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忻諾
下課了,我在校園里漫步,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小花園里那棵桂花樹下。(開門見山,直入主題,點出文章所寫的是樹下之景。)
我抬頭望去,米粒般鵝黃的桂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擠擠挨挨的。風(fēng)輕輕一吹,便下起了紛紛揚揚的桂花雨。沐浴著清香的微風(fēng),我深吸一口氣,桂花的濃香瞬間在鼻腔中回轉(zhuǎn)。我低頭看,明媚的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葉子,篩下點點日影。陽光在地上跳躍著,像一個個活潑的小精靈,讓那矮矮的小花小草都顯得生機(jī)勃勃。瞧,小草仿佛被鍍上了金邊,纖細(xì)卻頑強(qiáng)的野花迎風(fēng)起舞,就連躺在地上的片片落葉都像一枚枚精致的金色書簽……(用優(yōu)美的詞句細(xì)致描繪了所看到的美景、所聞到的芬芳。)
不遠(yuǎn)處,高聳的毛竹筆挺地立著,直沖天邊,就像正在站崗的士兵,可神氣了。一抹陽光照在翠綠的竹葉上,讓竹子更顯生機(jī)。(觀察由近及遠(yuǎn),巧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一旁的巖石也沾了點兒光,變得金光閃閃的。身上滿是青苔的巖石似乎在這里住了很久很久,看起來比周圍的植物都要年長。和翠綠的毛竹比起來,這默默無聞的巖石就更顯蒼老、穩(wěn)重了。(將巖石與毛竹進(jìn)行對比,更顯巖石的蒼老、毛竹的青翠。)
一根粗壯的樹枝從“行知廊”的頂上垂了下來,依偎在巖石的懷里。我循著彎彎曲曲的樹枝往上看,看到了一塊銀灰色的牌子,上面印著三個大字:“紫藤蘿”。昔日的景象像放電影似的從我的腦海中閃過:紫藤花像瀑布一般,一串串、一叢叢地傾瀉而下;一大片、一大片的花又像柔軟的毯子,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嫩綠的新葉從枝條上探出頭來,好像在吶喊:“我要長大,我要長大!”從這兒經(jīng)過的人無不贊嘆紫藤蘿的美……如今,它沒了往日的秀麗,卻似乎在向我講述著一個道理。啊,我明白了!人生道路不就像紫藤蘿的虬(qiú)枝這般蜿蜒曲折嗎?人也一樣,即使處于低谷,也不要泄氣,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鉆出泥土,爬上花架,沐浴陽光。(巧妙運用對比,通過眼前的紫藤蘿“沒了往日的秀麗”,聯(lián)想到紫藤蘿昔日盛放之美景,將它的顏色、形態(tài)、品質(zhì)等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贊美了它堅韌不拔的美好品質(zhì)。)
“丁零零——”上課鈴聲把我從樹下美景中拉了出來,我朝著教室奔去……
◆浙江寧波市寧??h實驗教育集團(tuán)實驗校區(qū)
點評
小作者根據(jù)空間變化和觀察順序,動靜結(jié)合,將樹下美景盡收于文中;還發(fā)動感官去觀賞、去感受景物,并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此外,陽光這一意象貫穿全文,寓意著一種向上、明媚的心態(tài),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和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