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妍,張永臣,王新陸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濟南 250014;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濟南 250355)
脂肪肝屬于中醫(yī)學“脅痛”“積聚”“痞滿”范疇,正嚴重威脅中國人的健康,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第一大肝臟疾病,發(fā)病率在不斷升高,且發(fā)病年齡日趨年輕化。目前認為該病的形成與肥胖、乙醇、快速減肥、營養(yǎng)不良、糖尿病、藥物及妊娠等因素有關,其臨床表現(xiàn)輕者無癥狀,重者病情兇猛。近年來,王新陸教授提出理論,從“血濁”角度解釋肝膽病的發(fā)病機制,以“理血化濁法”為指導,采用針刺、中藥、刺絡放血、拔罐等方法協(xié)同治療該病,大大縮短了治療周期,提高了臨床療效,現(xiàn)將其“理血化濁法”治療脂肪肝的經(jīng)驗總結如下。
“血濁”是王新陸教授在《腦血辨證》一書中提出的概念,后又做了進一步的闡釋。認為“血濁”是指血液受各種因素影響,失卻其清純狀態(tài),或喪失其循行規(guī)律,影響其生理功能,因而擾亂臟腑氣機的病理現(xiàn)象[1]。作為一種全新的中醫(yī)病理學概念,“血濁”與現(xiàn)代疾病的產生、發(fā)展以及預后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2]。
現(xiàn)代疾病的主要病因為精神因素、環(huán)境污染和不良生活習慣等,而這些因素均可導致血濁產生。血濁形成后,必將導致血液的濡養(yǎng)、化神功能失常,并進一步加劇氣機失常,且可與痰、瘀、毒膠結相著。血濁不僅是各種現(xiàn)代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礎,形成之后又能作為繼發(fā)性致病因素,加重其病理變化[3],是一種全新的中醫(yī)病理學概念,諸如心腦血管病、代謝綜合征、高脂血癥、脂肪肝等均具有血濁證的特征。
血濁是諸多現(xiàn)代疾病的病理樞紐。因此,清化血濁對現(xiàn)代疾病的防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乃治本之法,且有利于其他病理因素的祛除,以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的。在王新陸教授從血濁論治脂肪肝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將針刺引入,在“理血化濁”理論指導下,采用針藥結合,與刺絡放血、拔罐等方法協(xié)同治療脂肪肝,以求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中醫(yī)無脂肪肝這一病名,但根據(jù)該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可歸為中醫(yī)學的“脅痛”“積聚”“痞滿”等范疇。文獻記載最早見于《難經(jīng)》,“肝之積,名曰肥氣”。古代醫(yī)家多從感受風寒之邪、情志失調、內傷飲食勞倦、體質與稟賦不同、五臟相傳、病后所致等方面分析其病因。其病機為多種因素導致痰食積滯、氣滯血瘀,繼續(xù)發(fā)展則正氣消耗,氣血衰少,肝脾腎功能失調[4]。現(xiàn)代醫(yī)家對本病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張征波[5]認為本病多由患者過食肥甘厚味,濕熱蘊藉中焦,濕熱阻滯,氣機受阻,氣血運行不暢,久則瘀血內生,因此“濕(痰)”“熱”“瘀”3 大病理因素貫穿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張良登[6]認為本病以濕、熱、痰、瘀4大證素為主,具體表現(xiàn)在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3種體質及其兼夾體質,以及痰濕內阻證、濕熱蘊結證、痰瘀互結證、濕濁內停證4類證型。許勇等[7]認為該病主要病因是肥甘厚味進食過多而運動鍛煉不足,主要病機為肝郁脾虛,痰濁內蘊。由此可見,雖然中醫(yī)各家在對該病的病因病機上的見解不盡相同,但均認為該病病位在肝,與脾、胃、腎等臟腑功能障礙有關,其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以脾腎為主,標實為氣滯、痰濕、血瘀。
王新陸教授認為脾失健運、濁邪入血為本病主要病機。其認為脂肪肝致病之因可歸納為3類:一是飲食偏嗜肥甘酒醪,長期飽食,過逸少勞;二乃年老體衰或稟賦異常所為;三為五志七情內傷。上述原因導致肝、脾、腎等臟腑功能紊亂,氣機出入升降乖戾,膏脂不歸正化,由是濁邪內生,充斥脈道,血濁不清,甚則血澀不暢。病機雖與諸臟腑有涉,但主要責在脾之運化失職,血為濁污。一方面表現(xiàn)為脾氣虛弱,健運失職,其“泌糟粕、蒸津液”之功能下降,從而清濁不分,濁邪入血,或為脾之“化其精微……乃化而為血”的功能不足,致使營血生成障礙;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脾土未虛,而由于恣食酣飲太過,困阻脾氣,致中土壅滯呆鈍,運化不及,水谷精微無以升清而贅積成濁,終成本癥。因此,總體上脂肪肝屬于本虛標實證候,以脾之健運功能失調,濁邪入血而致血濁為其基本病機,脾虛為本,血濁為標?!端貑枴そ?jīng)脈別論》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8]《靈樞·五癃津液別》載:“五谷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于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于陰股?!盵9]說明膏脂源于水谷精微的運化,在脾、胃、肺、肝、小腸、三焦、膀胱等臟腑的共同作用下輸化、輸布,而脾為之主,強調了脾運在膏脂代謝中的重要作用?!鹅`樞·營衛(wèi)生會》也指出:“中焦,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备用鞔_了脾對血液形質的變化有重要影響,而其他臟腑的功能失調,氣血津液的升降聚散失常與脂肪肝的形成均與脾有關。由此可見,上述3大病因引起機體營養(yǎng)物質轉輸、利用以及排泄異常,皆可使血中濁邪脂膏積滯,侵淫血脈,導致氣血運行障礙,臟腑功能失調而發(fā)為本病[10]。
3.1.1 臟腑辨證 脾失健運、濁邪入血是脂肪肝的主要病機,雖病位在肝,但與膽、脾、腎等臟腑相關。按照血濁理論,血濁包括血的物質構成渾濁和血的循行紊亂兩個方面。換言之,血液變稠、變臟、變質以及循行障礙皆可稱之為血濁。血的運行無處不到,故人身各處,舉凡臟腑經(jīng)絡,頭面胸腹、四肢百骸均有血濁的可能。形成血濁證后會出現(xiàn)相應的臨床表現(xiàn),可借此辨證,確定病位。如血濁污腦,腦神失聰,則致善忘呆鈍,語謇肢癱;污血濁心,可致心悸胸痹,怔忡眩暈;污血濁肺,則致息微氣弱,神情淡漠;污血濁肝,則致煩躁易怒,脹痛積瘕;污血濁脾,則致胃脹嘔逆,食欲不振;污血濁腎,則致陽痿遺泄,耳鳴頭空[11]。
按照血濁理論,脂肪肝的中醫(yī)辨證分型大致可分為4種證型:一是肝郁氣滯血濁型:此型患者臨床最多見,往往是脂肪肝的早期,癥狀多局限而輕微,轉氨酶可正?;蜉p度異常,B超顯示回聲衰減不明顯,血管網(wǎng)絡尚清。病機多由于情志不舒,憂郁悲傷,思慮過度等精神因素導致肝失疏泄,氣機郁結,血濁阻絡。癥見胸脅脘腹脹悶疼痛,噯氣、便秘,癥狀隨情緒變化而增減,舌苔薄,脈弦等癥。二是脾虛血濁型:此型患者素體虛弱,常有糖尿病、營養(yǎng)不良、肥胖等。呈輕、中度脂肪肝,癥狀局部與全身互現(xiàn),血脂、轉氨酶多輕度異常,B超顯示回聲衰減,血管網(wǎng)絡欠清。病機主要是脾氣不振,脾失健運,水濕不化,血濁內壅。癥見脘腹、脅肋隱痛不適,乏力、氣短、易出汗,動則尤甚,納差,或形體胖,舌體淡胖或邊有齒痕,脈細。三是痰濕血濁型:此型患者病情較前兩型重,多呈中度脂肪肝,可由肝郁脾虛發(fā)展而來,全身癥狀較明顯,血脂、轉氨酶中度異常,B超回聲衰減明顯,血管網(wǎng)欠清。病機主要是肝郁脾虛失治,或感受濕毒,水濕內阻,凝聚成痰,痰血相兼為病,痰濕血濁阻于肝絡。癥見頭昏如蒙,頭重思睡,胸悶,體倦,舌淡,苔白膩,脈濡滑。四是氣滯血瘀型:此型病情最重,多為中、重度脂肪肝,局部及全身癥狀嚴重,血脂、轉氨酶多嚴重異常,B超顯示回聲衰減嚴重,或呈明亮肝,血管網(wǎng)絡不清。病機主要是氣滯、氣虛進一步發(fā)展,血濁進一步發(fā)展為血瘀,血液瘀阻肝絡。癥見脅肋脹痛,痛有定處,拒按,頭痛,肢麻,嚴重者出現(xiàn)皮膚瘀點、瘀斑、血尿等出血癥狀。舌質暗紫或舌下青紫,脈弦細或沉遲或澀[12]。
3.1.2 經(jīng)絡辨證 脂肪肝多與足太陰脾經(jīng)、足厥陰肝經(jīng)經(jīng)絡病癥相關。該病起病隱匿,發(fā)病緩慢,一般無癥狀。少數(shù)患者有乏力、右上腹不適、睡眠障礙、便秘等癥狀。一部分患者素體虛弱,癥候表現(xiàn)為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身重無力,主要責之脾氣不振,脾失健運,水濕不化,《靈樞·經(jīng)脈》記載“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后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據(jù)此可以辨歸為脾經(jīng)病。脾失健運、濁邪入血為其主要病機。
主癥右上腹不適屬中醫(yī)脅痛范疇,《素問·藏氣法時論篇》:“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取其經(jīng),厥陰與少陽。”肝脈布脅肋,足少陽經(jīng)循脅里過季脅,脅肋部為肝膽經(jīng)絡所過之處,故本病病位在脅肋,病變臟腑主要在肝、膽,與脾、胃、腎有關。由此污血濁肝,肝膽經(jīng)絡不通也是脂肪肝的病機之一。
3.1.3 陰陽辨證 脂肪肝為本虛標實證候,痰濕、濕熱、瘀血為其主要病理因素,且與血濁密切相關,機體陰陽失調所致的陽氣虧虛為發(fā)病之本,脾陽虛弱、脾腎陽虛是發(fā)病的關鍵。陽氣虛衰導致水飲留滯,壅滯日久,則生痰飲。發(fā)病之初,大都由于過食肥甘厚膩、酒酪漿飲,大量脂類和蛋白質難以代謝,留積體內,再加上七情內傷,肝氣郁滯,疏泄功能下降。另一方面,機體正氣虛弱,陰陽平衡失調,尤其脾腎虧虛,脾虛則水濕運化失司,腎虛則氣化不利,最終水濕蓄積為病。若瘀血內停,肝經(jīng)氣機不暢,肥脂濕邪內蘊污濁血液產生有形之物,滯于肝臟,因其病位在肝,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脂肪肝了,由此可見脂肪肝本在脾腎陽虛,標在氣滯、食積、痰飲、血濁、血瘀,臨床多呈本虛標實,虛實兼夾,寒熱錯雜之癥狀。
3.2.1 針刺 在腧穴配伍方面,選穴原則有近部選穴、遠部選穴、辨證選穴和循經(jīng)選穴,配穴方法有上下配穴法和前后配穴法。近部腧穴,前有期門、日月、中脘、梁門、天樞、大橫、關元、水道;后有肺俞、心俞、肝俞、膽俞、腎俞、大腸俞、膀胱俞;遠部腧穴有血海、足三里、陽陵泉、上巨虛、下巨虛、太沖、太溪、公孫、外關、足臨泣、百會、人迎、風池、天柱、委中、委陽、承山等。辨證取穴方面,期門、日月、章門、肝俞、膽俞、陽陵泉、丘墟、太沖以疏肝利膽、清熱利濕;中脘、梁門、天樞、大橫、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以理氣健脾、調和胃腸;京門、關元、太溪、腎俞以益腎固本,強腰脊、利腰膝;人迎、期門、章門、血海、公孫、風池、天柱以調暢氣血、活血化瘀;肺俞、大腸俞、膀胱俞、委陽、承山、天樞、大橫、水道以利水道,調膀胱,通二便。
循經(jīng)取穴主要依據(jù)《靈樞》與《素問》中經(jīng)脈、經(jīng)別、經(jīng)筋的循行,如《靈樞·經(jīng)脈》記載“肝足厥陰之脈……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膽足少陽之脈……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腎足少陰之脈……從腎上貫肝、膈”。由此,肝經(jīng)、膽經(jīng)、腎經(jīng)均循行到脅肋部。第1組取百會、人迎、期門、日月、章門、京門、中脘、梁門、天樞、大橫、關元、水道、血海、足三里、陽陵泉、上巨虛、下巨虛、丘墟、太沖、太溪、公孫、足臨泣、外關。第2組取頭后部的風池、天柱,背部的肺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腎俞、大腸俞、膀胱俞,下肢的委中、委陽、承山。先仰臥位,針第1組腧穴,再俯臥位,針第2組腧穴,每周針刺2~3次。第1組腧穴的百會、關元、血海、太沖、太溪、公孫施捻轉補法;天樞、水道、足三里、陽陵泉施提插或捻轉瀉法。期門、日月、章門、京門快刺不留針,疾刺疾出。第2組腧穴的腎俞、大腸俞、膀胱俞,施提插或捻轉補法;委中、承山施捻轉瀉法。在得氣的基礎上施補瀉法,施提插補法即重插輕提6次,提插瀉法即重提輕插9次;捻轉瀉法即向右用力捻轉6次,捻轉補法即向左用力捻轉9次。腹部腧穴及腎俞以上背腧穴不留針,其余留針20 min。每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選用10~15個腧穴。
因此,在針刺治療方面,以血濁理論為指導,同時注重標本根結理論、經(jīng)絡循行理論,通過肝經(jīng)、膽經(jīng)、脾經(jīng)、胃經(jīng)、腎經(jīng)及任脈、督脈穴位的選擇,運用針刺的手法,根據(jù)脂肪肝不同的證型在“理血化濁”的根本大法下分別采取健脾化濁、活血化濁、利濕化濁、暢血化濁、理氣化濁、益氣化濁、豁痰化濁、活血化濁的方法,達到調治脂肪肝的效果。
3.2.2 刺絡放血 刺絡放血療法,又稱之刺血療法,是中醫(yī)學中最具特色的1種療法,它簡便廉價、起效迅速、不良反應較少?!饵S帝內經(jīng)》中稱之為“刺留血”,它的理論基礎建筑在“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的基礎上;“菀陳則除之”則是刺絡放血療法的應用實踐大法。血濁作為一種病理狀態(tài),可以引起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如糖濁、脂濁、蛋白濁、尿酸濁等濁邪堆積,機體自身凈化不及,分別可導致糖尿病、脂肪肝、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和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等[13],通過刺絡放血可使血液得以祛瘀生新,化濁行血,給邪氣以出路。
在治療上,每次選擇1個刺血處方,3組交替使用,每周1次。刺血處方1:取尺澤或曲澤,先消毒,后以一次性采血針點刺出血,然后拔罐。刺血處方2:取委中及其周圍,視其血絡明顯處,用一次性采血針點刺出血,然后拔罐。刺血處方3:取肝俞或膽俞,先用指揉法按摩1 min,再用一次性采血針點刺出血,刺血后拔罐。
3.2.3 俞募拔罐 拔罐法古稱“角法”,古印度、古希臘、古中國等很多地方都有使用拔罐的方法來治病的記載。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提到了一些非常奇特的“藥物”,包括火罐:“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系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盵14]火罐的治療原理為燃燒空氣產生負壓,在當時被稱之為“火罐氣”。人體以五臟為中心,五臟與形體官竅連結成一個整體,應用俞募穴拔罐法可以調整五臟的功能,使臟腑功能趨于正常,氣血運行通暢,起到健脾化痰、疏肝利膽、理血化濁的作用,有助于脂肪肝的治療與恢復。在治療上,可取中脘、關元、天樞、章門、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先腹部,后背腰部,閃火法拔罐,留罐 3~5 min,3~5 d 1次。
患者女性,73歲,2017年2月19日首診。
患者因右脅脹悶不適半年余就診?;颊呓肽陙頋u感右脅脹悶不適,有時隱隱作痛,伴胸脘滿悶,納呆倦怠,大便黏滯不暢,舌尖紅,苔白膩,脈弦。體檢B超示中度脂肪肝,血脂學檢查示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增高,血流動力學檢查示高黏滯血癥。患者形體肥胖,舌尖紅,中部苔厚膩,脈弦。西醫(yī)診斷:脂肪性肝?。恢嗅t(yī)診斷:脅痛,痰濕血濁證。治宜健脾化痰、理血化濁。治療應用針刺結合王新陸教授脂肪肝經(jīng)驗方化濁行血湯,針藥結合,輔以刺血療法及拔罐。取針刺健脾化濕、刺血以通絡化濁之意。
1)針刺治療:第1組取百會、人迎、期門、日月、章門、京門、中脘、梁門、天樞、大橫、關元、水道、血海、足三里、陽陵泉、上巨虛、下巨虛、丘墟、太沖、太溪、公孫、足臨泣、外關。第2組取風池、天柱、肺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腎俞、大腸俞、膀胱俞、委中、委陽、承山。腧穴交替使用,先仰臥位,針第1組腧穴,再俯臥位,針第2組腧穴,每2~3日針刺1次。得氣后施補瀉法,腹部及背腧穴不留針,其余留針20 min,每組穴位可交替使用,不必每次均取。2)中藥治療:選用化濁行血湯治療,處方如下:路路通10 g,虎杖 30 g,荷葉 10 g,焦山楂 30 g,決明子 15 g,赤芍15 g,酒大黃6 g,何首烏10 g,水蛭粉3 g(沖服)[1],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溫服。3)刺血療法:每次選取1個處方,點刺出血3~5滴,每周1次。4)拔罐治療:取中脘、關元、天樞、章門、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先腹部,后背腰部,俞募配合,閃火法拔罐,留罐3~5 min,3~5 d 1次。囑患者清淡飲食,調暢情志,適度運動。
治療5個月后,患者心舒體輕,體質量減少5kg。囑其調整飲食結構,堅持運動以防復發(fā)。2018年4月18日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報告腹部B超顯示:肝臟大小形態(tài)正常,實質回聲均質,肝內血管紋理顯示清晰,門靜脈及膽總管不寬,肝內膽管未見明顯擴張。生化顯示:TC、TG、LDL-C、血流動力學各項指標均已恢復正常。
按語:綜合脈證,四診合參,該患者脂肪肝因肥胖而發(fā),故病位在肝,治當責之于脾,病機主要是肝郁脾虛失治,或感受濕毒,水濕內阻,凝聚成痰,痰血相兼為病,痰濕血濁阻于肝絡。治療應以健脾化痰、理血化濁為原則。辨證取穴:針刺取中脘、天樞、水道、關元、外關、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丘墟、太沖、公孫、足臨泣、承山,可以調整脾胃、肝膽、大小腸的功能。中脘理中焦之氣,健脾益氣;天樞理氣健脾,消積化滯,有降脂作用;水道利水導滯,理氣止痛;關元益腎固本,補氣回陽,調沖任、利下焦,延年益壽;足三里調理脾胃,降血脂,降血糖,保健抗衰老;三陰交補脾益胃,補肝益腎,消積導滯,活血化瘀;陽陵泉清熱利濕,疏肝利膽,對消化系統(tǒng)有較好的調整作用;丘墟為足少陽膽經(jīng)原穴,清肝瀉膽,清熱利濕;太沖疏肝理氣,清熱利濕,調氣理血;公孫調氣機,理脾胃,和沖脈,調血海;足臨泣疏肝膽氣滯,化痰熱瘀阻,清火息風;承山舒筋活絡,調理腸腑。俞募配穴:取膻中、中脘、關元、天樞、期門、章門、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俞募配穴可以調整五臟的功能,進而使臟腑功能趨于正常,使氣血運行通暢。
針藥結合,增強化濁功效。藥用化濁行血湯與刺絡放血療法相結合,共收清化血濁、行血暢血之效。
綜上所述,脂肪肝病位在肝,多與脾、胃、腎等臟腑功能障礙有關,其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以脾腎為主,標實為氣滯、痰濕、血濁、血瘀。治療上取肝、脾、腎經(jīng)的多個腧穴,選穴原則有近部選穴、遠部選穴、辨證選穴和循經(jīng)選穴4種,配穴方法有上下配穴和前后配穴法,并靈活運用針刺、刺血、中藥、拔罐4種方法,針藥結合,預后調攝中囑患者注意調飲食,暢情志,適度運動,以促進疾病早日康復。此病案即是在“血濁”理論指導下,應用針灸治療脂肪肝的案例。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血濁可為血瘀的前期狀態(tài)。血液瘀滯日久又可釀生濁邪,加重血濁。故濁痰瘀常相兼為病,致使疾病膠著難愈。血濁既是一種病理產物,又可作為新的致病因素,在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準確辨知血濁并進行早期干預,可在臨床過程中另辟蹊徑,有效阻斷疾病的進一步演變,從而提高臨床療效。血濁理論的提出是中醫(yī)基礎理論發(fā)展的必然,也是現(xiàn)代中醫(yī)理論與實踐發(fā)展的總結、體悟和凝煉,對臨床上疑難雜癥的診療有重要的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