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華
(固始縣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河南 固始 465200)
宜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地方。土壤疏松、透氣性好、肥沃的中性、微酸性砂質(zhì)壤土或壤土地,pH值5.5~6.5。避免在有栽植障礙的地塊建圃。
(1)整地。在秋季深耕30cm以上,結(jié)合秋耕每畝地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4000~5000kg、氮磷鉀復(fù)合肥20~25kg做基肥。畦寬3m,埂寬30cm,灌透水。
(2)采穗圃的建立。采穗圃規(guī)模根據(jù)育苗量確定。品種應(yīng)準確無誤,樹體生長發(fā)育良好,無檢疫性病蟲害。建立詳細檔案,包括引種記錄、品種權(quán)人許可證明、定植圖、品種果實特征特性描述、果實照片,是否有芽變等。
以毛桃砧木為主,干旱坡地種植時可以選用山桃。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采種。果實要充分成熟,離核果采用人工取核,粘核果采后堆放1周(堆溫不要超過 40℃)后清洗種核,陰干,在通風干燥處存放。購買的種子要類型純正,種仁飽滿。
11月份將清洗過的種子在水中浸泡5~7d,每天換一次水,撈出漂在水面的癟種子、雜物。層積溝深60cm左右,寬1~1.5m,長根據(jù)種子量確定。溝底鋪5cm厚的濕沙,把種子和濕沙按1∶3混合,沙的相對濕度60%~70%,填入溝內(nèi),或按一層種子一層沙,直至離地面10cm時鋪一層河沙,上面覆薄土或覆草保濕,最后在溝四邊圍成小坎,防止流水進入溝內(nèi)。在土壤解凍后,每隔7~10d翻動種子,增加透氣性,使種子開裂發(fā)芽一致。一般毛桃需層積100~120d,山桃60~80d。
土壤封凍前進行。離埂邊15cm開第一條小溝,溝深、寬4~5cm。將浸泡過的種子撈出備播。采用點播,粒與粒間不低于10cm。封溝后灌水,檢查種子是否露出。
開春后桃核裂開時,挑揀桃芽,按大小粒分成兩類放在盤中,用濕布蓋好,放在陰涼處備播。將已整好的畦地灌透水。開溝方法同5.1。把桃芽平放或根朝下,按芽與芽間不低于10cm擺放,封土,厚約3~4cm。
桃芽出齊后灌一次透水,松土保墑。苗木長到25cm左右時,每畝地追施尿素10kg,苗高40cm時,追施磷酸二胺20kg。及時防治病蟲害。追肥后灌水,并進行中耕除草。當苗木長到25~35cm,摘心促使砧木幼苗加粗生長,同時要及時去除基部15cm以下的分枝,但不要傷及原葉片。
當苗木長到25cm左右時,每畝地追施尿素10kg。苗木長到40cm左右時,去除基部15cm以下的所有分枝。對于生長很旺的植株,采用多疏分枝的方法,控制苗木粗度在1cm左右。
采集樹冠外圍生長發(fā)育充實的發(fā)育枝作接穗,隨采隨去葉,隨采隨用,多余的接穗貯放于陰涼處。外地采集,可將成捆的接穗裝入保鮮袋、濕蒲包或草袋中,內(nèi)填濕潤的報紙或鋸末,注意敞開袋口,防止悶芽。在袋內(nèi)要分品種掛牌,以免混雜。
(1)丁字形芽接。在接芽上方0.5cm處橫切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然后從芽的下方1cm處用鋒利的芽接刀向上方推削,深入木質(zhì)部約1/3,刀片到達橫切刀口時停止,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剝?nèi)《苄窝科?。在砧木基部離地10~15cm處選擇光滑部位,用芽接刀橫切一刀,再縱切一刀約長1cm,將接芽插入丁字口內(nèi),使接芽上端與砧木橫切口貼緊,用薄的塑料條綁緊,露出芽眼。
(2)方塊形芽接。在接芽上、下0.7cm左右用方塊刀橫切一刀,再在左右兩側(cè)縱切一刀,取下芽片。砧木用同樣的方法,去掉同樣大小的方塊,再把接芽貼上,用薄的塑料條綁緊,露出芽眼。
(3)嵌芽接。在接芽上方1~1.5cm處斜向下切削,深度約枝條粗度的1/3,再在接芽下部1cm處呈45°向下斜切一刀,使兩刀口相遇,取下帶木質(zhì)部的盾形芽片。砧木用同樣方法、大小切削。把芽片嵌入砧木中,形成層對齊,用薄的塑料條綁緊。夏季、春季嫁接時應(yīng)露出芽眼。
(4)劈接。在接穗基部3~4cm處兩邊對稱各削一刀,成內(nèi)薄外厚、上寬下窄的楔形。將砧木在離地面10cm左右平茬,在橫切面中央向下劈開,深約4cm。將接穗插入切口,形成層對準,并留白2mm左右,用薄的塑料條綁緊。接穗保留2芽剪斷。
5.2.5單芽切腹接
接穗下部一側(cè)斜削一刀,長約2cm,對側(cè)基部斜削一刀,約1cm。砧木斜切或用快剪剪成略長于接穗長削面的斜口,插入接穗,使長斜面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用薄的塑料條綁緊。
5.2.6 根接
秋冬季利用苗木出圃收集砧木殘根,粗度在2mm以上,剪成長度10cm左右的砧段,采用劈接的方法嫁接。切削同常規(guī)的劈接方法,由于砧木往往細于接穗粗度,這時就把根段削成楔形,插入接穗中。各項操作均在室內(nèi)進行,接后用濕沙分層堆藏,以利接口愈合。開春移入苗圃中培育。
一年生苗采用丁字形芽接或方塊形芽接,芽苗采用丁字形芽接或嵌芽接,二年生苗采用丁字形芽接、嵌芽接、單芽切腹接、劈接、根接等方法。
(1)剪砧法。保護好砧木基部6~8個葉片。嫁接應(yīng)在6月中下旬前完成。嫁接后1周內(nèi)在接芽上方將砧木全部剪掉,待接芽萌發(fā)生長15cm左右時抹掉砧木上的所有副梢,以后均需及時抹梢。
(2)折砧法。嫁接后1周緊貼接芽上方將砧木折倒壓平,順在行間,待接芽萌發(fā)生長15cm左右時抹掉砧木上的所有副梢,以后均需及時抹梢。待接芽長到40cm左右時,將折倒部分剪掉。
(3)田間管理。嫁接前7d追尿素一次,灌透水。接芽生長20cm左右時,每畝地追尿素、磷酸二胺各20kg,苗木長到50cm時,每畝地追施氮磷鉀復(fù)合肥20kg。每15~20d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寶等光合微肥。
根據(jù)降雨情況及時灌水和排水。注意防治病蟲害。苗木生長到80cm時摘心。
夏季、秋季、早春芽接的苗木,早春回暖后至樹液流動前在接芽上方2mm左右處剪砧。芽接、枝接、根接的苗木在發(fā)芽后每畝地追施尿素30kg,灌透水。以后根據(jù)降雨情況,盡量不灌水,控制苗木生長速度。注意排水。苗木生長到6cm左右時,將下部40cm內(nèi)的旺枝剪除。注意防治病蟲害。苗木生長到80cm時葉面噴布15%的多效唑 200倍。
嫁接后注意防治病蟲害。根據(jù)降雨情況適量灌水,注意排水。
起苗應(yīng)在落葉后至發(fā)芽前進行。起苗前先灌水。起苗后分品種整齊堆放,根部灑上清水。用殺菌劑浸根后再蘸泥漿。運輸途中苗木要保證濕度和溫度。到達目的地后立即進行假植或直接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