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經安
摘 要:本文從空間方位理論的角度,對漢語中“上輩”、“下輩”所體現出來的時間順序的認知結構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空間方位理論;時間順序;認知基礎;漢語
一、引言
漢語中“上”和“下”所描述的是空間上的一種認知結構,然而在“上輩”、“下輩”這兩個個詞組中,它們卻轉化成了時間上的認知,這種轉化其實就是空間方位理論(Localism)的生動的體現,它反映了人類認知由空間到時間這一基本結構。
二、空間方位理論
其實早在古代,人們就意識到了空間和時間概念的重要性。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在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超越他的尺度——而這些尺度就是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恩斯特·卡西爾,1944)。然而,當人們細究兩者之間關系的時候,便產生了一個新的理論——空間方位理論(Localism)。
空間方位理論最先誕生于認知心理研究,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Anderson(1980)提出了兩種不同的空間概念,即物理空間和認知空間。物理空間是客觀存在的空間世界,認知空間是物理空間通過各種感知器官為人們所認知的空間世界??臻g方位理論研究的就是空間領域的認知與其他領域的認知的關系。著名的語義學家萊昂斯(1977)也認識到空間表達在語言中的重要地位,他認為人類語言中關于空間的表達是最基礎的,它們?yōu)槠渌I域的表達構建了基本模式。而認知語言學家萊考夫和約翰遜(2003)提出的“方位隱喻”則把空間方位理論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了空間方位理論。
三、“上輩”、“下輩”的時間順序認知基礎
國內很早就有關于漢語時間順序的認知基礎的研究,例如,董為光(2004)以漢語時間的“前”、“后”、“上”、“下”以及“來”、“去”、“現在”等表達為例,探討了漢語時間順序的認知基礎,他認為原始的時間順序觀念,極有可能產生于人們對“時間公路”的側面觀察,時間詞語“前”與“后”最通行的使用法,是利用一個事件或時段(點)作為參照,而漢語時間概念中“上”、“下”是人們對“時間和流水之間的相似性”的體驗。接著,他又從漢語先民崇古、尊祖的心理,解釋了“上尊下卑”概念的形成,繼而又得出結論,“時間上‘前與‘后的分別,轉化為‘上與‘下的區(qū)別”,進一步解釋了時間概念上的“上個月、下個月”等的由來。
董為光對漢語中“前”、“后”及“上”、“下”的時間順序認知基礎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作者認為,他的觀點也有不足之處。他認為先有漢語先民崇古、尊祖的文化,而后影響導致‘前與‘后分別轉化為‘上與‘下,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因為語言和文化在漫長的進化發(fā)展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語言不僅反映文化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塑造文化,因此,完全有可能存在另一種情況,即漢語先有“上”、“下”和地位“高”、“低”對應的概念,而后才有“上”為“尊”,“下”為“卑”的文化傳統(tǒng)。
作者認為,時間概念中“上”、“下”的表達,還是來自于人類最初對空間“上”、“下”概念的理解和后來這兩個概念的不斷延伸。在原始的時代,由于生產技術極其的落后,獲得生存必需的物質資料主要是靠體力,因而可以說,無論是在母系還是父系的原始社會中,健壯的體格十分重要,因為這樣的人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不僅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可以有多余的食物提供給其他比較瘦弱的人,這樣他們在群體中自然受到更多的尊重。不僅如此,由于體格健壯,他們各種爭斗中可以輕松打敗對手而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他們在群體中的地位會進一步提高,有的甚至直接成為群體的首領。一旦成為首領,就可以在休憩時享有較高的棲息地,因為這樣,一方面可以首先發(fā)現猛獸的威脅以便及時向同伴發(fā)出警告,另一方面又可以監(jiān)視同伴的行動,向他們發(fā)號施令。這樣一來,無論從他們的身材還是從他們平時在群體中所占的棲息的空間位置來看,都給人以“上”的感覺,這樣久而久之,“上”自然與“尊”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下”也就與“卑”有關系了。然而,這時的“上”、“下”概念仍然停留在空間的層面,并沒有延伸到時間層面。
隨著人類生產技術的進步,知識在生產實踐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人類知識最初主要是來自于直接的生產經驗的積累,這樣,經驗相對豐富的長者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們開始占據高高在上的空間位置,而這時空間上的“上尊”、“下卑”的位置開始與長幼相聯(lián)系,久而久之,空間層面的“上”、“下”逐漸延伸到時間層面,從而分別包含了“長”和“幼”之意。正因為這樣,后來才有了“上輩”和“下輩”之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空間認知是人類時間認知的基礎。漢語中“上”和“下”空間概念演化到“上輩”和“下輩”中所體現的時間概念,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空間概念的深化和延伸。因此,在空間方位理論的框架下,漢語中時間順序認知的基礎是人們對空間的感知和認知。
[參考文獻]
[1]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2]John R. Anderso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 San Francisco: Freeman, 1980.
[3]Lyons. Semantics [M] (Volume I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4]恩斯特·卡西爾(1944). 人論[M]. 甘陽譯, 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
[5]董為光. “漢語時間的順序的認知基礎”[A].《當代語言學》[J],2004年,第2期.
(作者單位:安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 安慶 2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