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春秋時期齊國晏氏家族與陳氏家族關系考論
——以晏子和陳桓子的關系為核心

2019-12-16 09:07:19賈海鵬
殷都學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田氏景公齊景公

賈海鵬

(周口師范學院 文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晏子(約前578年—前500年),氏晏,名嬰,字仲,謚平,春秋晚期齊國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曾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位君主,顯名諸侯。

陳桓子(生卒年不詳),名無宇,謚桓,又稱田桓子(1)據(jù)《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陳氏先人“敬仲之如齊,以陳字為田氏?!?,陳公子完之苗裔,亦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位君主,是田氏奔齊后的第五代家族首領。其父田須無(即田文子),妻為靈公之女,其子田開(即田武子)和田乞(即田釐子)。

同為齊國三朝重臣,晏子與陳桓子之間無可避免地有著許多交往。前輩學者多認為田氏家族對國人采取“以家量貸,公量收”的恩惠措施,與公室爭民,欲取而代之。而晏子則力諫景公“以民為本”、“以禮治國”來對抗田氏家族。故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與斗爭。

筆者不以為然。劉式今先生曾說過:“晏子的思想極為矛盾,他欲用維禮企圖挽救他事齊三世統(tǒng)治者的命運,但他又痛恨王室的驕暴而同情人民,這兩種心情使他的忠君與恤民的思想交織在一起達到了高潮,形成了既痛苦又殘酷的斗爭。晏子面臨著一生最艱難的抉擇,只能是流水落花春去了。晏子對于田氏的態(tài)度其心情是極為微妙而復雜的”。[1]對此,筆者不但深為贊同,而且認為晏子對田氏家族既有支持又有反對,甚至可以說支持贊美的多,而反對抗拒的少。因文章主題不同,劉先生對此點到即止,沒有繼續(xù)做深入的探討。學界對這一問題也多是一些只言片語(詳見下文),鮮有學者進行專門研究。本文即以典籍記載為依據(jù),進行詳細分析。

一、晏氏家族與陳氏家族的早期交往

據(jù)史料記載,晏氏家族與陳氏家族在早期就存在著交往,而且關系親密。

陳桓子登上齊國政壇的時間似乎比晏子早(2)晏子是在其父卒后才步入仕途的。。齊靈公滅萊時,晏弱(晏嬰之父)擔任主將。滅萊后,“陳無宇獻萊宗器于襄宮”(《左傳·襄公六年》)。滅萊是晏弱政治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在此過程中,無疑與陳桓子有著融洽的合作,否則也不會在滅萊后,將象征國家的萊國宗器交與他進獻齊侯。

而在晏子參政早年,也曾與陳文子(陳桓子之父)有過交往。據(jù)《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晉之大夫欒逞(即欒盈)作亂于晉,來奔齊,齊莊公厚客之。晏嬰與田文子諫,莊公弗聽?!睂Υ龝x國亂臣欒盈被莊公厚遇之事,兩人看法一致,且共同進諫,都被君主駁回,這難免會讓他們彼此惺惺相惜。此事在《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中敘述得更加詳細:“秋,欒盈自楚適齊。晏平仲言于齊侯曰:‘商任之會,受命于晉。今納欒氏,將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圖之。’弗聽。退告陳文子曰:‘君人執(zhí)信,臣人執(zhí)共,忠信篤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君自棄也,弗能久矣!’”這里沒有見到陳文子的勸諫痕跡。不過陳文子的其他言論事跡在《左傳》中多有記載,他是春秋時期一位難得的既知禮遵禮,又極具睿智的官員??鬃泳驮谩扒濉眮砀叨仍u價他(《論語·公冶長》)。我們不難想見,同為齊國的賢大夫,晏子與之交往,十分正常。在交往過程中,對他及其家族產(chǎn)生好感,亦在情理之中。正因為彼此信任,所以晏子在勸諫齊侯無效后,才會也才敢對陳文子說出“君自棄也,弗能久矣”這樣的話。試想,如果兩人關系不是十分融洽,平日不以誠相待的話,晏子怎么敢隨便對他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語呢?要知道,當時在位的可是對晏子不太信任的齊莊公,而不是善于納諫的齊景公。

由此可見晏、陳兩家交情之密,相知之深。

陳氏家族中,與晏子交往最多的是陳桓子,接下來我們詳細分析一下他們之間的關系。

二、晏子與陳桓子的直接交往

據(jù)《史記·管晏列傳》載:晏子“以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劉向《晏子敘錄》亦曰:“晏子……以節(jié)儉力行,盡忠極諫道齊國,君得以正行,百姓得以附親?!痹谟浭銎淦缴论E的《晏子春秋》(譚家健先生認為該書所記“主要事實多屬可信”[2])一書中,也處處可見他秉持節(jié)儉的言論行為。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常常能看到陳桓子的身影。

出于各種緣由,齊景公經(jīng)常賞賜晏子,而陳桓子就曾擔任過使者。如:“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無宇致封邑晏子辭”(《晏子春秋· 內(nèi)篇· 雜下第十九》)(下引該書,只注篇名章數(shù))。而當晏子自己推辭不了的時候,也往往通過陳桓子向君主辭謝,才能成功(3)陳桓子的妻子是齊景公的姐姐,兩人有姻親關系。。據(jù)《左傳》載,景公認為晏子的住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趁他出使晉國之際,“更其宅”。晏子回國后,“乃毀之,而為里室,皆如其舊,則使宅人反之”,“公弗許,因陳桓子以請,乃許之”(《昭公三年》)。另外,吳公子季札聘于齊時,曾對晏子說:“子速納邑與政!無邑無政,乃免于難”。晏子也是“因陳桓子以納政與邑,是以免于欒、高之難”(《襄公二十九年》)的。春秋時期國君賞賜大臣,所派遣的使者多是經(jīng)過深思精選的,或者是讓梁丘據(jù)那樣的寵臣擔任(4)其實晏子與梁丘據(jù)之間的關系也頗為復雜,大致經(jīng)歷了先疏、再親、后疏的過程,筆者認為景公讓梁丘據(jù)擔任使者賞賜晏子是在梁、晏關系較為融洽的時期。(詳見賈海鵬:《靈活中的堅定:從《晏子春秋》看晏子的社交藝術與社交思想》,《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或者是任命與所賜之臣關系融洽之人。顯然陳桓子不是梁丘據(jù)之流,而景公能讓他擔任使者,說明他與晏子之間關系的和諧。再者,假如兩人平日不相交好的話,晏子也不會屢屢把自己都辦不了的事情托付于陳桓子。

公元前532年,齊國發(fā)生了陳鮑欒高四大家族的內(nèi)斗。當陳、鮑氏打敗欒、高氏,而分其家產(chǎn)的時候,晏子對陳桓子說:“必致諸公。讓,德之主也,讓之謂懿德。凡有血氣,皆有爭心,故利不可強,思義為愈。義,利之本也,蘊利生孽。姑使無蘊乎,可以滋長?!被缸勇犞?,“盡致諸公,而請老于莒”(《左傳·昭公十年》)。對此,前輩學者多認為“晏子的本意是想削弱陳氏勢力,維護公室利益”(5)此類觀點可參見:葉世昌、童麗:《晏子的經(jīng)濟思想》,王振民主編《晏子研究文集》,齊魯書社,1998年,第158頁; 邵先鋒:《<管子>與<晏子春秋>治國思想比較研究》,齊魯書社,2008年,第187-188頁等。。筆者并不贊同。因為晏子向陳桓子拋出的是自己安身立命的理論精華——“義利觀”。這樣高妙的處世哲學曾讓他本人歷仕三君而受寵,縱橫政壇50余年而獲榮,如果對方不是值得深交之人,晏子是不會如此以誠相待贈以哲言的。否則,他至少可以不聞不問,甚至積極主動地支持陳桓子吞并欒、高氏的財產(chǎn)。這樣,按照晏子自己的理論,陳氏也會很快步其后塵,走向衰亡,豈不是更如公室之意?此事在《晏子春秋·雜下第十四》中也有類似記載:

欒、高不勝而出。田桓子欲分其家,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君不能飭法,而群臣專制,亂之本也。今又欲分其家、利其貨,是非制也。子必致之公。且嬰聞之,廉者,政之本也;讓者,德之主也。欒、高不讓,以至此禍,可毋慎乎!廉之謂公正,讓之謂保德,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怨利生孽,維義為可以長存。且分爭者不勝其禍,辭讓者不失其福,子必勿?。 被缸釉唬骸吧?!”盡致之公,而請老于劇。

從這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陳桓子把打算分欒、高家產(chǎn)的想法首先告訴了晏子,征求他的意見,這本身就說明了他對晏子的信任。而晏子卻在大亂剛過,局勢不穩(wěn)的情況下,敢于直言批評陳桓子,“君不能飭法,而群臣專制,亂之本也。今又欲分其家、利其貨,是非制也?!睂Υ?,陳桓子非但沒有絲毫不滿,反而誠心接受,足見兩人交情匪淺。更值得注意的是晏子說“欒、高不讓,以至此禍,可毋慎乎!”“且分爭者不勝其禍,辭讓者不失其福,子必勿??!”這很明顯就是用自己高超的處世哲學勸導陳桓子避禍趨福,以求長久。陳無宇也是個極具智慧的人,他很快就明白了晏子的意思,并聽從之。戰(zhàn)化軍先生曾說:“在此之前,接連敗亡的齊國大夫無一不是最強者,這不能不給比較開明的陳氏敲響警鐘。所以,陳無宇確實從內(nèi)心接受了晏嬰的勸說,深刻認識到了‘讓’的重要性”。[3]除了把欒、高氏的財產(chǎn)“盡致諸公”外,他還“召子山,私具幄幕、器用、從者之衣屨,而反棘焉。子商亦如之,而反其邑。子周亦如之,而與之夫于。反子城、子公、公孫捷,而皆益其祿。凡公子、公孫之無祿者,私分之邑。國之貧約孤寡者,私與之栗”,后“穆孟姬為之請高唐,陳氏始大”(《左傳·昭公十年》)??磥砥浣Y果并非“不以某一個政治家的意志為轉移”,而是正如晏子所料,田氏家族得到了福報,從此走向強盛。

《晏子春秋》中晏嬰對陳無宇的另一席話可作為旁證:“嬰聞之,節(jié)受于上者,寵長于君;儉居于處者,名廣于外。”(《雜下第二十》)晏子雖是在解釋自己因何屢屢不受君賜的緣由,但同時也是對陳桓子的諄諄勸導。

當然,一向主張君子“和而不同”的晏子也有批評陳桓子的時候。如在景公面前就“衣緇布之衣、麋鹿之裘,棧軫之車,而駕駑馬以朝,則是隱君之賜也”(《雜下第十二》)為自己辯解,而終使景公罰陳桓子飲酒;說他“共立似君子,出言而非也……今若子者,晝夜守尊,謂之從酒也”(《雜下第十三》)、“去老者,謂之亂;納少者,謂之淫。且夫見色而忘義,處富貴而失倫,謂之逆道”(《不合經(jīng)術者第十五》)等。然而這些都是小節(jié),多屬當時貴族們的通病,不足以影響兩人之間的感情,甚至還隱約蘊含著晏子對陳桓子的諄諄勸告之意。

王緒霞教授曾道:“總的來說,我們認為晏子和陳桓子的關系基本上是比較融洽的?!盵4]此說很有見地!

三、晏子在他人面前對陳桓子及其家族的評價

據(jù)史料記載,晏子主要在齊景公和晉叔向兩個人面前談論過陳桓子及其家族。

(一)與齊景公談論陳桓子及其家族

據(jù)《問上第八》載,景公曾問晏子后世誰會擁有齊國。晏子認為可能是陳無宇的后人,并解釋道:“公量小,私量大,以施于民;其與士交也,用財無筐篋之藏。國人負攜其子而歸之,若水之流下也。夫先與人利,而后辭其難,不亦寡乎!若茍勿辭也,從而撫之,不亦幾乎!”

除此之外,關于陳氏,晏子與景公還有一次廣為流傳的經(jīng)典對話:

齊侯與晏子坐于路寢。公嘆曰:“美哉室!其誰有此乎?”晏子曰:“敢問何謂也?”公曰:“吾以為在德。”對曰:“如君之言,其陳氏乎?陳氏雖無大德,而有施于民。豆區(qū)釜鐘之數(shù),其取之公也薄,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斂焉,陳氏厚施焉,民歸之矣。詩曰:‘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愂现?,民歌舞之矣。后世若少惰,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p>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6)《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第十》中也有相似記載。

司馬遷認為此時對百姓施以恩惠的是田無宇之子田乞,《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曰:“田釐子乞事齊景公為大夫,其收賦稅于民以小斗受之,其(粟)(稟)予民以大斗,行陰德于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齊眾心,宗族益強,民思田氏。”不管是田無宇,還是田乞,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田氏家族的行為深合晏子“以民為本”的治國方略,所以即便是在與景公的談話中,他也不禁流露出了對田氏的贊賞。

(二)與晉叔向談論陳桓子及其家族

如果說面對自己的國君,晏子對陳桓子及其家族的褒揚還有所保留的話,那么當其出使他國,與別國賢大夫私聊之時,晏子的言論就更能流露出他的真實想法了。據(jù)(《左傳·昭公三年》)載,晏子出使晉國,叔向從之宴,相與語。叔向問齊國的現(xiàn)狀。晏子感嘆道:“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氏矣!”接著詳細地列舉了理由:“公棄其民,而歸于陳氏。齊舊四量,豆、區(qū)、釜、鐘。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則鐘。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鐘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魚鹽蜃蛤,弗加于海。民參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國之諸市,履賤踴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最后他斷言:“箕伯、直柄、虞遂、伯戲,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齊矣?!?/p>

這里將公室的驕暴與田氏的慈惠進行了鮮明對比,最后竟然直接說:百姓對田氏家族“其愛之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欲無獲民,將焉辟之?”足見晏子的感情傾向。

《晏子春秋·問下第十七》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不過,此處晏子更進一步說道:“昔者殷人誅殺不當,僇民無時;文王慈惠殷眾,收恤無主,是故天下歸之。民無私與,維德之授。”他竟然把景公暗喻為“誅殺不當,僇民無時”的殷紂王,而把田氏比作“慈惠殷眾,收恤無主”的周文王,其思想更是明了。

在這里,我們附帶討論一下晏嬰對司馬穰苴的舉薦。據(jù)《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載,跟陳無宇一樣,司馬穰苴也是田完的苗裔,陳氏家族的成員。齊景公之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景公患之。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愿君試之。’”對于這件事情,后世學者都把它當作晏子“舉賢任能”不避出身的佳話來看待。筆者當然承認此說,然而還認為這與晏子和田氏家族的良好關系有關。司馬穰苴雖是“田氏庶孽”,但畢竟為“田完之苗裔”,且與田氏嫡親關系緊密,甚至可以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否則,在其功成名就被進讒言導致抑郁而死之后,田氏嫡親(如田乞、田豹、田常等)也不會由此怨恨仇家,并為之報仇雪恨了。更有甚者,齊威王(田和)之時,“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諸侯朝齊”,他還“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從而讓該書流傳千古,大放光彩。由此可見田穰苴與田氏嫡親關系之密切。

如果晏子真心想要維護公室,削弱甚至消滅田氏勢力的話,當時就不應該舉薦田穰苴為將軍,可以另謀退兵之策。即便因形勢所迫非薦不可,亦應在晉、燕兵退之后,設法解除穰苴的兵權,不讓田氏繼續(xù)坐大。然而很遺憾,在史料的記載中,我們非但沒有看到晏子的此類行動,反而看到了田穰苴打退敵軍回國以后,被景公“尊為大司馬,田氏日以益尊于齊。”后來,還是“大夫鮑氏、高、國之屬害之,譖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發(fā)疾而死”。這其中根本就看不到晏嬰的影子。

由上可見,晏子與田氏家族的交往真的非同一般。

四、晏子思想傾向陳氏的深層緣由

(一)與他“以民為本”的核心治國理念有關

晏子執(zhí)政之時,甚至在其去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田氏家族都尚未形成后來那樣強大的實力。清代學者趙青蔾就曾說過:“逮后陳恒弒君,孔子請討,曰‘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則齊民之未盡歸陳也明甚?!盵5]已然預見田氏將來會取代姜齊政權的晏子,作為國相完全可以諫言景公憑借國君手中的權勢削弱甚至消滅田氏家族,以除后患。然而他卻沒有這樣做。對此,韓非子批評道:“國者,君之車也;勢者,君之馬也。夫不處勢以禁誅擅愛之臣,而必德厚以與天下齊行以爭民,是皆不乘君之車,為因馬之利,釋車而下走者也。……景公不知用勢之主也,而師曠、晏子,不知除患之臣也?!套硬皇蛊渚至曛?,而使其主行惠,故簡公受其禍”(《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筆者以為,作為姜太公和管仲法律思想的繼承人,晏子不是不知道使用權勢削弱甚至消滅田氏家族,而是另有它因,這與其“以民為本”的核心治國理念關系密切。

“以民為本”是晏子治國方略的總綱。他曾說:“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為本也。茍持民矣,安有遺道?茍遺民矣,安有正行焉?”(《問下第二十一》)“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饽掠诳堂瘛?《問下第二十二》)等?!懊癖舅枷胧顷套铀枷塍w系的核心與理論基礎。既是他制定‘治國方案’的出發(fā)點,又是他實施‘治國方案’的歸宿點?!盵6]現(xiàn)實中田氏家族對百姓的種種恩惠與君主公室對人民的驕汰暴虐之間的鮮明對比讓身處政壇數(shù)十年的晏子感受頗深,這就不能不讓處處倡導“以民為本”的他思想有所傾向。然而,作為姜齊世民,三朝老臣,晏子內(nèi)心深處對姜氏政權仍然存有極厚的感情,所以才會諫言景公“以禮治國”,來抑制田氏勢力的發(fā)展。他所說的“禮”指的是:“家施不及國,民不遷,農(nóng)不移,工賈不變,土不濫,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其實質就是希望社會各階層都依禮而行,各安其位,不要僭越。同時,晏子也十分清楚,以景公的昏聵無能是不太可能徹底貫徹他的“以禮治國”理念的,更爭不過田氏。事實也確如此,據(jù)《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載:“晏子數(shù)諫景公,景公弗聽。” 這就使晏子的思想感情陷入了矛盾。張福信先生曾言:“晏嬰是維護姜齊統(tǒng)治的,但是,他也著到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強大勢力的威脅。他一方面勸諫齊景公要警惕和抑制這種勢力,一方面又順乎形勢的發(fā)展?!盵7]齊國的新興地主階級就是以田氏家族為代表的。鄭曉華先生說的更為明確:“身為大臣,晏子看到統(tǒng)治集團的暴虐、腐敗、荒淫誤國,同時又體察民間疾苦的深重,預感到齊國必然被田氏取而代之的結局。晏子站在統(tǒng)治者的立場上力圖維持舊制度,但是出于對民眾利益的關照,對新興的陳氏集團又表現(xiàn)出極大的諒解和容忍,不得不采取折中、調(diào)和的態(tài)度。既對人民的苦難表示深深的同情,又對齊國前程憂心忡忡;欲挽救時弊,又表現(xiàn)得無可奈何?!盵8]

晏子在內(nèi)心矛盾的痛苦中不斷掙扎,感情逐漸傾向了田氏。齊景公十六年(前532年),陳、鮑氏與欒、高氏相爭,“晏平仲端委立于虎門之外,四族召之,無所往。其徒曰:‘助陳、鮑乎?’曰:‘何善焉?’‘助欒、高乎?’曰:‘庸愈乎?’”(《左傳·昭公十年》)由于欒、高氏屬公族,故“晏子的態(tài)度看似無甚偏頗,實質上則是對陳、鮑討伐公族的一種默認”[9](p393)。當時諸公子均出奔他國,公孫中強惠如子雅、子尾者也先后于齊景公九年(前539年)和齊景公十四年(前534年)去世,國內(nèi)的公族力量因此變得非常薄弱。按常理,作為相國的晏子應該幫助公族欒、高氏擊敗私家陳、鮑氏,這樣公族的實力才能稍稍得以保存,然而他卻“四族召之,無所往”,實質上就是在幫助陳、鮑氏。其原因正如沈長云、白國紅兩位先生所說:“陳氏將愛民付諸實踐,而公族則日益背棄之,深懷愛民思想的晏子在關鍵時刻傾向于陳氏實屬當然?!盵9](P393)

(二)與他開明進步的君臣思想有關

作為春秋著名賢大夫,晏子有著開明進步的君臣觀念。在崔杼弒莊公時,他曾說:“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yǎng)。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昵,誰敢任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可見,晏子認為國君和大臣都是為社稷而存在的。如果君主不為社稷謀福祉,殘暴地欺凌民眾,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作為良臣,應該時時處處為社稷著想,為國家盡忠,而不是君主和公室私仆。這就是他“君臣觀念”的開明之處。這樣的思想使他不會對一個不為國家社稷、不愛黎民百姓的腐朽政權死守愚忠。

此外,據(jù)《晏子春秋·問上第十九》載,晏子曾對景公說,忠臣可以“有難不死,出亡不送”,并進一步解釋道:“言而見用,終身無難,臣奚死焉?謀而見從,終身不亡,臣奚送焉?若言不見用,有難而死之,是妄死也;謀而不見從,出亡而送之,是詐偽也。故忠臣也者,能納善于君,不能與君陷于難?!奔淳魅绻苌朴诓杉{忠臣的意見,就不會遭遇危難,更不必出亡在外,這樣于己于臣都有益處;忠臣的職責在于禍患產(chǎn)生之前就進言獻策,保國護君,而不在于災難產(chǎn)生以后為君赴死,陪君出亡。如此開明進步的“君臣觀”,加上“以民為本”思想,就有可能讓晏子產(chǎn)生誰能防患于未然,誰能善待忠臣,誰能為國家百姓謀福祉,就在政治上偏向誰的想法和做法,所以他在盡力輔佐尚能納諫的齊景公的同時,還與施惠于民的田氏家族保持著良好的關系。而一旦公族與田氏發(fā)生沖突,在反復權衡后,他的感情天平則會傾向愛民重民的田氏家族。

(三)與他明哲保身的處世法則有關

晏子執(zhí)政齊國50余載,歷仕3位性格不同的昏君庸主,且多次直言進諫,沒有高超的明哲保身技巧是不可想象的。孔子就曾說過:“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論語·公冶長》)、“晏子可謂能遠害矣”(《雜上第三十》)(7)《孔子家語·曲禮·子夏問》亦載此說。。晏子自己也承認:“行莫賤于害身也”(《雜下第二十二》)。他十分清楚,若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就必須首先保護好自身及家族的生命安全。故晏子在平日的言行舉止及處理國內(nèi)外的大事上都處處謹慎,適度裁量。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在不同的場合,采取不同但卻十分恰當?shù)膽B(tài)度和方式。唐人楊夔曾評價道:“若平仲者,立于衰替之朝,有田、國之強,有欒、高之侈,時非曩時,君非賢君,當崔杼之弒也,能廷然易其盟,陳氏之大也,能曉然商其短,獨立于讒陷之伍,自全于紛擾之中,人無間言,時莫與偶。”[10]由此可見,晏子全身處世技巧之高超!

晏子對于田氏家族亦是如此。他看到了姜齊政權的日漸衰落,看到了所侍君主的昏庸無能。對此,他已不抱太大的希望,故每每景公向他請教霸業(yè)之道時(8)如“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諫下第十五》);“景公問晏子曰:‘吾欲善治齊國之政,以干霸王之諸侯’”(《問上第六》);“景公問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業(yè)晏子對以不能”(《問上第七》);“景公問欲逮桓公之后晏子對以任非其人”(《問下第三》)等。,他往往都會先訴說一番國君和國內(nèi)的不堪情形,然后勸景公治理好國家再圖其它。其實,在晏子看來,景公能夠享有國家、善終一生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至于宏圖霸業(yè),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根本就不可能再現(xiàn)。與此同時,晏子也預料到田氏代齊的大趨勢,故出于自身及家族未來的安全著想,主動向田氏伸出了橄欖枝。這就是為什么他雖在景公及叔向面前揭露田氏代齊的巨大危險,卻沒有運用權勢及采取其它有力舉措削弱甚至消滅田氏的重要原因。

然而,讓晏子沒有料到的是,他的子孫后代并沒有他那樣出眾的聰明才智,所以才發(fā)生了在田常(即田成子)為相之時,“盡誅鮑、晏、監(jiān)止及公族之強者”(《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的悲慘事件。與齊國其他大族一樣,晏氏也終未能幸免于難,這不能不說是晏子及其家族的歷史悲劇。

五、結語

自齊國先后發(fā)生崔杼弒莊公、慶封滅崔氏、陳鮑高欒四族逐慶氏、陳鮑敗高欒氏等激烈內(nèi)斗以后,除陳鮑氏外,晏子幾乎成了齊國政壇上的惟一支柱。然而,這位與管仲齊名的國相晏嬰,卻對陳氏的態(tài)度如此微妙曖昧。他也知道田氏沒有“大德”,施與百姓的只是小恩小惠,所謂“陳氏雖無大德,而有施于民?!娫唬骸m無德與女,式歌且舞?!?《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就是明證。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即便是陳氏的這些小恩小惠也并非真心為了大眾黎民,而主要是為了達到排除異己、削弱公室的目的所采取的權謀手段。對此,司馬遷進行了客觀記述:“田常成子(即田乞之子)與監(jiān)止俱為左右相,相簡公。田常心害監(jiān)止,監(jiān)止幸于簡公,權弗能去。于是田常復修釐子之政,以大斗出貸,以小斗收。齊人歌之曰:‘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這恰恰與晏子“以民為本”的政治理想背道而馳。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既是晏子的悲劇,也是歷史的悲劇。

景公之后,歷代齊君更加暗弱無能,晏氏漸衰,高氏被殺,國氏奔莒,鮑氏遭誅,陳氏益強,朝乏棟梁,加之百姓紛紛歸附,“得民心者得天下”,于是“田氏代齊”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猜你喜歡
田氏景公齊景公
晏子勸戒
快樂語文(2021年26期)2021-11-07 08:41:44
被嫌棄的齊景公
趣味(語文)(2020年6期)2020-11-16 01:45:08
飾演昆劇《蝴蝶夢·說親回話》中田氏一角的感悟
劇影月報(2019年3期)2019-11-14 03:41:51
晏子施妙法救了齊景公
飲食保健(2017年12期)2017-02-27 05:39:11
忠直不迂
——晏嬰(二)
田氏紫荊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勸齊景公
晏子漫畫
晏子妙用精神療法
中老年健康(2014年8期)2014-05-30 08:18:37
關于貴州岑孔縣木召古城的再認識:兼論思州田氏土司治所之變遷
鄂托克前旗| 资中县| 阳西县| 正宁县| 玛曲县| 瓮安县| 梓潼县| 上饶市| 延安市| 镶黄旗| 西乡县| 佳木斯市| 南溪县| 吐鲁番市| 大安市| 霍山县| 包头市| 屯门区| 连州市| 富锦市| 板桥市| 定结县| 修文县| 灵宝市| 湟源县| 亳州市| 五家渠市| 丹棱县| 高邮市| 策勒县| 丰城市| 万源市| 明星| 崇义县| 新营市| 科技| 兴宁市| 百色市| 镇坪县| 来宾市|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