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靜
常頭暈、犯困等提示腦部血流受阻;腿腫無力說明下肢循環(huán)不暢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臺機器,心臟作為“發(fā)動機”,血液就相當于“燃油”,血管就是“輸送管道”。若血液流通不暢,長期淤堵在血管中,血管無法負擔壓力,會逐漸變得狹窄,出現鈣化,最終面臨破損的危機。
心臟每分鐘要向血管中泵出約5升血液,以給全身組織器官提供氧氣,同時清除代謝廢物。循環(huán)功能較差時,血液就會流通不暢,讓血管受累。臨床發(fā)現,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提示血流可能不通暢,要引起重視了?;顒訒r,有胸痛、胸悶、心前區(qū)緊縮感或不適,往往提示供給心臟的血管——冠狀動脈出現堵塞。表現不典型時,會出現左肩、左臂、下領、咽喉部痛疼或不適:若具有與活動相關、持續(xù)數分鐘、可自行緩解等特點,也要提高警惕,可能是心絞痛的不典型表現。如果患者發(fā)現自己經常眩暈、犯困、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或出現一過性肢體運動、感覺異常,提示可能是腦部血流受到影響了。如果出現腿腫、無力、麻木,或行走過程中腿痛等表現,可能與腿部血液循環(huán)不暢有關。
早期發(fā)現血管堵塞的征兆,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對于挽救生命至關重要。出現以上情況,患者必須及時就診,尋求專科醫(yī)生的幫助,必要時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冠狀動脈和腦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核素心肌負荷顯像等,明確血管是否有問題、血流是否通暢。
如果血液干凈,就不容易藏污納垢,血液動力也會正常,血管健康。反之,影響血液正常流動,會加速血管老化。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減緩血管老化,大家生活中要注意:1.每天測體重。建議家里常備一個體重秤,每天測量,能更好地監(jiān)督自身體重浮動,據此調整日常飲食,保證營養(yǎng)均衡,不暴飲暴食。
2.監(jiān)測血壓。美國梅奧診所醫(yī)學專家認為,高血壓會給心臟施加壓力,使心肌力量變弱。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發(fā)生波動要及時咨詢醫(yī)生。
3.戒煙、限酒。研究發(fā)現,吸煙、飲酒者一旦戒煙限酒,血管彈性還能恢復,必要時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借助藥物戒斷。
4.參加體育鍛煉。建議患者根據自身運動習慣和運動能力鍛煉,每天最好進行30~6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健步走。
5.保持良好心態(tài),定期體檢。關注心理健康,篩查是否存在抑郁、焦慮、嚴重失眠等問題,如有以上情況,建議及早進行心理或藥物治療。堅持定期體檢,及時發(fā)現身體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