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艷
歷史上,翻譯一直在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產(chǎn)生了一系列社會效應,尤其是近代中國翻譯給近代中國社會諸多問題找到了答案,拓寬了民眾的視野,提高了公眾的社會思想意識,為近代中國發(fā)展變革提供了思想依據(jù),也是提高民族文化及民族主義發(fā)展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19世紀四十到六十年代爆發(fā)了清朝與歐洲列強英法兩國的鴉片戰(zhàn)爭,中國因戰(zhàn)敗不得不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在政治上從獨立自主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經(jīng)濟上卷入了世界市場,文化上中國人開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萌發(fā)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
由于戰(zhàn)爭的需要,因此中國出現(xiàn)了一些最早注意了解外國國情即知夷情夷事,掌握敵情制定對策的人。第一個“開眼看世界”的人林則徐組織翻譯編撰了《四洲志》《各國律例》《華事夷言》等,《四洲志》一書中敘述了世界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對英國、美國的介紹最為詳細,也有關(guān)于沙俄彼得大帝稱霸后向外擴張的歷史?!端闹拗尽肥侵袊谝徊勘容^系統(tǒng)地介紹世界歷史地理的新書。魏源翻譯編撰了《海國圖志》,它是當時關(guān)于外國情況的百科全書,魏源還在書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林、魏等人的翻譯工作屬于先覺者的個人行為。
19世紀60到90年代,清政府日益衰落,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清政府開始實行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以“自強”為口號(后期改為“求富”)目標,以“師夷制夷”為手段,以“中體西用”為原則的改良運動,也是清政府的一場救亡運動。洋務運動的執(zhí)行者是以清政府官員為主的洋務派,他們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良,興建了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近代企業(yè)。為了滿足企業(yè)的需要,洋務派在翻譯方面做了很多努力。1862年,恭親王愛新覺羅·奕欣和文祥在北京設(shè)立同文館,培養(yǎng)翻譯人員。隨后,上海、廣州設(shè)立了類似機構(gòu),如上海廣方言館。京師同文館還把翻譯西方著作作為一項重要活動,1864年起主要翻譯《萬國公法》《各國史略》《格物入門》《化學闡原》《天學發(fā)軔》《算學課藝》等書籍,培養(yǎng)了一批翻譯人才,懂外語的人才自覺地從事翻譯工作。
1868年,江南制造總局設(shè)立翻譯館,聘請多位中外名家作為翻譯人員,外國學者有偉列亞力(英)、傅蘭雅(美)、林樂知等,中國學者有徐壽、華蘅芳、趙元益等科學家,翻譯作品有《代數(shù)術(shù)》《微積溯源》《電學》《地學淺釋》《談天》等。翻譯館譯書主要是自然科學和應用技術(shù)方面,這些書籍滋養(yǎng)了康有為、梁啟超、蔡元培等一大批文化新人,對中國社會發(fā)展文化多元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近代是中國人向西方探求真理的時代,這一時期的翻譯主要由官方主持,翻譯工作的重要性得到重視,而且成為一項有組織、有計劃的政府行為。翻譯內(nèi)容注重工藝制造,漸漸涉及法律政制,后來轉(zhuǎn)向文學。
同期,一些外國人較早地向中國介紹外國文學,如由偉列亞力主編,墨海書院印行的《六合縱談》主要介紹荷馬史詩、希臘三大悲劇和阿里斯托芬的喜劇等。其中外國傳教士翻譯的《百年一覺》對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栋倌暌挥X》是美國作家貝拉米的著名作品,描寫一位年輕人歷經(jīng)120多年神奇昏睡,一覺醒來世界發(fā)生了巨變,私有制被消滅,技術(shù)高度發(fā)達,社會共同富裕,社會文明、人們道德高尚的故事??涤袨檎J為“美國人所著《百年一覺》一書,是大同的影子”。之后,民國時期學者陳平原把《百年一覺》同《茶花女》《華生包探案》列在一起,認為它們是最早對中國作家產(chǎn)生影響的三部外國小說翻譯作品。
甲午戰(zhàn)爭后,外患益急,洋務運動失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期。那些有識之士認為中國富強之路必須改變封建專制,從制度上根本學習西方,致力全面地輸入西學,而輸入之道首在翻譯,翻譯業(yè)體現(xiàn)出幾個特點。
第一,翻譯領(lǐng)域的拓展,輸入西學重點轉(zhuǎn)向社會科學的各個領(lǐng)域,尤其注重政治學術(shù)思想的輸入。嚴復翻譯的八大名著是其中突出的代表(赫胥黎《天演論》、亞當·斯密《原富》、斯賓塞《群學肄言》、約翰·穆勒《群己權(quán)界論》、約翰·穆勒《穆勒名學》、甄克絲《社會通詮》、孟德斯鳩《法意》、耶方思《名學淺說》),其中《天演論》《原富》《名學淺說》最為著名,意義和影響也最大。嚴復在《天演論》的翻譯中提到了“信”“達”“雅”翻譯三原則,形成了我國自成體系的翻譯理論,對后世的翻譯界影響巨大。另外還有楊廷棟、章太炎、蔡元培等的翻譯活動和作品,他們的譯作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選材尤為突出,如張繼的《社會主義之神髓》。
第二,翻譯陣地的擴辟。甲午戰(zhàn)爭后,維新派推動變法,翻譯工作納入了變法的總體構(gòu)想。1895年,康有為在上海組織了強學會制定任務即有“譯印圖書”,后專以譯書為務。例如:刊登譯著《華盛頓傳》及柯南道爾的四篇偵探小說,成為第一家刊登偵探小說的刊物。1897年,大同譯書局創(chuàng)設(shè),梁啟超主張加速譯書,“域外報譯”大量介紹外國文學。中國的翻譯事業(yè)由官辦轉(zhuǎn)為民辦,由少數(shù)人的事業(yè)變?yōu)槿褡宓氖聵I(yè),出現(xiàn)了遍地開花的繁榮局面。
第三,翻譯隊伍的壯大,翻譯水平的提高。同文館的外語學校及教會學校培養(yǎng)了一批懂外語的人才,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從事翻譯工作,林紓、嚴復、梁啟超、蘇曼殊、周桂笙、曾樸等著名翻譯家均為翻譯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翻譯三原則確立了翻譯標準,后有馬建忠的“善譯”理論,梁啟超主張的“二弊[注]二弊指“一曰徇華文而失西義;二曰徇西文而梗華讀”。三通[注]梁啟超于1897年《論譯書》中提出,指華文、西文及其所譯書中所言專門之學,三者俱通?!?,翻譯理論翻譯思想趨于完善,翻譯理論也得到大力推廣。
第四,小說翻譯的蓬勃興起和繁榮。小說翻譯的代表人物林紓翻譯了《巴黎茶花女遺事》,該小說是法國小說家小仲馬的代表作,描寫的是巴黎妓女戈蒂埃與中產(chǎn)階級子弟阿爾芝的愛情悲劇故事。該小說描寫的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社會生活為國人前所未見,正適合人們向往開放時代的心理,在文學樣式上仍屬才子佳人一類,但擺脫了中國傳統(tǒng)小說大團圓的結(jié)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小說一面世便大受歡迎,一時風行海內(nèi),尤其受年輕人的喜愛。
此后,林紓翻譯了《黑奴吁天錄》《魯濱遜漂流記》《夏洛克奇案開場》等小說,奠定了林譯小說的風格,稱之為“林譯小說體”。林譯小說對近代文學發(fā)展的影響打開了中西文學交流的大門,林紓翻譯了大量的世界名著,讓國人了解了很多作品和外國文學家,文學成為啟蒙國人的有力武器。林譯小說使得許多人熱愛小說,并吸引許多人文學創(chuàng)作和翻譯小說,從而促進了文學創(chuàng)作和翻譯。另外還哺育了一批文學新人,直接間接地影響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另外一位重要的翻譯家是馬君武,社會科學方面,他翻譯的作品有《社會主義與進化論比較》《自然創(chuàng)造史》等,介紹社會主義和宣揚進化論思想,為人民提供了寶貴的精神食糧。在文學方面,馬君武以翻譯詩歌著稱于世,他是第一個介紹德國大作家歌德的中國人,翻譯《少年維特之煩惱》(馬譯《威特之怨》);譯拜倫《哀希臘歌》,馬君武譯詩形式獨特,人稱“馬式”。他還翻譯了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心獄》即(《復活》),對近代文學翻譯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戊戌變法期間,維新派的一些理論家注意到小說翻譯的政治作用,“功利主義”的“政治小說”翻譯為他們的政治理論宣傳,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他們通過對譯著序跋、批注的形式抒發(fā)政見,基于感慨,鼓吹革命。如康有為在《日本書目志》宣揚“書經(jīng)不如八股,八股不如小說”,梁啟超在《譯印政治小說序》中談及“政治之議論,寄至與小說”,周桂笙作《夏洛克復生偵探牟言》揭露“吾國刑律訟獄……暗無天日”。
辛亥革命后,近代翻譯歸于文學,一方面是政治熱情降溫,另一方面是文學觀念加強。維新派人士梁啟超提倡“文界革命”“詩界革命”,試圖從外國文學汲取營養(yǎng)改造中國文學,對近代中國文學的發(fā)展變革有重大的意義。曾樸等人試圖通過翻譯外國小說來提高中國小說的水平,通過中西交流促進中國文學走向世界[1]。蘇曼殊的《悲慘世界》、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說集》正是通過譯述方式掀起翻譯新思潮。20世紀初,一批文化新人登上文壇和譯壇,胡適、陳獨秀、劉半農(nóng)、魯迅、周作人等既是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者或參與者,又是新一代翻譯的實踐者。胡適翻譯法國小說家都德的《最后一課》、周瘦鵑翻譯《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等眾多短篇小說,還有包天笑根據(jù)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編譯《女律師》、馬君武翻譯德國文豪席勒的名劇《威廉退爾》等戲劇名作。他們是近代和現(xiàn)代文學承上啟下的人物,標志著中國的文學翻譯和文學創(chuàng)作即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任何一種社會行為的形成必然有其形成及產(chǎn)生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往往伴隨一定的歷史進程、社會變遷,翻譯業(yè)也不例外。近代中國以譯述方式輸入西學,成為后來新思想、新精神啟蒙的洗禮。眾所周知,近代中國經(jīng)歷了內(nèi)外交困的特別時期,歷史的現(xiàn)實逼迫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階級及普通民眾思考,努力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向西方學習成為一條主要道路,“中體西用”是學習西方的主導思想,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翻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西方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作品的翻譯,中國人了解了西方世界各方面的先進知識,這些知識有助于開闊視野開啟民智,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翻譯隨著近代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翻譯選材不斷變化,內(nèi)容從一開始的注重工藝制造,漸漸涉及法律政制,后來轉(zhuǎn)向文學。翻譯作品的選材引發(fā)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碰撞,中國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逐漸瓦解,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逐漸深入人心,中國進行了以維新派為主的“戊戌變法”,試圖用資產(chǎn)階級的改良運動,實行君主立憲,挽救清政府的政權(quán)。辛亥革命則是中國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取代了清政府封建君主統(tǒng)治,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辛亥革命后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思潮的激烈交鋒,兩種意識形態(tài)的碰撞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社會的巨變。近代翻譯活動給中國社會帶來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民族觀念、外交觀念的改變。林則徐翻譯《四洲志》時提出“知夷情夷事”的觀點,魏源翻譯編撰《海國圖志》時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當時,人們把外國的一切稱之為“夷”,視外國軍隊為“蠻夷之邦”,而自己以“天朝上國”自居。華夷觀念在洋務運動以后慢慢淡化。中西事務日益增多,洋務派設(shè)立了新的政府機構(gòu)[2]。1861年,咸豐皇帝批準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后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主要處理洋務及外交事務。京師同文館就屬于總理事務衙門的管轄。
其次,掃除封建迷信,宣揚科學。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專重格致之學,他們有組織地翻譯工藝制造方面的著作,《格物入門》《化學鑒原》《汽機中西名目表》等作品引進了近代科技,更新了知識結(jié)構(gòu),促進了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水師學堂等近代軍事企業(yè)的建立發(fā)展深受到西學傳播的影響,如江南制造總局翻譯管翻譯了《譚天》《地學淺釋》等關(guān)于自然科學的作品。當時文人談天說地,以不知二書(指《譚天》《地學淺釋》)為恥,他們的天地觀、宇宙觀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
再次,最重要的變化來自新思想、新精神的啟蒙。嚴復翻譯八大名著以《天演論》《原富》《名學淺說》最為著名,其意義和影響也最大。通過這些著作的翻譯,嚴復向中國人民系統(tǒng)地介紹了進化論、唯物主義的經(jīng)驗論、資本主義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和政治理論,也介紹了自然科學的新成就和西方哲學思想與方法論。更重要的是,他帶給中國人民一種資產(chǎn)階級的世界觀,從而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對中國社會起到了空前廣泛的影響,也使他本人成為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重要啟蒙思想家之一[3]。后來,維新派人士、魯迅、毛澤東等讀了嚴復的譯著,接受了資產(chǎn)階級的進化論和方法論的啟迪,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們對資本主義既接受又批判,毛澤東通過自己的革命實踐,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
此外,楊廷棟《路索民約論》、楊蔭杭《物競論》、章太炎《社會學》、趙必振《近世社會主義》、張繼《社會主義之神髓》、廖仲愷《進步與貧困》、蔡元培《倫理學原理》等譯作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選材尤為突出。西方社會科學的輸入使得國人的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使政治和文化活動上升到一個新層次。這些著作不僅介紹了資本主義政治體制、資產(chǎn)階級思想,社會主義觀念也藉由這些譯作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近代文學家、翻譯家馬君武在譯著《社會主義與進化論比較》中第一次向國人介紹社會主義,為后來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發(fā)展傳播開辟了道路。五四運動前后,共產(chǎn)國際的綱領(lǐng)性文件《共產(chǎn)黨宣言》的部分或片段得到了翻譯,陳望道是第一個將《共產(chǎn)黨宣言》全文翻譯成中文的人。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
以林紓為代表的學者開始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林譯小說中的精品大都是西方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或革命時期的杰作,林紓在翻譯時保留了其民主精華,有意識地傳輸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宣揚愛國主義,對中國社會政治和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近代翻譯業(yè)發(fā)展的趨勢有了很大改變,翻譯選材進入文學體裁為主的時代。
最后,近代翻譯帶來了社會制度的改變。大量西學輸入,人們的知識結(jié)構(gòu)更新,眼界開闊,思想解放,封建的清政府八股取士的選拔用人方式遭到了拋棄。戊戌變法后,維新派提出“廢八股”的主張。1902年,清政府宣布停止科舉考試八股取士,這是“清末新政”中的一件大的歷史事件。
近代翻譯的發(fā)展是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必然產(chǎn)物,同時,時代決定了翻譯的選材,近代翻譯伴隨著一定的歷史進程,促進了社會變遷。翻譯是社會化的行為,必然受到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習俗的驅(qū)動和制約。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道路,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產(chǎn)生了分歧,眾多仁人志士摸索救國救亡的真理,探索走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國的出路在哪里,并為此前赴后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