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彥潔
自閉癥譜系障礙(簡稱ASD)是一種起源于嬰幼兒早期,由大腦、神經以及基因病變引起的精神發(fā)育障礙類的綜合病癥,其核心癥狀是社交溝通、互動障礙和刻板的興趣或重復性行為。自閉癥患兒的智力水平呈現出明顯的不均衡性,他們在語言理解與運用、非語言溝通、學業(yè)能力、生活自理方面存在困難,卻在數學、繪畫、音樂等方面可能有突出表現。根據2018年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自閉癥發(fā)病率已經高達1:59,且還在呈現急劇上升趨勢,僅在我國有近1000萬的自閉癥家庭,0-14歲的自閉癥兒童超過200萬。自閉癥患兒常預后不佳,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目前,生物醫(yī)學界尚未提供明確的病因學結論和針對性的藥物治療手段,教育干預與康復治療仍是促進自閉癥兒童能力發(fā)展、改善其生命質量的主要途徑。
諸多研究證實,相當一部分自閉癥兒童在音樂、藝術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突出優(yōu)勢。當無法有效地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來理解他人和表達自我的時候,借助于音樂的抽象性和不確定性則符合了特殊需要兒童的身心發(fā)育特點,有助于發(fā)展大腦思維,促進語言的功能應用,建立與人之間正常的溝通思維能力,從而促進他們在整個生命周期得以良性發(fā)展。
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其無可比擬的性能特征、寬廣飽滿的音域音色、豐富高雅的藝術表現力,使其成為音樂學習中最重要、最普及化的樂器。學習鋼琴有助于喚醒人們與生俱來的音樂潛能,激發(fā)音樂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有針對性地克服生理問題、情緒問題和認知障礙。據國外權威部門研究發(fā)現,“85%以上的自閉癥兒童對音樂的反應良好。美妙的音樂能使自閉癥兒童對外界的興趣及交流意識增強?!盵1]筆者在多年的鋼琴教學實踐中發(fā)現,不少自閉癥兒童在鋼琴演奏方面的學習興趣和接受能力與普通兒童相差不大,甚至天生具備超凡的辨音能力,對聽過的曲調過耳不忘。筆者認為,通過鋼琴教學活動設計對自閉癥兒童實施干預是切實可行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兒克服自身障礙,獲得總體能力的提升。
鋼琴教學有利于擴展自閉癥兒童的興趣范圍,獲得共同注意力的提升?;加凶蚤]癥譜系障礙的兒童,對于感興趣的活動能夠保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卻對他人的呼喚、互動行為等需要共同關注的社會性訊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擴展其他興趣愛好的契機。對聲音的極度敏感和在演奏鋼琴上的“特殊技能”,使自閉癥兒童借由鋼琴互動教學突破自我封閉的世界、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鏈接、了解事物的基礎概念繼而提升學習能力、拓寬認知面與興趣點、促進大腦神經元高效的鏈接,從而獲得整體思維的發(fā)展。
鋼琴教學有利于訓練自閉癥兒童感官統(tǒng)合,促進智力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自閉癥兒童普遍存在感官統(tǒng)合失調,他們在本體覺、視覺、聽覺、觸覺上的過分敏感或遲鈍,以及肌張力發(fā)育不良的狀況進一步造成學習與交往上的困難和障礙。鋼琴學習通過手、眼、耳、口、腦、身各感官肢體的配合運作,有利于提升兒童的“視、聽、觸、動”的協(xié)調能力,鍛煉反應力與記憶力,增強學習能力,促進智力發(fā)展。例如讀譜訓練培養(yǎng)兒童的視覺注意力、邊看譜邊彈奏促進手眼協(xié)調能力、手掌支撐和抬指練習利于小肌肉的強化訓練、節(jié)奏模仿和聽記旋律則培養(yǎng)聽覺的長度廣度和專注度等等。
鋼琴教學有利于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溝通能力、改善情緒問題。情緒障礙常常是自閉癥兒童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有限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感知覺方面的異常極易造成患兒易怒暴躁的情緒表現,成為其融入社會、提高適應力的最大障礙。而音樂在表達情感、宣泄情緒、促進社會性交往中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作用,“當自閉癥兒童在語言方面的障礙阻隔他們傳遞自己的情感時,郁悶的情緒就會蓄積于心,這時音樂的使用便成了自閉癥兒童交流感情的唯一媒介……通過視聽、模仿、實踐等準確的感受和吸收許多外來信息,重組、整合、改善諸如情緒、人際交往、認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盵2]可見,以鋼琴為媒介的音樂教學活動在改善自閉癥兒童的情緒問題、提升溝通能力上發(fā)揮了極其顯著的積極作用。
鋼琴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自閉癥兒童的想象力、增強共情和分享的情感體驗。自閉癥兒童普遍缺乏恰當的游戲技巧,他們極少感受到兒童期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所帶來的愉悅感,同樣也無法感受社會性的獎勵與稱贊所帶來的成就感。而鋼琴教學活動開發(fā)了兒童的音樂想象力、創(chuàng)設情境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演奏機會,使其不斷通過師生之間、琴童之間、聽眾之間互動與分享的情緒感受,獲得被鼓勵被認同被贊許的基于人際關系的情感體驗。“音樂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其原因之一是它超越語言,而語言正是大多數自閉癥患者遇到的困難……音樂是通向感情世界的途徑,而這似乎是自閉癥患者所欠缺的?!盵3]自閉癥兒童的核心問題是人際交往障礙,學習鋼琴無疑為其提供了接觸社會的機會以及突破人際交往障礙的可能性。
自閉癥兒童與普通兒童的鋼琴教學目標既有共同之處也有其自身的特點。普通兒童的鋼琴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和提高兒童鋼琴演奏技能、音樂素質和藝術修養(yǎng)等,重在開發(fā)智力和學習潛能。而自閉癥兒童的鋼琴教學除了傳授音樂基礎知識、掌握演奏技能,更重要的是以鋼琴教學作為媒介和平臺幫助自閉癥兒童與他人建立親密互動的人際關系,提高其認知水平、改善不良情緒和行為問題、提高生活適應能力、突破兒童語言與溝通的障礙,使鋼琴音樂成為兒童自我表達的渠道,從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幫助他們最大程度地融入正常社會生活?,F實生活中有許多實例,證明中重度障礙的自閉癥兒童在習得鋼琴演奏技能之后,其自理能力、學習能力、交流能力、社會適應力等方面都獲得相應提升。例如2005年榮獲中日韓國際少兒藝術展示大賽鋼琴(殘障)組金獎、現在擔任自閉癥兒童的鋼琴教師、合唱伴奏、咖啡廳鋼琴師的自閉癥患者吳秋實和現年18歲被南寧民族歌舞藝術學校(公辦中專)鋼琴專業(yè)錄取的自閉癥少年灃潮,他們以鋼琴演奏專長作為融入社會的敲門磚,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自理和自立,給自閉癥患兒家庭帶來無限的希望和激勵。
自閉癥兒童的鋼琴教學,不僅要采用優(yōu)質高效的一般性教學方法,例如示范與模仿、興趣激發(fā)式多元化教學、重復式的強化練習等等,更要吸收自閉癥兒童針對性的干預方法融會貫通。目前在國際上認可的有效方法中,應用行為分析法(簡稱ABA)和結構化教學(簡稱TEACCH)是各大機構與專業(yè)學校普遍采用的主流干預方法。ABA中的回合式操作法(簡稱DTT),主要有四個特點:1.將每一項技能分成小的步驟練習。2.對重要知識點或技能進行反復訓練,以達到強化學習的效果。3.通過恰當的輔助手段幫助兒童做出正確反應。4.使用豐富多樣的強化手段,用兒童喜歡的物品和基于互動性的擊掌與贊美獎勵他的努力。簡單概括即目標分解、反復練習、使用輔助、強化結果。結構化教學適應自閉癥兒童視覺能力優(yōu)于聽覺的特點,通過安排系統(tǒng)化有組織的學習環(huán)境,利用患兒的視覺優(yōu)勢幫助他們建立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其主要特點是采用視覺清晰、視覺重整、有規(guī)律的工作慣性及視覺指令等方法,采用視知覺優(yōu)勢輔助教學。鋼琴教學法與自閉癥干預方法的有機結合,能夠促進兒童學習的高效化、幫助他們習得鋼琴演奏技能、克服障礙收獲自信并提升綜合能力,使鋼琴教學在自閉癥兒童干預中充分發(fā)揮獨特的優(yōu)勢作用。例如,在鋼琴教學中依照結構化教學法的特點,創(chuàng)設適合自閉癥兒童個體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根據兒童實際能力使用照片或者漢字制作課堂流程順序表,提示兒童上課開始—手指練習—讀譜訓練—旋律模唱—曲目演奏—課討論—布置作業(yè)—上課結束。清晰的程序表能幫助兒童準確地理解課堂任務要領,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明了何時開始和結束,對于自閉癥兒童維持穩(wěn)定的情緒、集中注意力有重要作用。
另外,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保持熱情的語調和情感。2.指令簡單、清楚、多樣化。3.采用兒童感興趣的、喜歡的素材。4.通過輔助使兒童獲得更多的成功,然后慢慢撤銷輔助。5.把較困難的或新內容穿插在簡單、熟練的課題之間。6.溫柔而堅定的態(tài)度,不對逃避學習的行為妥協(xié)。
根據課題需要,筆者自 2019 年 2月至6月在湖州某特殊教育學校對兩名自閉癥兒童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鋼琴教學實踐活動?,F選取其中一個案例,進一步闡釋鋼琴教學對自閉癥兒童進行干預的整體過程、教學策略及效果分析。
個案分析的基本情況:小宜(化名),男,11 歲,3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癥譜系障礙,現就讀于特殊小學四年級,主要表現為不喜歡與人交往,不愿意眼神對視,注意力很不集中,學業(yè)能力不佳,經常游離于集體活動之外。語言溝通和表達僅限于少量需求類,聲音很小且不清楚。對音樂有較高敏感度,聽過的歌曲都能哼唱出來,音準極佳,但不會表達對音樂的感受。能夠聽從教師簡單指令,在一對一的教學環(huán)境中配合度尚可,偶爾會有輕微的情緒問題。
鋼琴教學計劃及策略的實施:根據小宜的基本情況,筆者安排了四個月的鋼琴個別課,每周兩節(jié),每節(jié)30分鐘。長期目標(Goal):1.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2.提高理解力和配合力;3.提高語言溝通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4.提高情緒行為控制能力;5.打好鋼琴演奏基礎,為今后持續(xù)學習做準備。短期目標(Object):以一個月為周期,通過四個月的課程實現以下目標:1.安坐并保持注意力五分鐘以上(G1);2.聽從教師的練習要求并能保持眼神對視(G1、G2);3.學習用正確的手形、手指動作彈奏(G2、G5);4.會認讀簡單的五線譜,大聲歌唱練習氣息改善發(fā)音(G2、G3、G5);5.保持情緒穩(wěn)定,減少發(fā)脾氣次數(G4);6.完成兩到三首鋼琴小曲的獨立演奏,并在公共場合展示成果(G3、G4、G5)。
教材使用:《哈農鋼琴練指法》《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鋼琴兒歌彈唱教程》《少兒歌曲鋼琴四手聯(lián)彈》等。
課堂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師彈唱“問好歌”等,加進名字應答練習,提示上課開始。學習正確的彈奏方法,練習手形、手指觸鍵與身體協(xié)調。認讀五線譜,唱出曲調,唱出歌詞??醋V彈奏背譜彈奏,四手聯(lián)彈自彈自唱。討論學習感受,總結進步和不足,布置作業(yè)上課結束。
教學策略通過示范、輔助、提示、強化、撤銷輔助等方法塑造學生獨立自主的應答行為和眼神對視。通過模仿、動作輔助、語言提示、視頻學習、強化訓練等方法,可自由編彈,也可使用《哈農鋼琴練指法》教材系統(tǒng)訓練??刹捎梅栕V、數字譜、顏色譜、字母或漢字譜等輔助方式,根據學生所長幫他逐步掌握五線譜。使用分手、分段、重復練習等方法,約定練習任務和目標。創(chuàng)設表演機會,展現學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學生互動式交流,引導音樂情感體驗、培養(yǎng)音樂想象力和審美力。
鋼琴教學實踐的干預效果表明:經過四個月的鋼琴教學實踐活動,小宜表現出對鋼琴和音樂極大的興趣和喜愛。在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他代表班級上臺表演了鋼琴彈唱《瑪麗有只小羔羊》和《歡樂頌》,取得很大成功。經過評估觀察和小宜學校老師的溝通了解,發(fā)現他在課堂上聽講的注意力、理解力、情緒控制力和與人交流欲望都有很大進步,基本實現了鋼琴教學實踐干預的階段性目標。
干預效果觀察表(以一個月為周期進行觀測)
自閉癥兒童的鋼琴教學應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其障礙特點和個體差異的基礎之上。例如,利用自閉癥癥狀特有的刻板行為方式,定時定量定點地進行練琴習慣的培養(yǎng),一旦自閉癥兒童適應了一定強度的學習要求,就會堅持到底取得成果。另外,營造快樂融洽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與外界接觸交流的機會、提高心智成熟度、增強社會認知理解、鍛煉生活自理能力仍然是自閉癥兒童學習鋼琴的終極目標所在,家長與老師切不可急功近利,只注重成果而忽視學習鋼琴帶給孩子的快樂和發(fā)展機會。同時,自閉癥兒童個體差異性很大,在教學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困難,單靠每周一個小時的鋼琴課難以滿足自閉癥兒童穩(wěn)定進步的實際需要,因此筆者建議家長參與到陪練陪課中來,依照教師的要求對兒童進行課外輔導。以音樂作為媒介,愉快的親子陪伴也會對自閉癥兒童的干預和康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自閉癥兒童在音樂中的行為表現與音樂之外的行為外顯往往是一致的,他們在鋼琴教學中獲得的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經驗在生活和其他學業(yè)進步上是共生共榮的。因此,借由自閉癥兒童天生對音樂敏感的特質、通過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與積累,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注意力、理解力、配合力、情感力、交往能力以及興趣拓展,從而為患兒將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可貴的機會。當自閉癥兒童因由學習鋼琴、學習音樂而獲得進步和成長,一定會讓家長和教師們倍受鼓舞、深感欣慰。今后仍需不斷積累實踐教學經驗,探索適合自閉癥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鋼琴教學之道。
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鋼琴在特殊教育領域中的實踐應用研究”(Y201839417)研究成果。
[1]袁媛:《兒童鋼琴教學論》,湖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28頁。
[2]胡世紅:《特殊兒童的音樂治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79頁。
[3]〔英〕朱麗葉·阿爾文、奧瑞爾·沃里克:《孤獨癥兒童的音樂治療》,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年版,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