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紅,王冰心,趙寧,高含笑
(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濟南250100)
山東建筑大學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地理位置117°11′27.59″E,36°40′41.22″N。屬溫帶季風氣候,由于濟南市處在不同的大氣環(huán)流控制之下,從而形成了春暖、夏熱、秋爽、冬冷四季變化分明的氣候。冬、夏季較長,春、秋季較短。學校位于濟南市的東部,校園內地勢起伏較大,整體上西南高東北低,兩者高差約20 m[1]。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為校園綠化奠定了基礎。
木本植物是指植物自身的莖內木質部較為發(fā)達,質地堅硬的植物。觀花植物是以植物的花為主要觀賞部位,花開時為最佳觀賞時期的植物。木本觀花植物就是以觀花為主要目的的木本植物[2-3]。
觀花植物具有五彩繽紛的顏色以及散發(fā)香氣的特點,是景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木本觀花植物相對于觀花植物或者木本植物范圍更小,內容更具體了。木本觀花植物具有持久性、穩(wěn)定性、管理方便以及生態(tài)效應明顯等特點[4],在校園景觀中的應用極為重要。合理種植木本觀花植物可以營造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四季有花可觀賞的校園環(huán)境。
經過對山東建筑大學校園的實地考察,校園內大約有春季木本觀花植物38 種,分別屬9 科24屬。依據(jù)植物的生活形態(tài)劃分,可以將其分為喬木類木本觀花植物、灌木類木本觀花植物、藤本類木本觀花植物[5]。按照花和葉生長的順序劃分,可以分為花比葉先開放類、葉比花先開放類以及葉和花同時開放類[6]。
山東建筑大學的春季木本觀花植物喬木類有22 種、灌木類15 種、藤本類1 種,喬木、灌木和藤本的比例大約為22∶15∶1,詳見表1、表2 和表3。
2.1.1 喬木類
喬木在園林景觀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與灌木相比,喬木更能起到遮陰的效果。喬木分為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春季木本觀花喬木類植物中大部分都是落葉喬木,常綠喬木占少數(shù)。調查中發(fā)現(xiàn),該校園內屬于落葉喬木的有20 種。屬于常綠喬木的只有兩種,分別是石楠和四季桂;其中四季桂是桂花的一個優(yōu)良品種,四季開花,盛花期分別為4~5月份和9~11 月份,但以9~11 月份為主。
表1 春季喬木類木本觀花植物
2.1.2 灌木類以及藤本類
灌木是景觀營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觀花類灌木是觀賞效果最佳的一類灌木。因花色、開花的形態(tài)、開花的位置不同,灌木類開花植物構成了五彩繽紛、豐富的景觀環(huán)境。在山東建筑大學春季木本觀花植物中屬于灌木類的約有15 種,藤本類只有1 種。
在山東建筑大學的春季木本觀花植物種類中,花比葉先開放類有14 種(見表4),葉和花同時開放類有5 種(見表5),葉比花先開放類有19 種(見表6)。
表2 春季灌木類木本觀花植物
表3 春季藤本類木本觀花植物
表4 春季花比葉先開放類木本觀花植物
表5 春季葉和花同時開放類木本觀花植物
表6 春季葉比花先開放類木本觀花植物
山東建筑大學校園中觀花植物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秋季以觀葉為主,冬季以觀枝為主。植物經歷了寒冬以后,到春季迎來了新氣象,開始露新芽展新枝,萬物復蘇。校園內特色樹種數(shù)量,特別是春季木本觀花的樹種數(shù)量,能反映出區(qū)域內植物搭配特征。
校園空間中植物種類多樣,形成層次多樣的植物景觀。如紫葉李、玉蘭、日本晚櫻等植物作為山東建筑大學校園的特色樹種,打破了校園內以綠色葉為主的基調,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視線。
宿舍樓前綠化植物較為豐富,綠地也較為集中,但是其中春季觀花植物較少,植物搭配主要偏向于觀葉植物,主要種植的觀花植物的花期也主要集中在夏季。校園內春季木本觀花植物大多分布在校園道路兩側以及大片種植帶中,形成了集中的景觀,如玉蘭路、櫻花路等路邊有一片片海棠林。春季木本觀花植物主要圍繞校區(qū)內的老建筑、特色景點分布,如圍繞火車餐廳種的日本晚櫻,淵遠亭上的紫藤等。
校園內春季木本觀花植物的色彩多樣,多通過植物的花、葉、果實或者枝干表現(xiàn)出來,其中觀花植物的色彩主要突出在花色上。校園內春季開花的植物有白色的白玉蘭、白梨、杜梨等,紫色的紫荊、榆葉梅、紫玉蘭、紫藤等,黃色的迎春、小檗等,粉紅色的西府海棠、山桃、紫葉矮櫻等。這些植物的色彩變化豐富了整個校園,盛花期的觀花植物也成為了校園的主要觀賞景觀。
3.2.1 校園入口廣場
校園入口景觀往往是學校的門面。山東建筑大學正門入口的廣場主要以硬質鋪裝為主、綠化為輔,在整體的空間設計上主次分明,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7]。在校門入口廣場的西南角有一棵高大的杜梨樹,每當春季開花時,它就是整個空間的視覺焦點。
3.2.2 校園道路
校園道路兩旁主要種植鵝掌楸、七葉樹、刺槐、楸樹等高大喬木作為基調樹種。個別道路是以特色樹種為主,如在校史館的北邊有一條櫻花路,種植了成片日本晚櫻,因具有規(guī)模大、花期集中、色彩統(tǒng)一等特點,往往能營造出“花海”的校園景觀,是春季校園中一大亮點。日本晚櫻作為行道樹構成一個幽深的粉色通道,使校園景觀環(huán)境更加炫彩奪目。還有以玉蘭等為主的道路構成了山東建筑大學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3.2.3 校園生活區(qū)
以山東建筑大學宿舍樓松園三號樓為例。該宿舍樓整體較長,植物種植的也相對比其他宿舍樓較為豐富。樓前主要種植山桃、紫荊、連翹、月季等多種春季木本觀花植物,但種植的相對分散,所以視角吸引力不太明顯。學校的宿舍樓大部分都是以植物命名,例如竹園、櫻園、梅園等。春季木本觀花植物在宿舍周邊的種植也非常重要,營造了學生們觀賞的生活環(huán)境。
3.2.4 校園教學辦公區(qū)
校園教學辦公區(qū)周邊的綠化是校園景觀的重點。許多春季木本觀花植物都種植在這里。在逸夫樓前種植了白玉蘭、木瓜海棠、日本晚櫻等春季木本觀花植物;還有一條道路因兩旁種植的紫荊,形成了一條曲幽通境的彩色花帶,增加了空間的變化性。
春季木本觀花植物種類很多,在校園景觀中也必不可少。在山東建筑大學的校園中,種植了適合濟南氣候的春季觀花植物。植物種類的選擇以及對于空間的營造要做到適地適宜。
首先,要突出春季觀花植物的觀賞價值,要根據(jù)植物的搭配去更好地表現(xiàn)春季觀花植物的特色。觀花植物的搭配要選取色彩互補或者鄰補,形成強烈的對比或者相互融合,從而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8]。在校園的植物搭配中,往往大部分選用常綠樹種作為背景樹,從而突出春季觀花植物的花色,形成色彩之間的對比。
其次,校園中要優(yōu)先選擇花比葉先開放類的植物,在花和葉生長的順序上形成交替,使每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觀花植物進行欣賞。要色彩搭配協(xié)調,校園內春季木本觀花植物景觀是通過喬、灌、藤本植物的搭配組合,營造出強烈的春季氛圍[9]。
山東建筑大學春季木本觀花植物種類豐富,為師生營造了一個優(yōu)美、舒適的景觀環(huán)境。但是在觀花植物的應用管理上有一定的不足之處。首先,校園內很多植物種植沒有規(guī)律性,顯得十分的混亂。其次,在校園內種植的藤本觀花植物較少,主要有紫藤、凌霄、爬山虎、地錦等, 其中屬于春季觀花的只有紫藤。藤本植物具有綠化效果好、占地少、易管理等優(yōu)點,所以建議校園內多種植觀賞類藤本植物,豐富校園的垂直綠化[10]。最后,校園內很多植物因生長過快、種植密度大而疏于管理,植物之間過于擁擠,造成綠化效果不佳。所以為了更好地提高植物的觀賞效果,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整形修剪[11]。整形修剪會對整個植物的形態(tài)進行調整,使其更加的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