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再一次把原生家庭這個詞帶進了大家的視線。拋開劇情,原生家庭一直是很多人內(nèi)心的傷痛。
父母對孩子一定是有影響的,有好的,一定也會有壞的。再好的父母也會吵架,也會兇孩子,也會有偶爾情緒失控的時候,那這些對孩子會不會有負面影響?會!
前兩天我有個學員說自己父母出奇的霸道。姑娘快三十歲了,父母不允許她關(guān)臥室門;看到她涂指甲油、穿露肩膀的衣服,暗示她這樣不正經(jīng)……小姑娘從小缺愛,遇上男人表示好感,恨不得就送上真情,爸媽不同意她戀愛,她只好分手,現(xiàn)在陷入焦慮抑郁,情緒經(jīng)常大起大落。
我告訴她一個治愈的辦法——“與父母對峙”。不要笑,很多成年人走不出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就是因為這點太難完成了。
我拿自己的事情來舉例,我母親是她姐妹里面最聰明、最強勢的,按道理我得被我媽吃得死死的,但我不是,我從小就有意識地擺脫掌控。
我大學畢業(yè)后開公司,我媽就說我開公司肯定倒閉,我當時不信,憑什么呀,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那么聰明。結(jié)果呢,一年過去,公司失敗了,倒閉了。
這個時候我媽跑來跟我說:“看公司倒閉了吧,現(xiàn)在怎么辦?”
我說,“再開一個”。
我媽回,“你還開?我不會給你錢的。”
我嘴硬,“我不要錢,我自己想辦法再開一個?!?/p>
第二個,開了有大半年時間,又虧錢,開不下去了,債主都逼上門來了。
這回我爸媽一起來游說,“陸琪你要么回家,我們幫你把錢還了,要么你自己背這個債?!?/p>
我說,“行吧,我自己背債”,我還了十年才把債還清。
大家肯定看出來了,我跟父母對峙的難點是:父母愿意讓我去依靠他們,但我希望自己走出的一條路是和他們沒有關(guān)系的。他們無法理解,無法掌控,甚至于想伸手都不知道該伸到什么地方去,那是一個他們完全陌生的未來,但那才是我追求的目標——擁有成年人的自由。
很多人無法從原生家庭中擺脫出來,是因為內(nèi)心深處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想要自由,也不排斥父母們掏腰包支持。世界上哪有那么便宜又美滿的事情?
2000 年,我二十歲,背一兩百萬的債,很恐怖,嚇死了好嗎。銀行卡里存款不到一百塊錢,過年聽到債主上門,我都快嚇哭了。怎么辦?硬著頭皮跟父母說,我會自己扛。
再后來呢,等我混出頭的時候,我爸買電動車還不忘自報家門,請老板看在自己是陸琪爹的份上給個折扣,老板最后減了三百塊哦。
回到原生家庭的話題,我一直覺得,我們可以愛父母,但不能把父母的感受永遠放在首位。人都會老、會糊涂的,哪天他們非要買幾萬塊的保健品、購一款注定爆雷的P2P 理財,也要滿足么?這個時候,總得有個清醒的子女,或者當頭棒喝,或者有魄力切斷他們的無理要求。
這是成年人的義務(wù),而我們的成長時刻,就出現(xiàn)在跟父母對峙的時候。當我們拒絕他們的不合理要求時、指出他們的錯誤做法時、和他們劃定某一條界線時、不再需要他們的無限制控制時,才是勇氣爆棚、長大成人的時候。
成年人的勇氣,就是直面原生家庭不足。我們要自己去反抗、修訂,去打斷錯誤做法,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讓我們的孩子重蹈我們的傷害。同時,準備好拉起老邁的父母的手,扶著他們走完剩下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