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丹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一致和高效是集體課這種授課方式最大的特點,通常情況下的集體課是一個班的學生集中一起在電子鋼琴教室上課,如此一來教師資源和上課時間都能得到大幅度的節(jié)約。集體課上,教師可以把學生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普遍遇到的難題統(tǒng)一解決,這樣在一些常見問題的講解上,教師資源可以得到有效的節(jié)約,使教師擁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備課和研究下一步的教學方案,對教學計劃安排有很大的幫扶作用。集體課還有一大優(yōu)勢,就是這是一項“集體”活動,能為學生提供互相討論相關的音樂知識的場地和時間。學生可以互相討論學習,一方面可以發(fā)現(xiàn)共同的問題,然后向老師提出疑問,尋求解決辦法;另一方面,通過探討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水平在班級中的“排名”,能及時督促成績稍微不太理想的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追平班級整體水平,提高班級整體的教學水平。集體課人數較高,課堂氛圍可以迅速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比較高。因此多年來,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授課模式大多還是沿用這種方式。但是集體課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學針對的是班級普遍平均水平,很難做到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提供不同的個性方案,導致了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吃不飽”,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吃不消”的現(xiàn)象存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競爭日益激烈,如果只掌握最基礎的鋼琴知識,而且不能很好地把知識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的話,很難在競爭中占據就業(yè)優(yōu)勢。這種“齊步走”的授課方式已經很難適應時代要求,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靈活和相對集中是小組課授課模式最大的特點,通常情況下授課地點是普通琴房。小組的劃分依據是上課時間和學習進度是否相同,一般一個小組會安排2-4名學生。小組課這種授課方式在授課的時候,老師能夠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不同的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在進行鋼琴教學的時候,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手把手教學,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小錯誤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的基礎功也更加扎實。學生的鋼琴水平能夠更專業(yè)規(guī)范,對音樂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演奏會更加專業(yè),水平提升也較為迅速。但是,上課時間的局限性和師資浪費是這種授課模式最大的弊端。對于一些基礎性簡單的知識,需要老師在小組授課的時候反復講授,宏觀來看,這樣使教師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簡單的重復性工作上,造成了教師資源的浪費,寶貴的上課時間也被耽誤了。
經過這些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小組課和集體課這兩種授課模式,在授課中有各自的利弊。首先,集體課最大的弊端是不夠靈活,而小組課卻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的靈活教學。在面對生源參差不齊的情況的時候,集體課很難實現(xiàn)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培養(yǎng)方案,而小組課恰好彌補了這一缺憾。其次,小組課雖然靈活,但是很多基礎知識需要重復授課,造成了教師資源的浪費,集體課的集中授課恰好可以彌補這些問題。所以兩種授課模式之間,正好可以互相彌補不足,將兩種授課模式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授課模式的話,課堂效率一定可以得到顯著提高。
經過問卷調查和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對于鋼琴課進行小組劃分的時候,比較傾向于以合作能力和性格因素為主要劃分依據。教師在劃分小組時,應遵循“同組異層次”和“異組同狀況”的劃分原則,綜合考慮學生的合作能力、性格愛好等因素進行分組?!巴M異層次”的小組成員的程度不一,但是成員之間能夠做到優(yōu)勢互補。因為劃分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性格,所以這樣的小組劃分之后,小組內部成員之間會比較合得來,學習的時候才能有集體歸屬感,學習效率自然快速提高。加之性格和技能的優(yōu)勢互補,小組成員可以內部互相借鑒學習,互相“競爭”。而小組劃分的另一個原則“異組同狀況”則是指小組劃分的時候,要把程度情況相似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這樣各個小組的內部搭配方式和小組的總體水平是均衡的。如此可以做到各個小組間的“同一起跑線”水平,有利于各個小組之間互相比賽,讓課堂充斥著比著學的良好學習氛圍。如此一來,這種學習小組本質還是“合作小組”。另外,在分組的時候需要格外注意小組人數的合理安排,對于小組成員的搭配要精心設計,這樣的小組分配才是最大程度的優(yōu)化組合,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真正凸顯出來。
小組課和集體課能夠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那么就要求兩種授課模式的相互配合。在集體課的大背景下,輔助以小組課的教學,這樣的授課模式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這樣的授課模式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每節(jié)課的開始和結束要用集體課的方式來進行。這就需要讓學生明確,劃分小組的目的是為了彌補集體課的這種授課方式帶來的不足,如不夠靈活,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設計等。小組課能夠針對學生情況的不同劃分不同的小組,然后針對性教學,這樣就可以避免了程度好的學生“吃不飽”以及程度一般的學生“吃不消”的教學難題。因為集體課依舊是課堂的主體,沒有被小組課所取代,所以小組課是輔助集體課的,因此課堂的開始和結束應該還是集體課。這樣可以避免小組課教學的教師資源浪費的問題,在課堂的開始對基礎性的問題進行集體講解,然后小組分開學習指導,課程快結束的時候針對普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解答和提示。其次,該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應該有責任分工來保證教學的有序開展。具體的成員分工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學習成績等綜合考量,除安排小組長負責執(zhí)行和監(jiān)督本組的自主學習活動外,將知識點進行分配,這樣學生通過自己負責的內容進行組織小組成員學生的學習,有利于調動起小組成員的積極性。最后,課堂上要靈活運用多種授課模式,如導入問題討論、樂曲鑒賞等等方式來進行。這樣有利于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課堂效率。
集體課是一種較為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在過去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大部分的教師采取的授課模式都是這種。所以集體課雖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其優(yōu)勢不容忽視。不管教學模式這么創(chuàng)新改革,也要在集體課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不斷探索新的適合時代要求的授課模式。所以,集體課仍然是主旋律,要在集體課的基礎上融入小組課教學模式。但是在小組劃分的時候需要注意,學前教學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習水平有限,不能照搬本科專業(yè)鋼琴教學的模式,這樣不利于學前教學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本科專業(yè)的鋼琴課一般是讓上課時間相同,程度有差不多的學生放在一個小組,這樣的小組劃分其實是一種“水平劃分”。對于本科學生而言,本身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分組方式,進入高校依舊采取這樣的方式也能較快適應班級節(jié)奏,有利于他們認清自身的定位以及班級排名情況,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進度安排。但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分組的時候以此為依據的話,顯然會不科學很多。學生沒有過小組課的經驗,突然按成績劃分會讓學生覺得老師將學生劃分成了“三六九等”,很可能導致一部分學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誘發(fā)學生的自卑因素,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非常不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下的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鋼琴授課模式已經很難符合要求,很難輸出適應時代就業(yè)需求的應屆畢業(yè)生。這就要求課堂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的不斷探索。本文通過探討集體課和小組課的授課模式各自的利弊,中和其各自的優(yōu)勢和缺憾,形成新的授課模式,并應用于課堂上。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在集體課背景下的小組課教學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課程體驗。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更加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在就業(yè)上更具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