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進入冬季,萬物伏藏。人體需要較多的熱能維持體溫以御寒,適當進補一些高營養(yǎng)、高能量的食物,不僅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把營養(yǎng)品中的有益成分儲存于內,為來年健康打下基礎。那么,我們該如何進補?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無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首當養(yǎng)胃,即調理脾胃,尤其是年老體弱多病者,進補前應先打“底補”。冬季底補的最佳食選是芡實,可用芡實、紅棗加紅糖燉湯服用,或用芡實燉牛肉、豬瘦肉食用,即可起到“底補”的作用。
此外,應按照年齡、體質和勞作方式進補。
嬰幼兒消化功能較差,可適當補充性味較為平和的蛋類、奶類、魚類、蜂蜜、胡蘿卜等,還可吃些山藥、薏仁、山楂、紅小豆等健脾胃、助消化的食品。
青少年新陳代謝旺盛,在保證冬季基本營養(yǎng)的前提下,可適當食用蓮子、百合、山藥、雞蛋、芝麻、核桃、豬心等食物,以消除疲勞,益智安神,盡量少吃大辛大熱和過于麻辣的食物,且少吃糖類和油炸食品,以防身體超重。
中年人可適當吃些魚、蝦、雞肉、牛乳、禽蛋、大棗、黑木耳、藕等,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
老年人宜吃紅薯、玉米、小米、燕麥、豆類及豆制品,以及魚、鵝肉、兔肉、動物肝、動物血、蜂蜜、核桃、銀耳、芝麻醬等,凡是性味過寒、過熱以及油膩不易消化的食品,老人均不宜食用。
寒性體質者平時喜熱怕冷,冬天尤感嚴重者,宜適當吃些羊肉、牛肉、蝦、桂圓和韭菜、油菜、芥菜、生姜等以增強抗寒能力,還宜多吃富含礦物質尤其是含鐵豐富的食物,同時忌食性味寒涼的食物。
熱性體質者平時喜冷怕熱,甚至冬天都很少穿棉服,宜適當吃些鴨、鵝、黑木耳、銀耳、芝麻、甘蔗、冬筍等,忌食燥熱食品。
體質較弱者經常感到身體疲乏,覺得氣不夠用或是頭暈眼花,可適當吃些山藥、蓮子、板栗、大棗、帶皮花生米、蜂王漿、豬肝、雞肝以及乳類和禽蛋等,而大寒大熱食品皆不宜食用。
腦力勞動者主要以補充腦力和精力為主,健腦益智,宜吃如豬腦、魚腦、豬心、羊心、蓮子、百合、銀耳、核桃、桑葚、花粉、蜂王漿等。
體力勞動者主要是補充體力和能量,提高耐寒及耐勞能力,宜吃如羊肉、蝦、蜂蜜、椰汁、松子、蛋類、乳類、豆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