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峰
從不孤立的青大
初聞青海大學(以下簡稱“青大”),不太了解的人腦海里浮現(xiàn)的可能是遙遠、大西北、青海湖等詞,對青大知之甚少。其實,青大的頭銜也是十分響亮的——“211工程”大學、部省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等。
除了和清華大學等國內重點大學合作,青大還與國外很多學校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在眾多高校的支援幫扶下,青大在三江源生態(tài)、高原醫(yī)學、藏醫(yī)藥學、高原農牧業(yè)、鹽湖化工、新能源、光伏等領域形成一批特色學科。這些學科多次改進本科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和教學計劃,積極推進“因材施教”“MOOC課程教學”“翻轉課堂”“雨課堂”等系列教育教學改革。
青大的生態(tài)學、高原醫(yī)學、鹽湖化工、高原農牧學等特色專業(yè)都是針對高原地區(qū)而開設的,其中,生態(tài)學更是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民族文化是流淌的血液
走在青大的校園里,你可以聽到多種少數(shù)民族語言,如藏語、撒拉語、土族語等,偶爾還可以看到穿著藏族服飾的同學,他們誠懇、熱情、淳樸,與他們交流,你會如同置身于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藏語班學習。學校從全校新生中選拔出三十個漢族同學組成藏語言應用教學實驗班,每周任選兩個晚上上課,授課老師是非常有威望卻不失和藹的藏族老師。除了課堂學習,學校還安排我們外出參觀實踐,我們的足跡遍及藏文化博物館、日月山、青海湖等。
在學習藏語的過程中,我們不僅發(fā)現(xiàn)了語言之間的相通性,還深入了解了藏族文化,感受到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
美如畫卷,陶冶性情
身處青大,你會發(fā)現(xiàn):天,藍得那么清澈;云,在碧空中如此震撼人心。學校兩旁的山平緩而高大,讓人不禁心生敬畏。這些如畫卷一樣美麗的風景如此淳樸、大氣,對于在平原長大的孩子來說是不常見的。
在這樣的環(huán)境學習,人的身心會受到陶冶,漸漸變得淳樸大氣,比如在這里學習了三年后,我從一個內向怯弱的孩子逐漸成長為自信灑脫、樂觀開朗的人,將自己豪放自由的天性釋放了出來。
用“冬暖夏涼”來描述在青大的生活再合適不過了?!岸?,倒不是說這里的冬天溫度不低(零下十幾攝氏度很正常),而是說學校的暖氣十分給力;“夏涼”可謂當之無愧,西寧被譽為“夏都”,夏季平均溫度在20攝氏度左右,氣溫宜人。
大學四年,一床中等厚度的棉被便可抵御四季變換,夏天不需要風扇,更別提空調,蒼蠅、蚊子也很少見,十分舒適。干燥或許是這里一個較明顯的問題,但只要多喝熱水就可以解決。
青大地處高原,許多人擔心來這里會有高原反應,產(chǎn)生高原紅等。事實上,我認識的同學都沒有這樣的情況,只是劇烈運動后可能會感到呼吸急促,但只要習慣或者多鍛煉就好啦,所以外地同學無須多慮。
課余生活,放飛青春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平時的課余生活,我是喜歡讀書的。作為一個熱愛文學和地理的工科女,圖書館書友會怎會少了我的身影?在這里,我結識了一群興趣相投的書友,我們每周都會聚在一起,分享讀書感想,相互推薦書籍去品讀,暢所欲言,友情變得純粹,人在書香氣息中感到清新爽朗。
讀書可以陶冶心靈,旅行亦然。青大處于青海省西寧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我有很多的機會去目睹青海湖、茶卡鹽湖、可可西里、門源油菜花、孟達天池等奇特的自然美景。我經(jīng)常會和同學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盡情揮灑我們的青春時光,讓美好存在記憶和照片中。我還愛上了徒步,放下為了目的而追逐的念頭,無目的地用心感受路上的每分每秒。大學三年來,青海山河壯麗,風景如畫,讓我大飽眼福,也滿足了我這顆熱愛自然地理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