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理
過勞是身體和精神上雙重負擔積累的結果。每個人過勞的表現(xiàn)不同,有人開始因為背痛、腸胃炎或偏頭痛等以前沒有的小病小痛經(jīng)常請病假,有人對身邊的人怒氣沖沖、滿腹牢騷,有人越來越情緒化,有人食欲不振或者毫無原因地緊張,還有人開始內疚,覺得沒有足夠的時間陪家人、陪朋友。出現(xiàn)以上情況時,就要注意了。
主動跳出? 加班的漩渦
曾經(jīng)有一個人對李松蔚說,自己每天晚上下班時都特別有壓力,因為當他穿過其他人的辦公桌,看到同事們都在加班,就不好意思先走。于是,他的奮斗目標是成為領導,有獨立的辦公室,可以自己決定幾點下班。
后來,他如愿以償?shù)禺斏狭祟I導,卻發(fā)現(xiàn)當領導更累。的確可以在一個正常的時間下班——他把這個時間定為晚上8點30分。“但當我從辦公室走出來,看到我的下屬還坐在電腦前,我從他們面前走過,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領導?!彼f。于是,他默默出去抽了支煙,回辦公室繼續(xù)加班……這就像一個循環(huán),你想結束工作,卻發(fā)現(xiàn)其他人還在工作,你就會想:是不是我有問題?是不是我錯了?這樣,所有人都在一種無形的壓力下要求自己加班。
過勞人群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主動過勞,一類是被動過勞。在白領身上有被動過勞——環(huán)境壓力造成的和老板要求的,但相當一部分人是主動過勞——為了獲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從心理咨詢師的角度,李松蔚不考慮造成過勞的時代原因,而只考慮針對個體的解決方式。他說:“他來找我咨詢,我顯然不能告訴他這件事情主要看老板有沒有良心發(fā)現(xiàn)。我只能告訴他能做什么——一個很小的建議就是拒絕?!?/p>
可能又有人說:“我也想拒絕,可是這話你得跟我的老板說?!彼?,談拒絕,我們一定會面臨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我到底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社會人?我能不能在主流社會中體面地生活下去?我能不能為我想要的生活埋單?
那么,如何與陷在過勞漩渦中的自我和解?森岡孝二在《過勞時代》中的一句話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回答:“犧牲受教育、娛樂、運動和參加社會活動的時間,削減吃飯、睡覺和過家庭生活的時間,以這種方式工作或者讓別人以這種方式工作,才是最大的罪惡。”
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以更寬廣和溫情的視野看待問題,主動跳出過勞的漩渦,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還不錯。
過勞并非? 羞于啟齒的問題
許飛是一家公司的銷售,擁有5位數(shù)的薪水。許飛與妻子雙雙奔波于繁忙的工作,在城里擁有一套不錯的房子,兩個孩子也安排了充實的課程。這都是夫妻倆辛勤勞動的成果。
最近好長一段時間,許飛過得不太好。老板越來越不滿意許飛,說他的表現(xiàn)大不如前。老板疏離,加上行業(yè)不景氣,許飛越是努力跑業(yè)務,業(yè)績卻越是不見漲。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去。許飛的父親中風后,母親也生病倒下了,他和妻子要去醫(yī)院照顧。兩個孩子需要夫妻倆接送,還要陪寫作業(yè)。每次從公司趕往家里,從家里趕往公司,許飛都感覺自己很無能。
過勞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造成,有時可能超過一年半。心理咨詢專家、《過度疲勞寶典》的作者杰西·弗朗西斯·沃克說:“最典型的情況是,人們來了告訴我說,他們突然之間就做不好以前做得很好的事情,莫名其妙,就好像突然之間魔力完全消失一樣?!?/p>
但即使有一系列信號在敲門,通知有過勞的跡象,人們還是很容易忽略,認為只要咬牙堅持一下就過去了。這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很多人很難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過勞,但是身邊的人很容易從情緒變化和身體狀況中看到跡象。
另一方面,過勞經(jīng)常被認為是讓人羞于啟齒的問題,認為和個人軟弱甚至能力差掛鉤。很多人想:如果我自己不能復原,那一定是我的問題,我很軟弱,處理不好。越是這樣,越疲勞,就和許飛一樣。
其實方法很簡單:不必故作堅強。當自己感到有些不對勁時,不妨大膽問問身邊的人的看法,這樣會對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有很清晰的判斷。對于許飛而言,適當?shù)叵蚶习逶V說自己家庭的近況,向妻子袒露近期工作的困難,也許能從他們那里得到想不到的收獲和幫助。很多時候,不要輕視這種主客觀判斷的結果。
是的,“我需要休息”
高鵬遠是一名運動愛好者,長年堅持鍛煉,身體狀況保持得很好。他越發(fā)相信“生命在于運動”。
從快走、跑步、舉啞鈴,到徒步、騎行、攀巖,高鵬遠慢慢發(fā)展出眾多相關愛好,也交了許多同好。朋友圈里只要有人吆喝有活動,高鵬遠必定第一個響應,無論什么活動,無論活動地點多遠。只要有空閑的時間,高鵬遠必定組織一群人,不是去爬山,就是去攀巖。高鵬遠對自己忙碌而充實的生活感到相當滿意。
高鵬遠享受這種“忙碌”,也對自己的運動能力相當自信。
他每年都和同事打賭,說自己能夠做足100個俯臥撐。但最近一次,高鵬遠做到80個,就感到特別吃力,但仍堅持做完。另外,由于工作壓力變大等原因,高鵬遠每次鍛煉身體或參加活動后,都感覺身體不像以前那么舒暢,有些疲勞。兒子勸他減少外出活動,多休息,他不聽,覺得自己還年輕。在一次高強度的徒步中,高鵬遠突然倒下了。
醫(yī)生的診斷結果是存在運動性疲勞,運動負荷超過機體承受能力,引起生理機能減退。高鵬遠不得不承認,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身體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他這么“折騰”了。
美國人工智能專家安德魯·斯瑪特認為,即使是機器,在連續(xù)高負荷運轉后都有磨損,人也是如此。他說:“如果你認為可以隨意耗費精力,那顯然是錯誤的。這只能弄巧成拙。你的生理機能告訴你‘我需要休息,但你還是不斷逼迫自己,把這種低水平的應激反應變成長期問題,久而久之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資料來源于龍源期刊網(wǎng)? ?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