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東
摘 要:社會經(jīng)濟在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卻不斷下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強,其主要原因是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直接的學習動力。體育課兼具運動和愉悅身心的功能,如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讓孩子們喜歡上體育課,充分發(fā)揮體育課的作用,讓學生真正得到全面發(fā)展,這是我們每一位體育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課;興趣;培養(yǎng)
2008年發(fā)布的第五次全國學生體質(zhì)與健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我們的大、中、小學生速度素質(zhì)、力量素質(zhì)連續(xù)10年下降;耐力素質(zhì)連續(xù)20年下降;肥胖率檢出比2000年增長近50%,城市男生胖墩兒占1/4;近視率小學生為31%,初中生為58%,高中生為76%,大學生為83%。
與日本學生相比,中國大、中、小學生體質(zhì)體能差距明顯。中日美三國學生體育鍛煉時間懸殊:
每天鍛煉2小時:日本學生有21.3%,中國學生占6.3%;
每天鍛煉3小時:日本學生有21.3%,中國學生僅1.3%;美國5-12年級學生每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平均為12.6小時,體育課時間平均為2.35小時;
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生:中國為8%,日本為65.4%,美國為62.8%。
從報告的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我國中小學生體質(zhì)明顯下降,課外活動鍛煉時間嚴重不足,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是刻不容緩的了。在學校教育中,體育課在加強學生身心素養(yǎng)發(fā)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上好體育,讓學生們愛上體育課,喜歡體育課,最終達到自覺加強體育鍛煉的目的,是我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責任。
那么,如何讓學生們愛上體育課,養(yǎng)成自覺自愿鍛煉身體的意識呢?我認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加強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荀子說:“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催化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作用。新時期學校體育改革的焦點是“快樂教育”。如何從“育體”向“育人”轉(zhuǎn)變,從“技術教育”向“綜合的體育觀”轉(zhuǎn)變,從“一節(jié)課”向“終身鍛煉”轉(zhuǎn)變,是今后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
夸美紐斯曾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對學生來說,過分緊張的情緒、緊張的師生關系、單調(diào)的學習過程,都會使他們自我表現(xiàn)能力和興趣愛好受到抑制,情緒低下,導致在消極無奈中練習。在課堂上教師只有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學生平等參與的機會,才能讓學生精神振奮,注意力集中,形成練習興趣。
那么,在新時期,新的教育政策引領下,作為體育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明確學習目的,啟發(fā)自覺鍛煉意識
不少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并不明確,大部分學生的意識,停留在“玩”、“活動舒服”、“隨堂上課”等表面認識上,忽視了身體鍛煉的真正意義,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強體育鍛煉的目的教育,啟發(fā)學生鍛煉的自覺性。毛澤東說過:“欲圖體育之有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于體育之自覺不可!”掌握技術、增強體質(zhì)、促進健康、鍛煉意志,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保障,也是將來工作的需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將來無論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健康的體魄。
二、精心設計“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所以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導入,一開始就充滿興趣味,讓學生興趣盎然,從而使這生在愉快的心情中感受體育課帶來的樂趣。
三、教與玩有效結(jié)合
小學生的情趣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有效結(jié)合。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他們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這就要求教學應從學生情趣出發(fā),采取靈活多樣的的形式,寓教于玩,這樣既能增加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游戲中體現(xiàn)體育教學內(nèi)容,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如教學的投擲項目分組比賽,根據(jù)學生所用器械具體情況,按一定距離劃分若干區(qū)域,如方格、圓形靶等,并標出每個區(qū)域的得分,累計各組的得分,計算勝負。這樣可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另外,也可以給練習賦予一定的情節(jié),如“攻壘”、“炸碉堡”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四、注重個體差異,體會成功快樂
教師要盡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機會,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在教學中,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如低年級學生學習跳短繩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強、中、弱三組。接受快的學生放在一組對他們提出更高目標。不會跳的放在一組重點指導,發(fā)現(xiàn)一點點進步就及時給予肯定,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這樣就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精神上產(chǎn)生愉悅感。
五、溝通思想,促進情感交流
教師的情感通過一定場合和一定形式流露出來,將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上低年級體育課時,教師主動參與到練習中和學生互動可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比如在學鴨走時,教師不防與學生一起學幾聲鴨叫,一起扭動屁股。在游戲中學生會情不自禁地叫起來“xxx加油!”此時,切忌去阻止他們,教師可以和他們一起進入角色,用表情或掌聲來加入他們的行列。
總之,體育是令學生充滿好奇和興趣的課程,大部分學生對其保持著一定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要充分運用這一有利因素,運用多種科學有效的方法,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過程中,增強體質(zhì),鍛煉體魄,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