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雄
“熙寧三舍人”封還李定詞頭原因探析—— 基于奏議分析兼論其政治意義
武建雄1,2
(1. 濱州學院 人文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2. 九州大學 文學府中國文學研究室,日本 福岡 8190395)
北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蘇頌、李大臨、宋敏求七次封還李定詞頭,以致詔令不行。三舍人以不合官制為由進呈7狀奏議。事實上,三舍人矛頭指向主持變法的王安石。三舍人封還李定詞頭代表保守派向革新派發(fā)起的強力阻擊,彰顯出北宋士大夫恪守官制的主體自覺精神,實現(xiàn)了對君權與相權的制衡,也突顯了王安石變法在制度層面所遭遇的巨大阻力。
熙寧三舍人;封還詞頭;李定;奏議
“熙寧三舍人”指的是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中書省三位知制誥官員蘇頌、李大臨、宋敏求。三人并稱,源于封還李定詞頭之后,據(jù)《宋史﹒李大臨列傳》記載,“大臨清整有守,論議識大體,因爭李定后名益重,世并宋敏求、蘇頌稱為‘熙寧三舍人’云?!盵1,p8538]三人的職官屬中書省之內的外制官。
北宋言路中,外制官負責起草帝王詔命,對于君命下達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北宋前期的外制官主要指“知制誥和直舍人院”,“除掌外制、參謀議、備顧問外,還常受命充任知貢舉、修書、出使等差遣。其中封還詞頭是外制官特別重要的權力”[2]。詞頭,是帝王人事任命的詔令。封還詞頭,又稱繳詞頭,即外制官對帝王下達的不合理的人事詔令,不予起草,并進奏章予以說明理由。
封還詞頭源于南朝門下省的封駁職能。在古代三省六部制的政治架構中,門下省初為皇帝的侍從機關,其權力是“出納詔命”。“出”是出令,出的是皇帝的詔令;“納”是納奏,納的是尚書的章奏。實際上,門下省在皇帝和尚書省之間扮演樞杻的角色,無論是皇帝詔令的下達,還是尚書章奏的上傳,都需要經過門下省的處理。門下省的權力,一方面是“封”,即對詔奏的璽封以下達尚書;另一方面是“駁”,即對尚書章奏和皇帝詔令不合理的駁還?!胺怦g形成為制度,應當說是從唐朝開始的”[3]。唐代始,封駁權移于中書省,由中書舍人代行?!杜f唐書﹒職官二》載:“舍人掌侍奉進奏,參議表章。凡詔旨敕制,及璽書冊命。皆按典故起草進書;既下,則署而行之。……制敕既行,有誤則奏而正之?!盵4]從唐代開始,中書舍人可以將帝王人事任命的詞頭封還。宋沿唐制,舍人亦具封還詞頭職能,《宋史﹒職官》載:舍人“掌行命令為制詞,分治六房,隨房當制,事有失當及除授非其人,則論奏封還詞頭?!盵1,p2534]
封還詞頭的出現(xiàn),是古代政治制度自我完善的產物,它對于駁正帝王人事任命的違失之舉具有重要的防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權的肆意蔓延,避免了帝王主觀造成的失誤。但這一制度在執(zhí)行過程中,往往又會受權力執(zhí)行者主觀立場與態(tài)度的左右,從而造成封還者為了邀名致君命不行的狀況。
熙寧三年,神宗欲擢秀州軍事判官李定為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從而引起言路激烈震蕩,詔令至舍人院,引起時任知制誥宋敏求、蘇頌、李大臨的集體反對,三人拒絕草制,并繳進詞頭,不久相繼被罷,是為著名的“熙寧三舍人”封還詞頭事件。
關于熙寧三舍人事件,前人已直接或間接地有所關注。最早對此進行研究的有金圓《宋代封駁制度考》(1980)、《蘇頌封還詞頭述評》(1990),之后,許鋒《“熙寧三舍人”簡論》(1989),夏詩荷《蘇頌與“三舍人議案”評析》(2003),宋靖《封還詞頭與北宋的封駁制度》(2007),與崔現(xiàn)芳《論宋代外制官的封還詞頭》(2018)。這些成果中,或者以熙寧三舍人為案例進行北宋外制官封駁制度的考索,或者引證史料對事件本身進行還原,但均未結合三舍人所呈奏議,來探析其封還詞頭的原因,而且現(xiàn)有研究在深度上亦較為有限。因此,本文將對此進行嘗試,并力求闡明此一事件所彰顯的政治意義。
熙寧三舍人繳進李定詞頭,共上呈奏議7狀,其中,宋敏求1狀,蘇頌4狀,李大臨2狀。此7狀奏議,《宋史》《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宋史全文》均無載。今存7狀奏議全部源于南宋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卷五十二之中,另曾棗莊、劉琳所編《全宋文》(2006)也全部輯錄。
有關熙寧三舍人繳李定詞頭事件,宋代史書記載并不完全一致?!端问贰ぢ毠僦尽酚涊d如下:
三年,孫覺薦秀州軍事推官李定,對稱旨,為太子中允,權監(jiān)察御史里行,由選人為御史自定始。于是知制誥宋敏求、蘇頌、李大臨以定資淺,封還詞頭,不草制,相繼罷去。[1,p2594]
《宋史全文》記載:
前秀州軍事判官李定權監(jiān)察御史里行?!嫌枚ㄖG院,曾公亮、陳升之固爭之,乃改命焉。[5]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記載:
前秀州軍事判官李定為太子中允、權監(jiān)察御史里行?!蠍偅吨袝?,欲用定知諫院,曾公亮、陳升之以為前無此例,固爭之,乃改命焉。[6,p5103]
可以看出,《宋史》對封還李定詞頭的記載與《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宋史全文》略有出入,《宋史》載神宗欲除李定為太子中允、權兼監(jiān)察御史里行,知制誥宋敏求、李大臨、蘇頌封還詞頭,不草制詔令。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與《宋史全文》均記載,神宗欲用李定知諫院,遭到曾公亮與陳升之的反對,于是改命他官??蓳?jù)此推知,神宗欲除李定知諫院在先,改命其任太子中允與監(jiān)察御史里行在后,但無一例外的是,神宗擢任李定的兩次意圖,均遭到了臣僚的反對。查閱宋代史籍文獻,有關曾公亮與陳升之反對李定知諫院的文字資料,《宋會要輯稿》《宋朝諸臣奏議》《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均無載,因此,李定初除諫官遭到反對的詳細情況,無從得知;但關于宋敏求、李大臨與蘇頌繳李定詞頭的記載,《宋朝諸臣奏議》中卻完整輯錄了7狀奏議,且均以《上神宗繳李定詞頭》名篇。繳李定詞頭的7狀奏議,為了解事件的詳細經過,提供了可靠的一手材料。
繳李定詞頭的7狀奏議,均進呈于神宗熙寧三年(1070)四、五月間。據(jù)《宋史·神宗本紀》載,熙寧三年(1070)夏四月癸亥,“侍御史知雜事陳襄罷為同修起居注,程顥簽書鎮(zhèn)寧軍節(jié)度判官公事,前秀州軍事判官李定為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1,p183],這個時間與繳詞頭奏議進呈的時間吻合。7狀奏議中,四月宋敏求進1狀,蘇頌進2狀,李大臨進1狀,蘇頌與李大臨共進1狀;五月,蘇頌與李大臨分別各進1狀。
封建社會的君權之大,幾無所不能,然而神宗先后兩次欲除李定的詔命,卻遭到言官的集體反對,尤其是后一次,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先后由舍人院三位知制誥官員七次封還神宗皇帝詞頭,其上奏之密集,反對之激烈,君權受阻之強烈,在宋代乃至古代諫議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三舍人反對李定任臺官、拒草制詞頭的共同理由是不合官制的。三位中書知制誥奏議中明言:
宋敏求:舊制須太常博士經兩任通判方許奏舉入臺,……今又以幕職官便升朝著而峻處糾繩之地,臣竊恐弗循官制之舊,而未厭群議。[7,p575](熙寧三年四月)
蘇頌:今李定以郡幕職官入居朝廷糾繩之任,超越資序,近歲未有。臣誠恐有違官法,無益治明。[7,p576](熙寧三年四月)
李大臨:今李定秀州判官除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不唯超越資序,未厭群言,抑亦有乖國朝從來法制。[7,p576](熙寧三年四月)
蘇頌、李大臨:臣等所以喋喋有言,不避斧鉞之誅者,非他也,但為愛惜朝廷之法制而遵守有司之職業(yè)耳。[7,p578](熙寧三年四月)
蘇頌:臣與李大臨等前后論列李定差除未得允當,蓋是遵守朝廷之法制,奉行有司之職業(yè)。初等職官超授朝列,兼權御史,不應近制,所以未敢具草。[7,p579](熙寧三年(1070)五月)
三位舍人一致認為,李定由秀州軍事判官,區(qū)區(qū)一幕職官,擢升為御史,超越官制,程序不當。蘇頌明確說:“今若先立定制,許于幕職官中選擢三院,則臣等復有何言而敢違拒耶?”[7,p577]即三舍人繳詔的理由是,李定擢任不合制度。
宋代是歷史上極為重視言路的時代,具體表現(xiàn)在臺諫地位的提升?!端问啡睦m(xù)資治通鑒》載:“臺諫之職在國初則輕,在仁宗之時則重;在國初則為具員,在仁宗之時則為振職?!盵7,p305]撰《宋史》的脫脫也說:“宋之立國,元氣在臺諫?!盵1,p9427]宋真宗天禧元年,又詔令臺諫共同擔負言責與糾察職能,臺諫職能的互相侵紊,使其成為帝王的耳目之官,對于維護言路的暢通、限制相權、糾劾百官,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八未桓奶拼G官無舉劾權的舊制,使臺諫對上至宰執(zhí)大臣下至一般臣僚都擁有彈劾糾舉的特權,大大提高了臺諫官僚圈的實力與聲望”[8,p94]。帝王提升臺諫地位,其目的在于“君主則得以在臺諫監(jiān)察權和宰執(zhí)行政權的制維平衡中始終居于裁斷是非、抉擇利害的主宰者的地位?!盵8,p95]可見,臺諫在宋代政治機構中,是以在君權與相權之間起平衡作用的角色而存在。
宋代帝王重視臺諫,因而其擇官條件極其嚴苛。按宋代御史臺官員的任職條件,需“太常博士經兩任通判”才可以舉薦入臺官。宋敏求繳進李定詞頭的奏議中也說:“御史之官,國朝以來,其任頗重。雖列屬三院,各有等差,至于肅正外朝,紀綱所寄,號為清峻,選擇蓋均。舊制須太常博士經兩任通判方許奏舉入臺,蓋以歷任既深則更事益多,朝廷之儀得以詳熟?!盵7,p575]治平四年(1067),鑒于御史臺常年闕員,且臺官擇人條件過分嚴苛,要求“必須資性端方,學識兼茂,然后可以處憲寺,任言責”,得人太難,以致言路壅塞,翰林學士呂公著上書神宗,請求放寬御史臺擇人條件:“今后每御史有闕,即輪學士、御史中丞、知雜一員保舉;自正郎、前行員外郎并依諫官例除兼御史,朝官以上不問資序并除里行,太常博士通判及一年者并依舊制?!盵7,p570-571]此奏呈上以后,神宗旨許舉中行員外郎為侍御史里行。在呂公著所請放寬舉臺官的條件,仍須朝官以上,和太常博士通判一年的官員,才有資格任臺官中資位最淺的“里行”。也就是在治平四年(1067)神宗旨許放寬了條件,單任職地方的幕職官根本不具備入臺的資格。又據(jù)《宋史﹒職官志》“監(jiān)察御史”條:
官卑而入殿中監(jiān)察御史者,謂之“里行”。治平四年,中丞王陶言:“奉詔舉臺官,而才行可舉者多以資淺不應格。”乃詔舉三任以上知縣為里行。熙寧二年詔:“御史闕,委中丞奏舉,毋拘官職高下兼權?!比?,孫覺薦秀州軍事推官李定,對稱旨,為太子中允,權監(jiān)察御史里行,由選人為御史自定始。[1,p2594]
由此條材料可知,繼治平四年(1067)旨許放寬御史臺擇人條件,可以“中行員外郞為侍御史里行”以后,兩年后的熙寧二年(1069),御史臺仍舊闕員,可供舉薦者多數(shù)因資歷淺而不夠格。于是,神宗不得不下詔再次放寬擇官條件,“毋拘官職高下兼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李定才得以以選人的身份,經由幕職官破格而擢升為臺官。
經由上文所述,宋代的御史臺職官制度的資限,與熙寧三年除李定為臺官的詔命,兩相對照之下,可以見出神宗的詞頭不合制度,顯系違失之舉。三舍人的7狀奏議,明確以不合官制為由拒絕草制,充分運用了職能權力,糾正君命違失,顯示出捍衛(wèi)臺諫制度的決心。擢升李定為臺官,是君權凌駕于臺諫制度之上的悍然操作。臺諫擇官的條件與程序被公然打破,維持綱紀的憲臺,首先成為顛覆制度的橋頭堡,勢必會激起制度維護的力量。三舍人為維護臺諫制度的尊嚴,不惜被罷官,與帝王權力勇敢碰撞,顯示出北宋士大夫主體責任的自覺與北宋政治的清明。
熙寧三舍人以不合制度為由,拒絕草制李定詞頭,例為北宋政治制度內依法行事之舉,緣何會引起朝野震動,四方聳聞?以致熙寧三年五月,翰林學士司馬光亦參與抗命,上呈奏議《上神宗論不當復劄下舍人院須令草李定詞頭》為三舍人辯護[7,p581],然而不久,三舍人相繼被罷黜??疾飚敃r的政治環(huán)境與李定的出身,三舍人數(shù)次對抗君命,應與王安石變法直接相關。
宋神宗當政的熙寧初年,朝政的動蕩由王安石變法引起,由此朝中士人形成了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革新派,與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兩派在變法措施與用人方面形成了激烈對決,直接影響到對待朝廷一系列決策的態(tài)度與立場。
首先,王安石本人的官職升遷本身即引起保守派較大爭議。據(jù)《宋史紀事本末》載,英宗治平四年(1067)九月,王安石以江寧知府被神宗召至京師,授翰林學士,引起宰相韓琦不滿,辭去相州。神宗欲以王安石代之,韓琦直言:“安石為翰林學士則有余,處輔弼之地則不可?!盵9,p324]明確表示反對。熙寧二年(1069)二月,曾公亮薦王安石為參知政事,諫官唐介、侍讀孫固堅決反對,唐介認為“王安石好學而泥古,故議論迂闊,若使為政,必多所變更”,孫固認為“安石狷狹少容”[9,p326]。然而,神宗在一片反對聲中,仍強行授命。六月,御史中丞呂誨上疏彈劾王安石,認為其“外示樸野,中藏巧詐,驕蹇慢上,陰賊害物”[9,p329]。神宗不為所動,呂誨請求罷去。
其次,王安石執(zhí)政以后所推行的變法措施,遭致以言事官為主的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引起臺諫動蕩。熙寧二年(1069)七月,變法大幕拉開,首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詔以發(fā)運使薛向領均輸平準,專行于六路,議者慮其為擾,多言非便。八月,范純仁上奏論王安石效桑弘羊行均輸之法,是“使小人掊克生靈,斂怨基禍”[1,p8288],王安石大怒,乞加重貶,范純仁罷去。同月,侍御史劉述、劉琦、錢顗上疏劾王安石,言:“安石執(zhí)政以來,未踰數(shù)月,中外囂然?!彩纹姸⑿伦h,陛下不察而從之,遂害天下大公。先朝所立制度,自宜世守勿失,乃事事更張,廢而不用。奸詐專權之人,豈宜處之廟堂以亂國紀!愿罷逐以慰天下?!盵1,p8388]結果,由于神宗堅決支持王安石,劉述等六人遭黜。九月,青苗法開始在陜西實行,因之前陜西轉運使李參令百姓隱瞞麥粟盈余,經數(shù)年,廩有余糧。變法派以為新法得力,因而條例司請求自河北、京東、淮南三路施行,等效果顯著后,向其他各路推行,神宗準許。司馬光不久激辯青苗之弊,憂其“蠶食下戶至饑寒流離”[9,p334]。熙寧三年(1070)二月,新法施行中的弊端日益顯現(xiàn),河北安撫使韓琦上疏,陳當?shù)毓賳T執(zhí)行新法時,放錢取息,唯利是圖,造成貸錢易而收錢難的弊狀,希望依舊施行常平舊法。三月,知審官院孫覺因反對青苗法,被貶知廣德軍。四月,御史中丞呂公著因上疏反對青苗法,貶知潁州。這一系列事實表明,王安石變法施行之初,即遭到了以臺諫為首的朝官眾多的反對之聲。
再次,王安石執(zhí)政后,在用人方面引起爭議不斷。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執(zhí)政后,為了擴大革新派勢力,不斷引薦政見支持者。泉州人呂惠卿與王安石論經義多契合,熙寧二年(1069)九月,因變法不力,王安石負謗中外,于是薦呂惠卿為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司馬光隨即諫阻,認為呂為奸邪之人,后又親自貽書王安石,道:“諂諛之士于公今日誠有順適之快;一旦失勢,將必賣公自售矣!”[9,p333]王安石不為所動。不久,陳升之同平章事,當時朝廷因變法而議論紛紛,王安石引陳升之為同黨。十一月,神宗令韓絳制置三司條例,王安石恃其以為己助。王安石一面提攜呂惠卿、陳升之、韓絳等同黨之人,另一方面不斷打壓朝廷正直人士。先是御史中丞呂誨罷知登州,后又有知諫院范純仁罷知和州,刑部劉述等六人被貶地方各任,富弼罷相。面對朝廷人事震蕩,就連神宗都感嘆道:“今天下洶洶者,孫叔敖所謂‘國之有是,眾之所惡’也?!彼抉R光對曰:“然。陛下當論其是非。今條例司所為,獨王安石、韓絳、呂惠卿以為是,天下皆以為非也。陛下豈能獨與此三人共為天下邪?”[9,p325]然而,司馬光的諫阻,并沒有動搖神宗支持王安石改革的決心。
以上史實充分說明,王安石自身的擢升、執(zhí)政以后推行的法令及人事任命,均引起包括言路在內的諸多保守派官員的激烈反對。此處對于神宗大力倡導下的王安石變法革新是否得當姑且不論,單就身為侍從的三位知制誥官員蘇頌、李大臨、宋敏求而言,朝廷人事動蕩,革新派陸續(xù)上臺,保守派紛紛罷黜,三舍人7次拒草誥命的過激行為,以對抗君權的形式,明確為保守派站臺,這是確定無疑的。因鑒于王安石變法有神宗背后支持為敏感話題,三舍人在7狀繳詞頭奏議中極力避免談及,但依然可以從中看出蛛絲馬跡,如:
宋敏求《上神宗繳李定詞頭》:去歲驟用京官而遷之,今又以幕職官便升朝著而峻處糾繩之地。[7,p575]
此系第一狀繳李定詞頭奏議,宋敏求明言“去歲驟用京官而遷之”,指的即是李定由秀州判官而遷任京官,已經屬于超常提拔。此次提拔,屬于二次超常擢升,自然會引起言路高度關注。事實上,三舍人對李定任命臺諫的激烈反對,其矛頭是指向王安石的,這可以從李定與王安石的特殊關系中看出,《宋史紀事本末》對李定的身份及其擢升來由有著清楚的交待:
定少受學于王安石,舉進士,為秀州判官,孫覺薦之朝,召至京師。李常見之,問曰:“君從南方來,民謂青苗法如何?”定曰:“民便之,無不喜者?!背T唬骸芭e朝方共爭是事,君勿為此言。”定即往白安石,且曰:“定但知據(jù)實以言,不知京師乃不許。”安石大喜,立薦對。帝問青苗事,定曰:“民甚便之?!庇谑侵T言新法不便者,帝皆不聽。命定知諫院,宰相言前無選人除諫官之例,遂拜監(jiān)察御史里行。[9,p341-342]
李定是王安石的學生,審官院孫覺舉薦入京后,王安石之所以舉薦其入廷議對神宗,除門生關系之外,最重要的是因為李定所言秀州青苗法施行狀況對其有利,而李定入御史臺,又壯大了王安石革新派的勢力,并且可以監(jiān)督百官,為其阻抑言路不利于變法的聲音。
另外,按照宋朝的制度,帝王的旨意需要先由宰執(zhí)大臣領旨,然后交由中書省起草。盡管程序如此,“詔命中總是或多或少摻雜著宰執(zhí)大臣們的意見,特別是在一些權相執(zhí)政或皇帝昏庸時”[3]。神宗銳意改革,擢升王安石為宰執(zhí),朝廷百官因變法弊病而派系分化,王安石在人事任用上急于壯大自己勢力而安插親信同黨,李定擢任臺官,必然有王安石主觀用意的成分,或至少并不完全是神宗的旨意,而《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的記載也證實了這一點:
先是,宋敏求封還定詞頭,詔送別官,而頌當命辭。頌言未敢具草,詔再送舍人院,次至大臨,大臨亦封還。既而安石進呈舉御史新條,并最初立條時奏對語,白上曰:“胡宗愈以此為臣私意,蓋不知陛下立此法時德音故也?!盵6,p5125]
可見,李定詞頭遭到中書省三舍人封駁以后,王安石在神宗面前辯解,認為胡宗愈懷疑李定的任命并非出于自己一己之私。但是王安石的自辯,正好暴露了在朝官員的懷疑,李定任命是出于王安石的一己之私。那么至此可以明了,中書省三舍人拼死力爭的,并非針對李定本人,而是代表保守派勢力,以限制君權的形式向革新派的領袖王安石發(fā)出的激烈挑戰(zhàn)。
北宋外制官享有封還帝王詞頭的權力,這項制度設計是效法古代三省六部制的政治架構,初衷是為防止帝王人事任命決策的失誤,賦予中書省知制誥舍人拒草誥令的權力,進而從源頭上糾正君權的違失,限制君權的泛濫與錯用。中書省的外制官具有封還詞頭的權力,是古代政治制度發(fā)展至成熟期的產物,充分體現(xiàn)出專制制度下政治民主化的自覺。知制誥蘇頌說:“威福之柄,人主得以自專;官守有責,臣下得以固執(zhí)?!盵7,p577]意即帝王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自我專斷,但官員也有自己的職守,可以在制度范圍內,遵章使用自己的權限。應該說,熙寧三舍人封還李定詞頭奏議,即是北宋外制官在職權范圍內,嚴格踐行職官制度,制衡君權的一個生動范例。
封還李定詞頭顯示出多重政治意義。首先,北宋士大夫恪守職官制度的主體自覺精神,在封還李定詞頭奏議中得到充分彰顯。北宋抑武崇文,養(yǎng)成士大夫忠直敢言之氣,帝王坦言“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使得士大夫主體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空前提升,士人參政議政的熱情高漲,蔡勘《定齋集》描述當時的情形道:“一事過舉,議論蜂起,章奏交上,往往以死爭之?!盵10,p155]士大夫以議論相爭的方式,踐行了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人格,也體現(xiàn)出對職官制度的恪守,李大臨封還李定詞頭時明言:“切緣臣與蘇頌前后累次論列,屢煩圣聽,非不知狂率僭易,罪當萬死。然猶喋喋不已者,無它也,蓋以職在近列,忝贊書命,詔敕未便,理合奏論?!盵7,p580]南宋彭龜年論宋世士大夫奉公守法的特征道:“人君以法守天下,士大夫以法守官職。人君所為少出乎法,則士大夫悉力爭之,非為身也,為法也,非為法也,為國也?!盵10,p109]熙寧三舍人不惜黜官罷職而反對李定越級提拔,在“人治”的專制體制中,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了“法治”的功能,使得北宋職官制度的尊嚴得到了有效的維護。
其次,熙寧三舍人封還李定詞頭,有效行使了中書省的封駁職能,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對君權與相權的制衡。北宋賦予外制官以封駁權,以監(jiān)督君權、制衡相權,在實際的政治運作中,的確起到了一定作用。據(jù)宋靖統(tǒng)計:“北宋自仁宗朝封還詞頭始,至欽宗朝止,封還詞頭共25例,其中,成功事例15例,未被采納者7例,不可考者3例。中書舍人通過封還詞頭的方式直接改變決策的事例占60%。”[11]雖然學界研究者普遍認為,中書省的封駁職能不能過分夸大,“他們封還的只是限于外制官草制范疇的人事任命,而更為重大的政令和重要人事任命,則是由內制官翰林學士起草的”[2],而在北宋的政治實踐中,帝王也確實有著多種對抗封駁的手段,熙寧三舍人封還李定詞頭事件中,據(jù)《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載,神宗面對中書7次抗命,“詔輒直舍人院蔡延慶等就職。及責大臨等,延慶遂草定制。既進草文,上奏乞罷,知通進銀臺司孫固再封駁,卒行下”[6,p5127]。通過直接降詔直舍人院蔡延慶草制,并由孫固發(fā)出,有意規(guī)避了外制官的封還,使李定的任命最終得以實現(xiàn)。但是,這并不能抹殺熙寧舍人對君權和相權制衡所起的作用,它使得君主專制的威權在施行個人意志的過程中,不得不考慮阻抑的力量而有所顧忌,保留了體制內民主元素滋生的火種與希望。
再次,熙寧三舍人封還李定詞頭奏議,突顯了王安石變法在制度層面所遭遇的巨大阻力。王安石變法是北宋中期最著名的政治事件,熙寧二年,本著“均濟貧乏,變通天下之財”,“當修泉府之法,以收利權”的初衷[9,p327],以實現(xiàn)北宋富國強兵的理想。但是,儒家經義的學力,與北宋百余年來社會積弊叢生的社會現(xiàn)狀相脫節(jié),造成變法理想的頂層設計,在實際推行中遭遇了種種困境。變法實施不久,知諫院范純仁即奏言直指王安石的不當做法:“王安石變祖宗法度,掊克財利,民心不寧。……安石以富國強兵之術啟迪上心,欲求近功,忘其舊學,尚法令則稱商鞅,言財利則背孟軻,鄙老成為因循,棄公論為流俗,異己者為不肖,合意者為賢人?!盵9,p330]事實上,在王安石任執(zhí)政之前,諫官唐介即直陳其弊,并預言:“安石好學而泥古,故議論迂闊,若使為政,必多所更變。”[9,p326]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的確引起“士夫沸騰,黎民騷動”,百官為之涇謂分化,宰相、御史、諫官、舍人等紛紛罷去。缺少上層同僚的支持,變法實施注定孤掌難鳴。而在如此窘境下,王安石并未及時說服并感化異己者,而是超越職官制度之上,越級提拔同黨及門生李定以壯聲勢,以致遭到以熙寧三舍人為首的嚴守官制官員的強力阻擊。因而,變法從施行之初,就注定是一出獨角戲,其最后走到窮途末路,是歷史的必然。熙寧三舍人以死相爭,不惜舍身罷職,7次封還李定詞頭,無疑是王安石變法遭遇困境的一個縮影。
熙寧三舍人7次封還李定詞頭,并覆奏陳情,是北宋中書省行使封駁職能的生動案例。三位知制誥官員蘇頌、李大臨、宋敏求的7狀奏議,無一例外地以不合官制為由,反對李定任職臺諫,拒草誥命。事實上,三舍人以封還詞頭的形式制衡君權,其實際指向為主持變法革新的王安石。王安石本人的不次擢升,主持變法后實施的激進措施所引起的官場動蕩,以及大力提拔同黨、門生以壯大革新派勢力的人事任命,激起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熙寧三舍人的7狀繳李定詞頭奏議,始終以恪守職官制度為由,實際裹挾著保守派對以王安石為首的革新派的強力阻擊。
北宋外制官運用封還詞頭的權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對君權的制衡。熙寧三舍人7次封還李定詞頭,雖然最終沒有阻止帝王人事詔命的發(fā)布,但是彰顯出北宋外制官恪守官制的主體自覺精神,并有效限制了君權與相權的肆意擴張。三舍人以官制為由對李定任命的反對,突顯出王安石變法在制度層面所遭遇的巨大阻力。
[1] 脫脫,等.宋史(卷331)[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 崔現(xiàn)芳.論宋代外制官的封還詞頭[J].北京社會科學, 2018,(7):108-118.
[3] 金圓.宋代封駁制度考[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1):110-115.
[4] 劉煦,等.舊唐書(卷43)[M].北京:中華書局,2000:1262.
[5] 李之亮,校點.宋史全文(卷11)[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574.
[6]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210)[M].北京:中華書局, 1985.
[7] 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8] 虞云國.宋代臺諫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9]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卷37)[M].北京:中華書局,2016.
[10] 蔡勘.乞優(yōu)容言者疏[A].曾棗莊,劉琳.全宋文(卷6248) [C].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11] 宋靖.封還詞頭與北宋的封駁制度[J].史學月刊,2007, (11):46-52.
A Study on the Refutation of Li Ding’s Edict by “Three Sheren of Xining”: Analysis of the Memorial to the Emperor and its Political Significance
WU Jian-xiong1,2
(1. School of Humanities,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256600, China; 2. China Literature Research Office of Literature Office, Kyushu University, Fukuoka 8190395, Japan)
The 3rdyear of Xining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Su Song, Li Dalin and Song Minqiu had refuted the edict of Li Ding seven times, which made the empire’s edict unable to be carried out. The three Sheren proclaimed that the edict of Li Ding was not in line with system. Actually, the three Sheren aimed at Wang Anshi who presided over the reform at that time. The three Sheren’s refutation of edict showed a strong resistance from conservatives to revolutionaries. It also showed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official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reflected the great resistance of Wang Anshi’s reform on the system level.
three Sheren of Xining; refutation of the edict; Li Ding; memorial to the emperor
I206.2
A
1009-9115(2020)02-0071-07
10.3969/j.issn.1009-9115.2020.02.014
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資助經費項目(J18RA228)
2019-09-14
2019-11-29
武建雄(1978-),男,山西河曲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宋代文學。
(責任編輯、校對:劉永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