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月
在靠近南島的湖岸邊
一只白鷺
見我們一行人近了
它張開翅膀,往前飛一小段
我們又近了,再飛一小段
有人說我們打擾它吃午餐了
我倒覺得,它亮翅如伸手的動作
是在歡迎我們
是在做我們的導游
水面清澈,寬闊,柔如畫布
它白色的身影多么美,是畫中的主角
飛到遠處,又請來了另一只
它們也不鳴叫
只是把親水平臺交給了我們
只是把飛翔中,優(yōu)雅的姿勢交給了天空
只是把風交給了遠方
它們是人間分出清濁,黑白,善惡的精靈
這里清風吹拂,葦草茂盛。當藍色天空下
一道噴氣飛機拉出白色霧線
我看見它們,覓食,嬉戲
貼著水面,翻看自己羞澀的倒影
與其說這里是一方土地
不如說是一片希望
在南匯嘴
無數(shù)滴水團結(jié)成一滴水
一滴水里
有一個太陽升起
一滴水里
有一個月亮落下
我沿著一滴水的圓,奔跑
打開了360個角度
走進了360個日子
一滴水
在眼睛里,見證了臨港的成長
一滴水
在海上揚波,在陸地馳騁,在空中閃爍
一滴水
忍不住從我的筆尖涌出來
一滴水是生命的圖騰
無數(shù)支蘆葦
在這里反復生長
那些陽光中的鳥兒
它們有時接近天空,去了遠處
有時返回塵世,來到湖邊
我也是匯聚到湖邊的一個
抱住自己的清澈,波濤和風聲
退到更低處
小時候,風轉(zhuǎn)動我的風車,也讓我的風箏
飛得很高
后來在
東海之濱的風電科普館
了解到祖先利用風能的歷史
現(xiàn)代科技,足夠?qū)L能
轉(zhuǎn)變?yōu)榍鍧嵞茉?,供暖、制冷、發(fā)電
往往是在人煙稀少的地方
戈壁灘,海岸線,草原
樹立起很多高大的渦輪發(fā)電裝置
我有時覺得它們,像一群挺身而出的人
再大的風,也不躲避
白色葉片緩慢地轉(zhuǎn)動著
它們是多么的耐心
讓我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多的敬畏
它們仿佛
執(zhí)意要將一些沒人要的風,一些無用的東西
一縷縷撿拾起來
世間的有用無用,在它們這里
都不值得爭論
——兼致東海大橋
辛苦了多少年
規(guī)劃勘測方案設計施工
零丁洋上不寥落
我的同事說
如果你曾在現(xiàn)場
必定見到數(shù)萬人鏖戰(zhàn)
仿佛當年文天祥心懷山河
任務在身
今天大橋通車了
文公說過的一句話正好借用
“我的事情完結(jié)了,心中無愧了!”
再也不必
零丁洋里嘆零丁
一條巨龍騰空而起
無數(shù)國人展開了豐富的想象
贊美它——
如彩虹連接三地
如銀絲帶裝扮了南中國
如祖國的手臂
一把攬過幾個孩子
它又何嘗不是
一支長長的竹簡
書寫著億萬人的丹心
它又何嘗不是
一條東方之路讓所有經(jīng)過的人
在蒼茫塵世不虛此行
陽光先照到天上的喜鵲、布谷鳥和鷹
然后才照到這里
陽光到了這里
明顯慢下來了
它要照到那幾片水田里的
每一棵秧苗
它要一梯一梯
走下來
像緩慢經(jīng)過一個人的額頭
在哀牢山南部,雨水充沛的坡地
大者數(shù)畝,小者如簸箕
保山寨的溝邊坎下石隙無不開田
那些拾級而上的褶層
春來是田
秋后是梯
陽光和雨水
針線一樣行走,縫補
人間的思念
一個個水曲形、扁圓形、花瓣形的田畦
不過是母親納過的
大小不一的鞋底
白天是田
晚上是梯
天上的月亮,是最遠的
那一小片梯田
一定還有未知的東西
從上面流動下來
斑駁光影中
榮枯之事多少代了
田養(yǎng)活了我
梯引我向上
在大地的藝術(shù)面前
滿山的春風,要我去贊美
陽光你再慢一些
仔細一些
你看它們的身影
多像習慣了別過身去的
我的父親
中年以前是田
后來是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