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京劇梅派藝術第三代嫡傳弟子、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的領銜主演,胡文閣是梅派大旗下唯一的男旦。他現(xiàn)場清唱了一句梅派唱腔,博得滿堂喝彩。令胡文閣焦慮的是,他還沒有找到梅派第四代接班人,他呼吁大家多關注國粹,多關心傳統(tǒng)藝術,努力發(fā)揚中華文化。
藝術在我們的生活中,跟每個人都分不開。我們高興的時候可以哼兩句,不開心的時候可以豪放兩句,其實都在藝術的范疇之內(nèi)。梅蘭芳京劇藝術最美之處就是中國之美,將中國古典美發(fā)揮到了極致。
大家可能覺得,一個老頭怎么能演一個仙女?這就是中國藝術的味道,只有學了、懂了,用時間磨礪了,你才知道藝術偉大在哪里。
上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主席陪一位蘇聯(lián)元帥看梅大師的戲。當時留下來一張珍貴的照片,兩位領導人看向梅大師的表情,完全可以說是如癡如醉。這就是我們中國藝術的魅力。
我為什么要學梅派藝術?這要從小的時候說起。我5歲的時候,一位街坊老大爺拿著“文革”前的戲劇畫冊讓我看,還問我,這個好看嗎?其實畫冊已經(jīng)很舊,都泛黃了。但我看著上面的京劇扮相說,這位阿姨很好看。老大爺說,這是個男的,這是梅蘭芳。
這就是梅大師在我幼小心靈里的第一個萌芽。后來到了1979年,在學校上文化課的時候,老師提到了梅蘭芳大師,講他怎樣演戲,怎樣第一次把京劇推廣到海外,怎樣不給日本人演戲、有愛國精神……那樣一個時代,藝人的社會地位很低,但他能做到蓄須明志,這樣的人格境界不是每位藝術家都能夠做到的。
我拜梅葆玖先生為師后,他對我說,男人演女人首先要讓人感覺是舒服的,這個度很難把握,就像永遠都在懸崖邊上表演,非常危險。把握得好,就能展現(xiàn)男旦最美的一面,過一步就掉下萬丈深淵,欠一步又不夠像女人。
師父曾教導我,做人要耐得住寂寞和清靜。因為我們是傳統(tǒng)藝術者,我們要靜下來,要含蓄要忍耐,做到這一點才能在舞臺上表現(xiàn)梅派藝術。
我是梅派男旦藝術的第三代傳承人。師父臨走時,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我把男旦藝術傳下去。師父說,我傳給你,我可以見我爸爸了,但是你怎么辦?你將來怎么來見我?
到今天,中國的男旦藝術面臨艱巨的傳承任務。這是歷史、時代發(fā)展、環(huán)境變化等種種因素造成的。梅蘭芳這一代藝術家把中國戲曲發(fā)展到一個巔峰,達到一個里程碑式的輝煌,讓我們后人至今還在享受前輩留給我們的殊榮。對我來說,不忘初心就是對梅派藝術的使命感,牢記使命就是把藝術傳承下去。所以不管多難,就是尋遍全中國,我也要把男旦藝術傳給第四代。希望大家能夠多關注男旦藝術,使京劇這顆璀璨的文化明珠,能夠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