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盈
統(tǒng)編教材增加了古詩文篇目,古詩文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它關系到學習、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因此,面對全新的統(tǒng)編版教材,教師應當從陶冶學生情操出發(fā),打開古詩文教學的異度空間,培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讓古詩成為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
一、感情引領
每首流傳至今的古詩,都是代代相承的經典,言志傳情,在精練的文字背后寄寓的雖然是詩人的獨特情感,但在歲月的積淀中早已成了民族共同感。
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古詩學習就是學生熱愛、理解、運用祖國語文的有效途徑。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促進者,需要以熱情引領熱情,以心動陪伴心動;教學中需要立足素養(yǎng),不強調學生以死記硬背古詩為目標,使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心底生根發(fā)芽,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豐富的情感世界和藝術想象力。
如曾幾的《三衢道中》,詩中描繪的是一路宜人的景色,抒發(fā)的是怡人的心情。本來江南地區(qū)的“梅子黃時雨”是連陰雨,給意欲出行的人帶來不便而影響心情,但詩中的這個“梅子黃時”竟然“日日晴”實在是讓出行的人有意外的驚喜感,這也是這首詩的情感基調。正因為如此,行程中的小溪、山行、綠陰、黃鸝,都帶給詩人一種無比愜意的快感,于自然之中有怡然之樂。這種感情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讀出詩情畫意,學生讀進去了,熱愛大自然、熱愛語文和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都在詩中自由涌現(xiàn),不需要分析強調,更不要去死記硬背。
二、淡化詩意
古人在創(chuàng)作古詩時,是出于特定的背景和環(huán)境,而讀詩的人也會因自己的心境不一樣,從中獲得不同的感受。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把自己對古詩的理解一股腦兒地倒給學生,而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積淀基礎上去理解詩人的表達,而且因為學生的感覺中天生就具有詩性的成分,他們在讀詩的時候往往直指那種依靠眼睛看不到只有依靠心靈才看得到的神來之筆,是古詩學習中最重要的地方。至于詩句意思的理解,學生只需要借助注釋大致理解就行,關鍵還是在詩意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誦讀。
如葉紹翁的《夜書所見》,詩中的“動客情”是直指詩人思鄉(xiāng)思歸之情,但這種情感學生是難以體會得到的。他們讀這首詩時,目光聚焦在后兩句上,喜歡的是兒童在夜深時居然還打著燈籠在野地里找蟋蟀,抓住蟋蟀的過程本身就充滿了樂趣,天亮之后小伙伴在一起斗蟋蟀更是其樂無窮。學生的這種個性化解讀看起來與詩歌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不一致,這正是需要教師點撥的地方。因為“動客情”時,可以用來寄托客情的內容有很多,如江上漁火、江岸村莊、天上星月等,但作者為什么把目光聚集在兒童挑蟋蟀上呢?顯然這種夜深了還在野地里抓蟋蟀的事情作者小時候也經常做,有深刻的印象。此時,作者是遠遠地在客船里看到的,還是一下子就勾起了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的如煙往事,思鄉(xiāng)之情也就在其中了。因此,在誦讀這首詩時,后兩句讀起來要有一種雖在眼前卻很遙遠的感覺,讓學生感悟那燈就是照亮通往故鄉(xiāng)夢境的迷人之光。
三、拓展閱讀
在小學古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詩愛詩的興趣,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走群詩閱讀的路子,教師要敢于把語文課堂課內閱讀拓展到課外。尤其是古詩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詩中表達的內容及背景往往需要通過廣泛收集資料來幫助他們理解。
如杜牧的《清明》,這首詩與另兩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元日》)共同的主題是節(jié)日文化,但與其他兩首詩相比,學生讀《清明》的時候是難以感受到詩中的節(jié)日氣氛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引入其他詩人寫的有關清明的系列古詩進行對照閱讀,懂得清明的習俗除了現(xiàn)在的祭祀、掃墓之外,還有踏青、聚會等。
總之,小學古詩學習,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進而興趣盎然地走進詩歌王國的過程中,教師的引領主要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欲望,達到樂學古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