者的帶領下,中國經濟正在復蘇。(9月27日)
中國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jié),為阿里巴巴和中國其他電商企業(yè)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今年的“雙11”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這是中國成功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成果的展示。中國連續(xù)的經濟正增長,凸顯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疫情中復蘇的速度有多快。
(11月12日)
《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RCEP)的簽署,標志著中國將繼續(xù)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分析人士預計,該協(xié)議將擴大亞太地區(qū)的市場規(guī)模,為企業(yè)在該地區(qū)的生產和銷售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11月21日)
全球對中國商品需求不斷上升,推動中國的貿易順差創(chuàng)下最高月度紀錄。今年11月,中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1.1%,比經濟學家在接受彭博社調查時預測的數據高出9個百分點。出口促進了中國從疫情中迅速復蘇,并增強了中國在不確定的全球貿易環(huán)境中的主導地位。(12月7日)
2020年,外國投資者搶購了價值逾1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國股票和債券。以美元計,中國滬深300指數今年上漲約27%,比標準普爾500指數高出逾13個百分點。同期,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上漲約59%,也超過了飆升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12月14日)
得益于有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以及采取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并行等系列舉措,中國是今年唯一有望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12月20日)
(本文刊發(fā)于《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