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來,從念初中開始迷上碑帖,到后來收藏古籍善本,這些年在我愛好藏書的過程中,受到了古今很多藏書家的影響與啟發(fā)。遠有清代的黃丕烈、許梿;近現(xiàn)代就更多了,周叔弢先生、傅增湘先生、黃裳先生等等,都是我滿心敬佩的藏書家。當中與黃裳先生還曾有過一面之緣,有幸拜訪過他。
而影響最為深刻的,當屬鄭振鐸先生。
文如其人,鄭振鐸先生是一位性情中人,為藏書窮盡了畢生精力。1958年先生去世,他的夫人高君箴和哲嗣鄭爾康遵照其遺愿,將家中藏書全部捐獻給了當時的北京圖書館,共計17224部、94441冊。后來這些書被整理編輯成了《西諦書目》(注:“西諦”系鄭振鐸先生筆名之一),序言由古籍版本界泰斗級人物、時任北京圖書館善本部主任的趙萬里先生所寫,他評價道:“鄭先生的藏書,就數(shù)量和質(zhì)量論,在當代私家藏書中可算是屈指可數(shù)的?!?/p>
1958年的我,還正值“戴紅領(lǐng)巾”的年齡,無緣趕上能當面得先生指點一二的時機。不過,1998年我在文物出版社工作,有緣編輯出版了一部《西諦書跋》,主編是吳曉鈴先生,他是鄭先生的學生,也是頗有建樹的藏書家。書中收錄了鄭先生為藏書所做的題跋,而其中他題跋并寄贈趙萬里先生的《長樂鄭氏匯印傳奇》第一集原書還在我手上,不得不說是一份機緣。
出書過程中還有個鮮為人知的“插曲”:其實原定的書名叫“西諦題跋”,我們專程邀請了著名的目錄學家、上海圖書館老館長顧廷龍先生題詞,老先生欣然應允。但可能是因為溝通中的陰差陽錯,他將題跋二字寫成了書跋??紤]到先生已是90多歲高齡,不忍過多打攪,于是我便將錯就錯,改了書名。然而更想不到的是世事無常,書名是在春暖花開的4月題寫的,6月老人家就因病駕鶴西去,這成了他最后的遺墨,至今我還小心保存著。
也正是因為編輯《西諦書跋》,我與鄭爾康先生有了聯(lián)系,并結(jié)下了親密的友誼。他比我年長10歲,熱心、開朗。當時他住在北京東城和平里,每年都要回上海。所以我每到上海,只要他也在,必會與夫人一道熱情招待我,逢年過節(jié)也一定會接到他的電話。他曾回憶自己的父親為了藏書,吃白薯山芋,面包就白開水,很不容易!算起來,今年是鄭爾康先生去世的第八個年頭,而前段我參加活動,正巧又遇到了他的哲嗣鄭源。所以我常常會想,自己雖未見過鄭振鐸先生,但通過讀他的文章、與他后代家人的交往,和先生之間好像逐漸地產(chǎn)生了一種心有靈犀的感覺,他依然還是那樣一位可敬可愛的導師,無形之中給了我莫大的激勵和鼓舞。
收錄了鄭振鐸先生為藏書所做題跋的《西諦書跋》,該書主編吳曉鈴先生是其學生。書名由著名目錄學家顧廷龍先生所題,也是老先生最后的遺墨。
因為編輯此書,孟憲鈞先生與鄭爾康先生成為了摯友。
有關(guān)鄭先生的著作,1983年三聯(lián)出版的《西諦書話》絕對值得藏書者一讀。它遴選了先生專談古籍的文章,訪書之艱辛、淘書之樂趣亦在其中。不難看出,先生愛讀書、愛研究書、愛寫書,興趣相當廣泛,學問甚為廣博。
當初在第一時間讀完后,作為藏書發(fā)燒友的我激動不已;尤其是書中《訪箋雜記》《劫中得書記》《劫中得書續(xù)記》等10篇文章,已記不清反復讀過多少遍。它們給我?guī)c感觸頗深:首先是先生對自己得到一本好書有兩個比喻,一是如大將之克名城,充滿勝利喜悅;二是如地質(zhì)學家在頑石堆中發(fā)現(xiàn)了珍貴礦藏一樣,欣喜若狂。愛之深可見一斑。他的藏書都是很辛苦地設(shè)法購得,購書的錢是“中夜燈下疾書的所得或減衣縮食的所余,一部部書都可以看出自己夏日的汗,冬夜的凄栗,有紅絲的睡眼,右手執(zhí)筆處的指端的硬繭和酸痛的右臂?!?/p>
正因如此,他的一生為保護中國古籍文獻付出了巨大精力和艱苦卓絕的努力。特別是在“上海孤島時期”,他以一己之力與侵略者抗衡,認為若“史在他邦,文歸海外”,是“奇恥大辱”,因此“欲挽狂瀾,誠哉其為愚公移山之業(yè)也!”“中夜彷徨,每不知涕之何從!”
可以說,先生愛書的激情、藏書的學術(shù)方法論,包括對版本的認識,都直接成為了我的榜樣。根據(jù)他的思路去探索,從他的思想中汲取力量,他致力于保存文獻的精神,更是成了我藏書的一種動力源泉。
例如訪書。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北京城的各個書店,凡是有古舊書籍的我?guī)缀跖鼙?,那個時候就靠腿勤。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藝術(shù)品拍賣興起,大家同場競爭,又成了靠實力比拼。另一方面,以碑帖為例,早些年花大手筆在收集的還有日本藏家。所以盡管個人之力很微薄,但只要是好書,我也必欲得之而后快,不計后果、不求回報,哪怕生活會因此變得清苦也心甘情愿。以至于當時有拍賣公司的朋友戲稱我是“工薪階層敢死隊”“買書拼命三郎”。
直到今天,每當看到國內(nèi)藏家慧眼識珠,讓珍貴古籍文獻在拍場上體現(xiàn)了它應有的價值,還有流散在海外的藏書回流,都讓我十分高興和欣慰,無論何時,文脈不能間斷。
1983年三聯(lián)出版的《西諦書話》。要想更多地了解鄭振鐸藏書,這本書不容錯過。
談及藏書,有意思的是,鄭先生并不承認自己是“藏書家”,說他從不為藏而藏,是“為了研究的方便和手頭應用的需要”。《西諦書目》也印證了他的說法——所捐藏書以歷代詩文集、戲曲、小說、彈詞、寶卷、民間文藝、版畫和各種經(jīng)濟史料為主,與先生研究范圍相一致。
可見,藏書最終是為了學以致用。我著重碑帖碑刻,同時也做清代相關(guān)學術(shù)研究,得先生啟迪,金石古籍與清版書成了我的收藏書目,對它們簡直愛得不行。說到這種心情,讓我不禁想起了一件淘書往事。
那是上世紀90年代初,我曾在中國書店買了一本光緒年翻刻的《古均閣寶刻錄》,相當精致。關(guān)于這本書的“身世”,上世紀50年代初,鄭振鐸先生曾在北京北海團城倡導舉辦了“中國印本書籍展覽”,展品中就有一本咸豐八年許梿《古均閣寶刻錄》原刻本。其年代不算久遠,卻能被歸入善本,可見一是刻得精,二是版本珍稀。
實際上,許梿刻的是一個系列,展出的這本為其中第一本,說的是漢代夏承碑。于我而言,它最大的價值是前言,講述了許梿研究金石學的經(jīng)過,包括他與前輩、同輩的金石學家的交往,涉及到不少清代學者,這對于研究許梿的生平非常重要。
自從有了翻刻本,更激發(fā)了我尋訪原刻本的興趣。恰好又出差杭州,于是順道去了杭州古籍書店,向當時的書店經(jīng)理、版本學家嚴寶善先生打聽。據(jù)他回憶,店里原是有過兩本,已經(jīng)賣了,其中一本就賣給了中國書店?;鼐┖笪矣至⒓慈ブ袊鴷暝儐?,對方回答確有此事,但一時恐怕找不到,由于它是一本薄冊,誰知道積壓在哪一垛書堆當中?
原本以為要沒戲,不想過了大概一年,書店的人竟然給我電話說找著了。這可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夢寐以求!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了一大圈,居然也能買到鄭先生當年肯定過的書,這是幸運,更是幸福。
咸豐八年許梿刻《古均閣寶刻錄》(原刻本)。其前言對于研究許梿生平來說尤其重要。
啟功先生為《古均閣寶刻錄》(原刻本)所寫題簽。
在當今的古籍碑帖收藏界,孟憲鈞可算是一位“重量級”人物。今年73歲的他藏書豐富,談?wù)撈饋砣鐢?shù)家珍。而對于古籍版本和碑帖的鑒定,他更是功力頗深,歷任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在歷屆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評審、國家文物局一級品定級審鑒等古籍保護的重要工作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還有一重身份是師從啟功先生,與先生多年的師生緣是藏書圈的美談。于他而言,讀書、校碑、臨帖都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日常,幾十年如一日,皆因“學無止境”,他認為這是做學問的人需要時刻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