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松平
戰(zhàn)國末年,秦相呂不韋的食客們共同撰寫了《呂氏春秋》,里面有“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F(xiàn)行教育部組織編寫的《語文》七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在《寓言四則》一課中,收錄了這則寓言。根據(jù)文意和傳統(tǒng),教材編者把這則寓言定名為《穿井得一人》。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咴唬骸岸∈洗┚靡蝗??!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需要說明的是,對《穿井得一人》的最后兩句——“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不同的選本有著不同的處理。歸納起來,有兩種情況:有的選本刪除了它的最后兩句;有的選本保留了它的最后兩句,但在文字上略有出入。例如,陸玖譯注的《呂氏春秋》(中華書局2011年版)和張雙棣等人譯注的《呂氏春秋》(中華書局2012年版),皆收錄了“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但在這兩個譯注本中,這則寓言的最后兩句是:“求能之若此,不若無聞也?!?/p>
比較兩個譯注本和現(xiàn)行《語文》教材對“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的最后兩句的處理,可見它們在文字上的出入是:前者為“求能”,后者為“求聞”。值得注意的是,兩個譯注本對“求能之若此”句,都有一條相同的注釋:“能,疑為‘聞字之誤?!?/p>
毋庸諱言,兩個譯注本的注釋“能,疑為‘聞字之誤”,其來有自。清人畢沅于乾隆五十三年輯??痰摹秴问洗呵铩?,在“求能之若此”句下,就有一條如此注釋:“孫疑是‘求聞若此?!?/p>
畢沅在注釋中所說的“孫”是指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孫氏或畢氏,沒有哪一個說明注釋“疑是”的懷疑的原因。這樣一來,怎樣看待注釋“疑是”,后學(xué)眾說紛紜??偟膩碚f,有三種態(tài)度:
一種態(tài)度是未置可否。他們雖然引述畢沅的注釋,但是在文字上沒有把“能”字改成“聞”字,中華書局出版、陸玖譯注的《呂氏春秋》和中華書局出版、張雙棣等人譯注的《呂氏春秋》即如此。
一種態(tài)度是實際贊同。他們雖然沒有引述畢沅的注釋,但是在文字上直接把“能”字改成“聞”字,中華書局出版、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二冊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溫儒敏總主編的《語文》七年級上冊即如此。
一種態(tài)度是明確反對。他們質(zhì)疑道:“孫說非也。‘求能之若此,不若無聞,猶言求賢能而得之傳聞,不加審察,即信以為真,不若無聞于所傳。改作‘求聞,殊不辭?!睂W(xué)林出版社出版、陳奇猷編著的《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陳奇猷編著的《呂氏春秋新校釋》和《語文學(xué)習(xí)》編輯部出版、陳明潔撰寫的《“求聞”還是“求能”——〈呂氏春秋〉一則文本辨正》即如此。
比較怎樣看待注釋“疑是”的三種態(tài)度,誰占上風(fēng)誰占下風(fēng),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無論實際贊同者有多少,也沒有哪一個說明注釋“疑是/疑為”的懷疑的原因。這樣一來,對于注釋“疑是/疑為”來說,只有懷疑的觀點,沒有懷疑的原因,確實難以服人,受到一些質(zhì)疑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王力先生在其主編的《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二冊(中華書局1981年4月第2版)中評價道:對《呂氏春秋》,“清代人作了不少??惫ぷ鳎旧涎a正了原文的脫漏和錯誤?,F(xiàn)在通行的是清代畢沅的??瘫尽薄M趿ο壬侵袊F(xiàn)代語言學(xué)奠基人之一,他所作的評價,肯定而明確,對探求注釋“疑是/疑為”的懷疑的原因,很有指導(dǎo)性和啟發(fā)性。
有鑒于此,筆者對“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進行了仔細(xì)閱讀、認(rèn)真思考和小心求證,發(fā)現(xiàn)可以從四個方面說明注釋“疑是/疑為”的懷疑的原因。
首先,注釋“疑是/疑為”的懷疑的原因在于,“聞”比“能”較符合題旨。
所謂題旨,就是文章題目的意義。“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察傳》作為文章題目,它的意義是審察聽見的傳言。
為何要“察傳”?按照作者的說法,因為“辭多類非而是,辭多類是而非”,只有“察”,才能分清“傳”的“是非之經(jīng)”。否則,將鑄成大錯。
毫無疑問,“穿井得一人”從丁氏之口說出來之后,一傳十,十傳百,就成了難分“是非之經(jīng)”的傳言。這個傳言是什么意思呢?從“丁氏對曰”的話來看,可以看出“有聞而傳之者”“國人”“宋君”等人都覺得它的意思是:丁氏鑿井之后,在井中得到一個人!
語言的產(chǎn)生有一定的環(huán)境,離開一定的環(huán)境,人們便會對語言有不同的理解。不能不承認(rèn),撇開一定的環(huán)境,“宋君”等人對“穿井得一人”的理解,應(yīng)該也算“類是”。
“丁氏鑿井之后,在井中得到一個人!”在“類是”的前提之下,這是一件不可思議且人命關(guān)天的大事。于是乎,“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殊不知,“宋君”等人對“穿井得一人”的理解“類是而非”,它的真實意思是:丁氏鑿井之后,可以不再派專人在外負(fù)責(zé)汲水,從而節(jié)省了一個人的勞力!
顯然,“宋君”等人之所以理解錯了,是因為對聽見的傳言不加審察所致,是因為對聽見的傳言不謹(jǐn)慎所致。因此,作為“聞”(聽見)比較符合題旨。換句話說,如果只有傳言,而沒有“聞之”,就不會有審察之說。如果是“能”,從題旨來看,就顯得有點文不對題。
總之,要理解詞語就離不開理解題旨。從中,我們清楚地認(rèn)識到理解題旨的重要性。
其次,注釋“疑是/疑為”的懷疑的原因在于,“聞”比“能”較符合文脈。
所謂文脈,就是文章的線索?!洞┚靡蝗恕芬浴按┚靡蝗恕睘榫€索,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边@是第一個層次,介紹“穿井得一人”的起因。
“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边@是第二個層次,記敘“穿井得一人”的傳播。
“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這是第三個層次,揭示“穿井得一人”的真相。
“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边@是第四個層次,點明“穿井得一人”的啟示。
這四個層次是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落腳點在一國之主宋君的身上。對“穿井得一人”這個傳言,宋君先“聞之”,再想之,后“問之”,一波三折,煞有介事。結(jié)果,宋君卻讓人看了笑話。
顯然,宋君之所以讓人看了笑話,是因為“聞之”、想之的結(jié)果和“問之”的結(jié)果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真可謂,要知今日“求聞之若此”,不如當(dāng)初“無聞(之)”。誠然,“不若無聞”的本意,并不是要宋君真的“無聞”,而是要宋君“聞之”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因此,作為“聞”(聽見)比較符合文脈。換句話說,如果只有傳言,而沒有“聞之”,就不會有笑話之說。如果是“能”,從文脈來看,就顯得有點節(jié)外生枝。
總之,要理解詞語就離不開理解文脈。從中,我們清楚地認(rèn)識到理解文脈的必要性。
第三,注釋“疑是/疑為”的懷疑的原因在于,“聞”比“能”較符合詞義。
所謂詞義,就是詞語的意義。一個詞語可以表示幾種意義,即一詞多義。但一個詞語到了具體的上下文里,它的意義或用法則是確定的,只能是一種意義或用法,因此,要判斷某個詞語在具體的句子中用的是什么意義,就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這叫作從上下文確定詞義。下面,我們就運用這條原則,來逐個確定句子“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中的每一個詞語的意義或用法。
“求”有三種常用的講法:①尋求;②要求;③乞求。
那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由于宋君是經(jīng)歷了先“聞之”、再想之、后“問之”的過程,才得知“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所以句子中的“求”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①尋求,這里是動詞作狀語,通過尋求。
“聞”有四種常用的講法:①聽見;②見聞;③名聲;④用鼻子嗅。
那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由于宋君是耳聞“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所以句子中的第一個“聞”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①聽見。
“之”有四種常用的講法:①到……去;②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③指示代詞,這、此;④助詞。
那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由于宋君“聞”的賓語是“之”,所以句子中的“之”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②第三人稱代詞(它),這里是代指“穿井得一人”。
“若此”有兩種常用的講法:①這些;②如此。
那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由于“穿井得一人”的真相是“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這既令人失望,又不值一提,所以句子中的“若此”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②如此。
“不若”有兩種常用的講法:①不如;②不善。
那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由于“求聞”與“無聞”之間是否定式比較,所以句子中的“不若”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①不如。
“無”有五種常用的講法:①沒有;②不要;③不論;④沒有人;⑤句末語氣詞。
那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由于禁止性的否定副詞帶有勸阻性,更易表現(xiàn)作者的主張,所以句子中的“無”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②不要。
“聞”有四種常用的講法:①聽見;②見聞;③名聲;④用鼻子嗅。
那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由于“求聞”與“無聞”是前后相對出現(xiàn),所以句子中的第二個“聞”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①聽見。
“也”有三種常用的講法:①句末語氣詞;②句中語氣詞;③副詞。
那么,聯(lián)系上下文來考慮,“不若無聞”是雙重否定,所以句子中的“也”的意義或用法,只能是①句末語氣詞,在這里是表肯定。
顯然,基于上述確定的詞語的意義或用法,我們可以把文言文“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宋君)通過尋求而聽見‘穿井得一人(的真相)如此,不如不要聽見(它)”。因此,作為“聞”(聽見)比較符合詞義。換句話說,如果只有傳言,而沒有“聞之”,就不會有“不若”之說。如果是“能”,從詞義來看,就顯得有點顧此(“能”)失彼(“之”)。
總之,要理解詞語就離不開理解詞義。從中,我們清楚地認(rèn)識到理解詞義的原則性。
第四,注釋“疑是/疑為”的懷疑的原因在于,“聞”比“能”較符合句式。
所謂句式,就是句子的結(jié)構(gòu)形式。古今語料表明,“不若(如)不(無)+動詞”的句式有兩個特點:其中的動詞與其前一分句中的動詞一致;前一分句中的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令人失望,從而雙重否定后一分句中的的動詞所表示的動作。例如,“聞而不審,不若不聞矣”中的“聞而不審”與“不若不聞矣”是如此,“亂讀書,不如不讀書”中的“亂讀書”與“不如不讀書”也是如此。
顯然,既然后一分句“不若無聞也”中的動詞是“聞”,且雙重否定“聞”,那么前一分句“求聞之若此”中的動詞也應(yīng)該是“聞”,“求聞之若此”著實令人失望又不值一提。它們的完整的表達,就是:“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币虼耍鳛椤奥劇保犚姡┍容^符合句式。換句話說,如果只有傳言,而沒有“聞之”,就不會有“無聞”之說。如果是“能”,從句式來看,就顯得有點前(“能”)后(“聞”)失照。
總之,要理解詞語就離不開理解句式。從中,我們清楚地認(rèn)識到理解句式的規(guī)范性。
綜上所述,注釋“能,疑為‘聞字之誤”的懷疑的原因在于,“聞”比“能”較符合題旨、文脈、詞義和句式,有其合理性。
本文是否得之,筆者雖然不敢妄下論斷,只敢分享體會,但是相信在分享體會的過程中,多少能夠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期盼讀者諸君察之,不吝賜教。
[作者通聯(lián):安徽宿松縣第二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