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琳 王燕平
[摘? ? ? ? ? ?要]?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慢慢從傳統(tǒng)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而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更是我國的重中之重。以山西省中小學班級合唱展示活動為例,具體分析音樂實踐對中小學生素質的影響。
[關? ? 鍵? ?詞]? 班級合唱;中小學生;素質
[中圖分類號]? G625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0-0178-02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進一步引導我省廣大青少年學生抒發(fā)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舉辦2019年全國中小學班級合唱展示活動的通知》,我省組織開展了2019年全省中小學班級合唱展示活動。
一、開展班級合唱活動的目的
班級合唱活動是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了我國教育方針,以樹德育人為根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全面展現了我國中小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遠大志向。此次活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培育了我國中小學生努力學習、全面發(fā)展的精神風貌,提高了綜合素質,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在他們心中高高飄揚。
(一)以育人為本
此次活動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將教育豐富生動地融入活動當中。合唱藝術通過對中小學生的浸潤、感染和熏陶,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從而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增強文化自信。
(二)面向全體中小學生
活動必須以班級為基礎,以合唱為主要形式,以育人為根本,強化審美體驗為目的。不僅要注重團體合作,也要鼓勵個性的表達,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快樂參與到班級合唱活動中,成為受益者。
(三)保留校園文化特質
活動遵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征、新時代校園文化特色、現代教育特質以及我國中小學生的特點,把握班級合唱活動的正確方向。此次活動要杜絕娛樂化、功利化、成人化,努力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開展班級合唱活動的過程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各校切實加強了組織領導,制定了活動方案,提供經費保障,完善工作機制,增強活動實效?;顒訄猿智趦€節(jié)約,務實創(chuàng)新,力戒形式主義?;顒右允袨閱挝唬墒薪逃謸駜?yōu)統(tǒng)一報送。每個市推選出五個以各市學校班級為單位的作品,最終評審展播。
(二)落實安全責任
各地各校筑牢了“安全第一”的意識,明晰活動安全工作的責任歸屬,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預案和應急處置機制,確?;顒拥恼伟踩⑷松戆踩?、演出安全等?;顒右陨蟼饕曨l為主要形式,減少了人員密集活動,大大削弱了安全隱患。
(三)加大宣傳力度
堅持育人導向和正確輿論導向,利用電視、網絡、報紙、微博、微信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報道活動的特點和亮點,拓寬覆蓋面,擴大影響力,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展播結果在山西基礎教育網“歌唱偉大的祖國”活動頁面進行展播,評審結果在省教育廳官網公示。
三、班級合唱對中小學生素質的影響
(一)有利于提高中小學生的心理品質
合唱具有系統(tǒng)化、規(guī)范性的特點,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團體活動。它可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從而激發(fā)中小學生的想象力。集體智慧在合唱中迸發(fā),個人熱情和積極能動性得到激發(fā)。在合唱過程中,學生需要遵守合唱的基本規(guī)則,比如眼睛要時刻跟隨指揮移動,身體不能亂動,合唱時應跟隨集體唱歌的節(jié)奏而不能夠隨意即興發(fā)揮等。由此可見,學生進行合唱,不僅能夠提高其集體適應能力,還能夠提高自控力[1]。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睈蹏髁x集中表現為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的自信心兩方面。中小學生學習與愛國主義有關的合唱作品,對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情懷有著顯著作用,從而提高了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有利于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合唱是一個注重統(tǒng)一,注重學生默契配合的集體活動。如今的孩子大多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結,這和當前越來越多家庭均為獨生子女有一定的聯系。合唱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中小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通過個人演唱的方式,能夠明確每名學生在演唱中的不足,及時發(fā)現問題、處理問題,提高整個合唱團表演的效果,充分發(fā)揮出個人在合唱中的價值,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以不同的方式,如日常排練、舞臺演出、外出比賽等方式組織活動,可積極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使其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2]。
在排練合唱時,指揮是最重要的,所有人必須聽從指揮的命令。合唱成員共同表達一首作品時,首先最重要的是互相傾聽彼此的聲音,在傾聽的這個過程中初步建立起了成員的合作意識和團結觀念。每個成員必須團結統(tǒng)一,奮力協作,才能合唱出一首完美的音樂作品。如果成員都按照自己的個性演唱,沒有團體意識和集體概念,這首作品就是混亂的,就是失敗的。因此合唱不僅僅是一首歌,更重要的使團員學會團結合作,將“合唱團中沒有我,只有我們”的精神貫徹到底[3]。
(三)有利于提升中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藝術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有助于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因為中小學生年齡小,對美的概念不清晰,還無法真正分清什么是美,他們的審美能力普遍很低。因此,學校必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此次班級合唱活動不僅豐富了中小學生的教學內容和形式,而且培養(yǎng)了正確的審美觀,使他們更加了解世界上真正的美。所以合唱作為一項集體的藝術活動,在中小學生教學活動中極其重要。進行合唱活動的培養(yǎng),可以提高學生判斷事物美、丑的能力,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每個音樂作品均具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因此要鼓勵學生從音樂作品題材、風格、曲調等方面出發(fā),發(fā)現音樂作品的藝術價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使中小學生保持一顆童心純真地看待事物本身,發(fā)掘生活中的美,從而提高審美能力[4]。
(四)有利于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合唱可以與其他各類學科聯系起來,促進各學科的發(fā)展,而且能滿足素質教育相關標準,達到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教育的目的。在中小學教育的過程,適當地開展合唱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進行其他學科的綜合學習,而且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水平,還可以將合唱和其他學科相聯系,形成有體系的教育架構。合唱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自控力等綜合素質水平。將合唱所提高的各種思維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將音樂教育實實在在和其他學科融合起來,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5]。
此次班級合唱活動使中小學生發(fā)掘了自身的潛力,發(fā)揚了自身的優(yōu)點,彌補了自身的不足。經過比賽的錘煉,學生更好地接受了合唱這一形式,在訓練中體會團結協作的精神,發(fā)現自身的不足,從而體現了合唱的質量和班級合唱的水平,也無形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完全做到了將素質教育進行到底!
四、結語
現階段音樂教育已經成為我國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與其他教育方法相比,音樂教育可以表現出人的文化修養(yǎng),反映出社會的文化意識[6]。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豐富思想感情,還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身心的放松。音樂實踐活動可以使中小學生擁有健全的心理品格,增強團隊協作能力,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最終實現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們應該大力弘揚藝術教育,多開展中小學生音樂實踐活動,為我國素質教育奠定基礎。
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歌唱教學并不是利用傳統(tǒng)枯燥的方式一味地教育學生唱歌,而是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各種歌唱知識不斷地穿插到中小學音樂教育課堂中,讓中小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了解并掌握更多與音樂有關的大量知識,并對所了解及掌握到的音樂知識進行有效運用,這不僅能夠起到舒緩身心的作用,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7]。
參考文獻:
[1]王軍.合唱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J].當代音樂,2019(7):17-18.
[2]王志遠.淺談合唱教學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8(1):169-170.
[3]翟俊豪.合唱教育在中學素質培養(yǎng)中的作用探析[J].黃河之聲,2019(12):136.
[4]吳艷.合唱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實施途徑[J].新課程導學,2017(27):28.
[5]王麗.合唱對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J].魅力中國,2017(6):119.
[6]劉毅,陳鈺,黃美銳,等.試論音樂教育在中小學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影響[J].北方音樂,2019(16):149-150.
[7]鄧穎貞.歌唱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探討[J].黃河之聲,2019(16):128.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