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秀,張 彥,簡愛萍,張繼紅
心臟康復是一項涉及醫(yī)學評價、藥物處方、運動處方、控制心血管危險因素、教育、咨詢及行為干預的多學科參與綜合長期康復計劃[1]。運動康復是心臟康復的核心內容,近年來,運動康復的有益性和安全性已為大量研究所證實[2],有研究表明,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對心血管獲益更大[3]。健身氣功八段錦是中醫(yī)治療學的一種中低強度有氧健身運動,分為坐式八段錦及立式八段錦,其8個動作緩慢、協調,具有調心、調息、調形和改善氣血運行、疏通經絡的作用[4]。在心臟康復發(fā)展中如何發(fā)揮中醫(yī)傳統(tǒng)運動康復的優(yōu)勢,開展“本土化”的心臟康復,為心臟病病人提供更多更適宜的運動方案,成為國內心臟康復領域關注的重點。八段錦以其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簡便驗廉”的特點,在我國早已作為預防或治療為目的而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行。我國的心臟康復尚處于起步階段,八段錦運動療法在矯正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系統(tǒng)性總結分析。本研究綜述八段錦用于心臟康復的臨床研究進展,以期推廣八段錦應用于心臟康復過程中。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性別、高血壓、血脂、糖尿病、睡眠障礙、焦慮或抑郁等[5]。大量的循證醫(yī)學證據表明,以運動療法為核心的心臟康復在糾正心血管危險因素、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以及改善心血管病病人生活質量等方面獲益確切[6]。對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防治是心臟康復中的重要防治環(huán)節(jié)。
1.1 控制高血壓 近年來,美國高血壓管理指南將運動療法推薦為高血壓的首選非藥物療法。八段錦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推薦的傳統(tǒng)康復運動之一,被廣泛應用于高血壓的防治中。林秋等[7]對116 例高血壓病人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fā)現干預治療6個月后,八段錦組病人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低于干預前。鄭麗維等[8]研究表明,長期進行八段錦運動能夠有效降低老年1級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其降壓機制與血清一氧化氮(NO)濃度增加和血漿內皮素-1(ET-1)濃度降低所引起的血管內皮功能改善有密切關系。
1.2 管理血糖、調節(jié)血脂 一項Meta分析表明,八段錦加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對2型糖尿病的療效更佳,可明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所有納入研究均未提及不良反應事件[9]。牛鵬等[10]選取2型糖尿病病人60例,進行八段錦運動6個月,每周日觀察5點血糖譜變化,并監(jiān)測病人運動前及運動1個月、3個月、6個月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結果發(fā)現八段錦能平穩(wěn)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值水平,為2型糖尿病病人提供了一種安全、平穩(wěn)控制血糖的運動方法。
1.3 改善負性心理 多項研究表明,冠心病病人并發(fā)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的比例很高,焦慮癥、抑郁癥是冠心病病理生理進展中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11],其貫穿于疾病治療、康復和預防的整個過程,同時增加冠心病病人的死亡風險[12]。有研究發(fā)現,八段錦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焦慮情緒[13]。吳欣媛等[14]對62例冠心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病人行八段錦功法訓練后發(fā)現,與干預前相比,干預后冠心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病人的抑郁自評量表總評分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總評分較干預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八段錦功法可改善冠心病合并抑郁狀態(tài)病人的精神狀態(tài)。
1.4 改善睡眠 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失眠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這對心血管疾病病人的預后和生活質量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15]。睡眠干預對心臟康復的成功與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余雪蓮等[16]選取120例伴有睡眠障礙且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年齡≥60歲老年冠心病病人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fā)現八段錦操聯合穴位按摩比常規(guī)護理更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睡眠質量。
八段錦用于矯正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一方面體現了中醫(yī)學“治未病”思想;另一方面,對于心血管危險可控因素來說,與中醫(yī)學的“既病防變”內容不謀而合,體現了中醫(yī)學理論的整體觀念及“天人合一”思想。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17]指出,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仍然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推算心血管疾病現患人數2.9億人,冠心病(CHD)病人1 100萬人,心血管疾病負擔日漸加重,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防治心血管疾病刻不容緩。薈萃分析表明,以運動為基礎的心臟康復可使冠心病病人全因病死率下降 15%~28%,心源性病死率下降 26%~31%,猝死率降低37%[18]。
2.1 穩(wěn)定型心絞痛 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具有慢性遷延性和高復發(fā)性特點。運動可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進程、減少心肌重塑、降低血栓栓塞風險、改善心肌缺血、降低猝死風險[19]。八段錦是將人體的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jié)相結合的傳統(tǒng)運動,練習八段錦對提高心臟病病人的活動耐量,改善生活質量有著積極的作用[20]。
林娟[21]對50例冠心病穩(wěn)定型勞累性心絞痛病人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八段錦運動能顯著降低冠心病穩(wěn)定型勞累性心絞痛病人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減少心絞痛發(fā)作的持續(xù)時間,從而減輕臨床癥狀,改善冠心病穩(wěn)定型勞累性心絞痛病人焦慮、抑郁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王嶸等[22]觀察健身氣功八段錦對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康復療效,得出與林娟[21]相同的結果。
八段錦是在我國陰陽五行學說的基礎上產生并發(fā)展起來的中醫(yī)治療方案,通過練習八段錦可以使身體出現輕松舒適、呼吸柔和、意守綿綿的狀態(tài),其動靜相合、陰陽協調的動作可從生理、心理兩方面共同作用于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心臟康復進程中。
2.2 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 PCI術是現階段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快速開通狹窄血管,恢復冠狀動脈血供,緩解癥狀及改善病人預后,但卻無法逆轉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和病人心理負擔過重等問題。胡蘭[23]對80例冠心病行PCI術后病人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八段錦可提高冠心病PCI術后心臟泵血功能,改善病人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及其西雅圖量表5個維度相關癥狀,表明長期練習有利于心臟康復,改善病人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石曉明等[24]研究發(fā)現,八段錦對冠心病病人心臟康復過程中的心肺功能有明顯的提升作用。八段錦從“雙心醫(yī)學”角度作用于冠心病病人的心臟康復,其機制可能與八段錦運動能夠升高前列環(huán)素,調整血脂水平,降低微量元素鋅/銅比值,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及升高血清中舒血管活性物質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有關[25]。
2.3 冠心病冠狀動脈搭橋(CABG)術后 冠心病CABG是一種應用血管橋移植手段來改善遠端心肌癥狀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于不適宜冠狀動脈成形術和支架術時。CABG術后行心臟康復可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及心臟事件的發(fā)病率[1]。CABG術后的短期運動不僅是安全的,而且可以提高機體功能[26]。中國傳統(tǒng)功法八段錦運動在心臟康復的大背景下,其用于心臟康復療效性及廣闊前景也被部分研究者所關注。林小麗等[27]將60例CABG術后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23周后發(fā)現觀察組經八段錦干預治療后,在第二康復期冠心病中西醫(yī)結合生存質量量表癥狀、生理和心理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第三康復期西雅圖心絞痛量表心絞痛軀體受限程度和滿意程度及冠心病中西醫(yī)結合生存量表中的癥候和生理維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八段錦運動能夠促進冠心病CABG術后病人康復,改善病人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八段錦運動簡便易行,活動度小,CABG術后病人體質較弱,八段錦運動恰合其術后的心臟康復狀態(tài)。
2.4 急性心肌梗死(AMI) 自20世紀60年代起,心臟康復經歷了從靜到動、由運動處方拓展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全面全程管理服務和關愛、心臟康復到二級預防整合為統(tǒng)一平臺、心臟康復/二級預防與高危病人一級預防的進一步整合轉變[28]。心臟康復治療在冠心病病人二級預防中的獲益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對于減少病人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和提高病人生存質量有積極作用[29]。有研究表明,八段錦可改善左室重構及病人的臨床結局[30]。王家美等[31]研究發(fā)現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術后病人早期進行“坐式八段錦”康復運動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李巖松等[32]對10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發(fā)現八段錦結合通心絡膠囊能夠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療效果。
坐式八段錦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臟康復療效顯著,可見八段錦的形式多樣性及可塑性較強,加之其練習起來安全可靠,對場地要求不高等優(yōu)點,使其在心肌梗死后心臟康復中的應用前景不容小覷。
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治療傳統(tǒng)上認為需要減少體力活動、多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負荷和機體需求。直至20世紀70年代,國外通過多個臨床研究開始注意到運動康復可提高心力衰竭病人運動耐力,后心臟康復逐漸被接受及推廣。2009 年,運動康復作為“一類推薦”出現在美國心臟學會(AHA)/美國心臟病學會(ACC)成人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其后,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和歐洲心血管預防和康復協會(EACPR)也分別推出了包含心血管疾病預防的運動康復指南[33-35]。
于美麗[36]對120例冠心病心功能1級、2級心力衰竭病人進行了對比研究,發(fā)現八段錦運動對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運動耐力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均有明顯效果,且病人具有較高的滿意度。熊向輝[37]選取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和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八段錦功法鍛煉,治療12周后,結果發(fā)現兩組的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評分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分與入院時比較均有改善(P<0.01),且觀察組MMSE和ADL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健身氣功八段錦鍛煉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認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八段錦運動以“動、靜”相合的形體鍛煉來調節(jié)人的精神情志活動,以求以現代醫(yī)學模式,即生物-心理-社會相結合的模式來共同幫助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臟康復,盡早回歸家庭與社會。
八段錦不僅能管控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從一級、二級、三級預防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心臟康復,還能作用于心房顫動消融術后的心臟康復,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病人出現焦慮情緒的比例較高,生活質量差,張曉羽等[38]發(fā)現八段錦結合合理情緒療法可改善病人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14)評分、生活質量簡表(SF-36)評分、心房顫動相關癥狀分析(EHRA)及心房顫動對生活質量影響(AFEQT)評分,從而緩解病人焦慮情緒,改善生活質量。楊玉佩等[39]研究發(fā)現練習八段錦對生理性頻發(fā)房性早搏具有干預作用。
國際心臟康復體系發(fā)展已有50余年,其間經歷了由否定、質疑到普遍接受的過程[18]。我國的心臟康復事業(yè)起步較晚,如何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運動的優(yōu)勢,尋找出適合我國本土化的心臟康復方案成為研究者的焦點。心血管疾病病程長,病人更適合實施經濟計劃,以堅持其長期的疾病管理。八段錦是一種體質和認知需求較低的中國傳統(tǒng)特色運動康復療法,以社區(qū)為基礎的八段錦運動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病人的自我效能,從而更好地自我管理康復過程[40]。八段錦運動由于其簡便驗廉的特點,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行,在心臟康復中的發(fā)展應用具有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也是減輕國家、社會及個人醫(yī)療負擔的重要途徑,因而在心血管疾病康復領域有著巨大的挖掘空間。
八段錦的8個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松緊結合、動靜相兼,神與形合、氣寓其中,要求病人自身的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及心理調節(jié)相結合,可從調身、調息、調心等方面改善病人的癥狀,提高生存質量,使三焦、肝、肺、脾、胃、心、腎等都得到相應的調理,符合中醫(yī)整體觀念及天人合一思想。古人云:“上工治未病”,八段錦運動練習者不僅血壓、血糖、血脂得以管理,還能愉悅心情,改善睡眠,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得以控制,不僅從雙心醫(yī)學角度作用于心臟病病人的心臟康復,更是與中醫(yī)“治未病”及“既病防變”思想不謀而合。
從臨床試驗設計上可以發(fā)現大量的研究在隨機與盲法等方法的實施上并未嚴格遵循,對于八段錦鍛煉時間和頻率也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要求。從試驗分組看,各研究試驗分組方面著重觀察常規(guī)治療配合八段錦練習的療效,未突出八段錦與其他傳統(tǒng)運動方式的對比,太極拳與八段錦同為中國傳統(tǒng)運動方式,目前太極拳對于心血管疾病的療效性已經得到國際上的認可,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設置與其他中國傳統(tǒng)運動方式的對比研究以助于八段錦的推廣應用。從研究內容來看,各研究多為短期觀察、小樣本的對照研究,缺乏八段錦對瓣膜修補或瓣膜置換術及心臟移植術后病人心臟康復的相關研究,且在作用機制方面缺乏具體闡述,期待今后有大樣本、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以提供更加科學性、可靠性、全面性的證據。中國傳統(tǒng)健身功法八段錦為促進心臟病病人的心臟康復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途徑,值得去挖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