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映靈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廣東 深圳 518028)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正氣之源、力量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此充分發(fā)揮文化浸潤心靈的作用,廣泛傳播健康向上的社會價值觀,激發(fā)社會正能量,凝聚社會共識,并賦予傳統(tǒng)文化以新的時代內(nèi)涵,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fā)揮“軟實力”作用。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其超強的包容性與生命力,是我們?nèi)≈槐M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源泉。儒家的積極有為、禮樂優(yōu)雅,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種大氣剛健的文化精神風貌和謹嚴理性的社會人倫秩序;道家的應天道、法自然,在彌補了儒家忽視自然等不足的同時,也豐富了中國人的智慧和精神世界。
回應社會關切,是理論學術界責無旁貸的職責。本文試圖對道家文化的特質予以全新詮釋,并基于此探討道家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關系。
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崇尚自然、重視個體、貴柔尚弱、擅長理論思辨、富于反省批判精神等特質,與儒家相反相補、相輔相成、相互激蕩,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一條主線,也給中國文化帶來了創(chuàng)新活力,并以其開闊的思維、寬廣的意境,豐富了中國人的生命智慧及精神世界,把人們的目光和境界引向高遠。
相對于儒家,本文認為,道家文化主要有如下特質:
與儒家崇尚人文、只關注人生社會問題、注重倫理道德踐履不同,道家崇尚自然,它突破儒家的局限,把目光和思考范圍從人生社會擴展到整個宇宙。它把“道”作為宇宙萬物的根源和最高準則(“天地之始”“萬物之母”“萬物之宗”),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從而建立起一套以“道”貫通天、地、人的哲學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里,人、人生社會只是浩瀚宇宙的一部分,而且與宇宙萬物一樣,都以自然作為最高準則。所以,在浩瀚宇宙面前,人類對待自然萬物要有一種謙卑和尊重的姿態(tài),不能為所欲為、強妄作為。
自然與人為是相對應的。提倡人文理性和積極有為的儒家無疑把握了人為的這一端,而道家則把握了自然的另一端。道家敏銳地覺察到自然的無限性、不可把握性和人類理性、人的作為的有限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矣?!?《老子》二十五章)作為人主的君王盡管很強大,但也只是無限自然世界的一分子而已,而且與天地萬物一樣,必須遵循客觀自然規(guī)律,以自然無為的“道”為普遍原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五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三十七章)天下萬物都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沒有外在的仁愛恩施也都能循著各自規(guī)律運行發(fā)展。花開花謝、潮起潮落、鷹飛魚躍,這一切都不是人類理性和文化“有為”的結果,都是自然呈現(xiàn)的,但盡管沒有人為干預,卻處處充滿生機,“無為而無不為”。自然狀態(tài)本身就具有自滿自足、自我發(fā)展的特性,都各有其“道”。所以正如西諺所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一樣,自然是無限的、不可把握的,人類理性、人的作為則是有限的。
因此,人類要懂得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guī)律,這才是抓住了根本。在道家看來,儒家人為地倡導仁義道德,是舍本逐末,因為一切人為的仁義道德,都是在樸素的人性自然狀態(tài)遭到了破壞喪失之后,才得以表現(xiàn)的:“大道廢,有仁義;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十八章)當家庭、社會、國家處在一種自然淳樸和諧的情況下,有什么機會能彰顯仁義、孝慈、忠誠呢?!只有當家庭、社會、國家混亂不堪、樸素自然狀態(tài)遭破壞了,才有機會彰顯、有必要提倡仁義、孝慈、忠誠。
所以,對國家社會的治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守住人們樸素恬淡的自然本性,維持自然淳樸的社會風尚,而不是人為地倡導圣智仁義、追逐人工巧利:“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圣智、仁義、巧利這三者,都是人為的,不足以治理天下,必須絕棄;只有保持質樸、減少私欲,才能使人有所歸屬,恢復樸素寧靜的自然天性,國家社會也由此得以治理:“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老子》三十七章)
道家認為,順任自然才是最高的道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順任民情,“無為”而治,才是抓住了國家社會治理的根本,才是最尊貴的道德。特別是對一個大國來說,更應該實行無為而治,因為“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六十章)。人為強作會導致國家的混亂,就像攪煮爛了的小魚一樣不可收拾。“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老子》六十四章)真正明智的統(tǒng)治者所能做所要做的只是補救民眾未能做好的錯失,起輔助作用而已,而不敢強作妄為?!拔覠o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五十七章)只要統(tǒng)治者能做到不亂作為,安靜不擾民,不給人民增加負擔,不追逐過多的現(xiàn)實欲望,那么,人民自然就得到了教化,生活就自然富裕,淳正質樸的社會風尚就自然形成,國家社會就自然得到治理。
自然無為是道家貫穿一切的核心主張。在這里,我們感受到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不是“人定勝天”所帶來對自然界的肆意侵占與破壞;感受到的是社會環(huán)境的寬松自在、社會風尚的淳樸寧靜,而不是種種禮教桎梏的壓抑沉悶、人欲橫流的爭逐喧囂。當一個社會的統(tǒng)治者違背自然、罔顧民情,刻意追求有為而強妄作為、恣意妄為,從而給自然界、給民眾帶來痛苦和災難時,我們不能不體悟到道家這種“自然無為”智慧之高妙與睿智。
與儒家重視人的群體性、強調(diào)社會依存性相反,道家重視人的個體性,強調(diào)自然自主性和率性自由。它認為,“天下有常然”(《莊子·駢拇》),“萬物將自化”(《老子》三十七章),天下事物都有它本來獨立存在的個體性和內(nèi)在規(guī)律,都能夠不假外力自由自主地發(fā)展。所以,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都具有自然生長自由發(fā)展的天性,這種自主自由的天性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而不應該受到傷害和破壞。
人之所以為人在于它的社會性和群體性。每個人從降臨到這個世界的那天起,就必須依存于家庭、依存于社會群體,所以必須被社會化。而社會是依靠一定秩序、一定規(guī)則建立和維系的,因此人必須逐漸學會懂秩序、守規(guī)則、培養(yǎng)相關理性,為此就必須舍棄自己與生俱來的一些自然稟賦、自然習性,以理性規(guī)范感性,也就是被“文”化,從而融入社會。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被文化、被社會化的過程,而社會群體也就由此得以維系和發(fā)展。尚文化、重秩序、倡理性、強調(diào)社會群體性高于個體性,這就是儒家所致力的方向,它的“仁、義、禮、智、信”都源于此而展開。
但人也是自然的產(chǎn)物,有自然性的一面。每個人都有其天生的自然稟賦和自然情性,正是這種各自不同的自然稟賦和自然情性的存在,才構成了社會群體的復雜多元和多姿多彩,而個人也由此得以自由健康的發(fā)展。因此,人的這種自然天性不應該因強調(diào)社會群體性而被忽視甚至泯滅。正是從這一點出發(fā),道家強調(diào)和維護了人的自然性和個體性一面。
道家認為,天下萬物的本性都是自然無為的:“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性也?!?《莊子·天道》)只有尊重這種自然無為的本性才是真正的道德:“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質也。”(《莊子·刻意》))而人為地殘害萬物自然本性,“殘生傷性”,“殘生損性”(《莊子·駢拇》),則是不道德的。就像“伯樂治馬”一樣,為了使馬變得有用,就戕害了馬的自然真性,結果把好端端的馬給折磨死:“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爸敛畼?,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后有鞭莢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莊子·馬蹄》)同樣,對于民眾來說:“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遠古時代的民眾原本自由自在、自自然然地生活著,但號稱“圣人”的后世統(tǒng)治者卻非要對民眾施行仁義教化,結果破壞了民眾自由自然的“天放”本性,這就把真正的道德給毀了:“毀道德以為仁義,圣人之過也?!?《莊子·馬蹄》)
反對任何外在的文飾和人為干預,強調(diào)和尊重人的自然性和獨立性,這充分體現(xiàn)了道家的自然主義和個體主義,從而與儒家強調(diào)人文和社會群體性的人文主義和集體主義截然相反。
道家崇尚的是能夠率性自由、自然自主的生活。在這樣的社會情態(tài)下,每個人都不需要用各種文化禮儀裝飾、限制、束縛自己,都能夠依照自己自然樸素的天性,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無拘不束的生活著,擁有踏實寧靜的安全感和家園感。它反對儒家人為的道德理性限制、破壞了人的自然自由天性,特別是把個人置于社會群體的絕對服從之下,用森嚴禮教的宗法社會利益取代個人人生的自由幸福?!吧\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無自由,毋寧死?!碑敺饨ㄗ诜ㄉ鐣选梆I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存天理,滅人欲”做出極端的解讀,從而把仁義道德作為冷漠而不可侵犯的最高“天理”而“以理殺人”時,我們不得不說,道家這種對立于儒家的率性本真生活姿態(tài)和社會愿景,體現(xiàn)的恰恰是對生命個體的真正呵護,對民間疾苦的敏銳感受和深切同情。
與崇尚剛毅堅強、積極進取的儒家相反,道家貴柔尚弱,倡導為而不爭。在道家看來,“柔弱勝剛強”(《老子》三十六章),柔弱是一種勝之于剛強的品質和狀態(tài),“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老子》七十八章)天下最柔弱的莫過于水了,但滴水能穿石,抽刀斷水水更流,剛硬無比的石和鋼刀都無法勝克柔弱無比的水,可見柔弱能勝剛強,“至柔”可克“至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四十三章)所以守住了柔就是強:“守柔曰強?!?《老子》五十二章)
道家敏銳地觀察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瓘姶筇幭?,柔弱處上?!?《老子》七十六章)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但死了之后身體則是僵硬的;生長著的草木是柔軟隨風搖擺的,但枯死了的草木則變得脆硬易折了??梢姡瑘詮姷臇|西往往與死相連,柔弱的東西則與生相連。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柔弱也勝于堅強。
與柔弱同樣屬于反面性質的還有“下”“后”“雌”“虛”“靜”等。“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匯納百川,是因為它“善下”處于低位。所以,道家把握事物的根本方式和重要法寶就是善處下位、居后不為先、知雄守雌、致虛守靜:“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知其雄,守其雌?!?《老子》二十八章)“致虛極,守靜篤?!?《老子》十六章)等等。在道家看來,事物的反面最能深刻地體現(xiàn)運動變化著的道,因此最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質和根源,而柔弱則最能體現(xiàn)出道自然無為的作用:“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所以,與儒家相反,道家總是從反面性質把握事物。
由于善處弱勢,自然崇尚不爭。在道家看來,“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八十一章)身居高位和品德高尚的圣人,他的行事應是施為而不爭奪,就像水一樣:“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八章)最好的品德和行事就像柔弱的水一樣,善于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因為不相爭,所以平靜坦然、無怨無尤?!耙云洳粻?,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六十六章)也因為他不相爭,所以天下的人都沒人能與他爭,而樂于擁戴他。
假如說,儒家陽剛進取、尚強爭先等正面品質,在推動社會進步、帶給社會正能量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帶來殘酷地爭奪傾軋、給人予緊張感和壓迫感等負面因素的話,那么,道家貴柔尚弱、居下不爭等反面品質,則給我們帶來謙卑、溫潤和舒適感。就像水潤澤萬物、和風細雨滋潤大地一樣,它消解和舒緩了儒家的這些負面因素,并給人們帶來另一種思維方式、另一種人生智慧和生活姿態(tài),從而使社會形成剛柔相濟、全面健全的人格心理結構,更加穩(wěn)健地向前發(fā)展。
與“道德哲學”的儒家不同,道家是“思辨哲學”,以擅長理論思辨著稱。老子《道德經(jīng)》一開頭便體現(xiàn)出這種思辨特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中?,眾妙之門。”(《老子》一章)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道家率先系統(tǒng)地提出了以“道”為核心的宇宙本源—本體論和一整套哲學概念、范疇,并以理論思辨的形式,相當完整地構建了一個由宇宙自然到社會人生、從“天道”到“人道”的哲學理論體系。而籍著建立了這套哲學理論體系,道家得以棋高一著地擁有了比儒家更為充分的理論依據(jù),更為系統(tǒng)完善而有力地闡明了自家“自然無為”的核心主張并足以與儒家對立抗衡。
儒家“罕言天道”,只言“人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莊子·齊物論》),因此先秦儒家在宇宙生成論、本體論、認識論等哲學理論思辨方面付之闕如。而道家則一創(chuàng)立便喜言天道,并以“道”貫通天、地、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朔ǖ兀胤ㄌ?,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老子》四十章)道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和本體,它派生萬物,卻自然無為、客觀獨立地主宰著天下萬物包括人類社會的一切。
可以說,當?shù)兰野呀y(tǒng)攝宇宙一切的“道”作為自己的核心概念時,便已充分顯示了道家的高明和深邃睿智:“道”既然高于一切主宰一切,則道家的“道”必然高于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主宰著“仁”,那么由此創(chuàng)立的道家學派也必然高明于儒家及其他諸子百家。由此,道家不僅率先揭示了“道”作為宇宙的客觀規(guī)律,還立于高處、傲視百家地創(chuàng)建了以“道”為核心的自身學派理論體系,從而把中國哲學的理論思辨水平提高到一個嶄新高度。
在建立自身哲學體系的過程中,道家還提出了道、氣、自然、樸素、有無、動靜、虛實、禍福等一系列概念范疇,并給人們提供了對立面相反相成、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辯證思維方法:“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老子》二章)“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四十二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四十五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有無相生、大智若愚、禍福相依……諸如此類辯證認識事物、思考問題的哲理智慧,正是道家貢獻給世人的,也是儒家在這方面所未能做到的。
毫無疑問,當人們意識到人類只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并把目光和思考范圍從只關注人生社會轉向關注整個宇宙自然時,人們的境界、胸次、思維等等一切都變得開闊、拓展而豁達高遠了。由此,人們可以看到面對浩瀚宇宙時自己渺小的一面,而不再患得患失地執(zhí)著于眼前一己之私的一切;可以放眼大千世界,而不再終身孜孜不倦地追求著人生社會的功名利祿,或探究宇宙奧秘,或怡情山水,或簡樸自在、平凡安靜地過著自己自得其樂的生活。這就是道家給我們提供的不同于儒家的另一種生命格調(diào)和生活方式。從這種生命格調(diào)和生活方式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人的“詩意地棲居”,感受到人生社會的自在舒展與豐富多元。“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薄跋噱σ阅?,不如相忘于江湖?!?《莊子·大宗師》)魚因忘情地暢游江湖而悠悠哉哉,人因忘情地順任自然而自由逍遙;與其在困境中相濡以沫,不如忘情地暢游江湖自由自在。而在這樣寬松自如、豁達自在的氛圍和境況下,人的創(chuàng)新力、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意等等也隨之得以煥發(fā)和產(chǎn)生。
可以說,從創(chuàng)立之始把思考范圍擴大至關注整個宇宙自然、并把統(tǒng)攝宇宙一切的“道”作為核心概念建立自家學派體系時,道家便擁有了俯視諸子百家的先天高度,具備了評點其他百家的特質。所以,道家的反省批判精神可謂與生俱來。
道家的批判矛頭主要針對儒家。它從“自然無為”出發(fā),既批判儒家禮教文飾帶來的虛偽和不自然,也批判了宗法文化對人性的戕害?!胺蚨Y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三十八章)“禮樂遍行,則天下亂矣?!?《莊子·繕性》)“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毀道德以為仁義,圣人之過也?!?《莊子·馬蹄》)儒家的仁義道德是通過扼殺和毀滅了人的本真自然性情后得到的,它違反了人的自然本性,是社會混亂的罪魁禍首。
針對儒家倡導“仁義禮智”、關注社會文明和人類智慧積極向前發(fā)展的一面,道家則敏銳地洞察到社會文明和人類智慧消極陰暗的一面:“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莊子·天地》)“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六十五章)人類智慧在推進社會和文明發(fā)展的同時,也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帶來心機狡詐、人性墮落、道德淪喪的一面。由此,要讓社會有“道”,就必須“絕圣棄智”、“見素抱樸”、回歸自然本真?!安灰孕膿p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炫c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莊子·大宗師》)沒有“機心”等任何非天然因素污染過的“真人”,就是道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
作為平民哲學,道家還從萬物平等(“齊物”)出發(fā),反對一切等級權威與專斷獨裁,尤其是長期成為官方哲學的儒家?!疤斓嘏c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萬物是平等的,世間萬物只有相對的差異性,而沒有凌駕于一切高高在上的權威存在,萬物只有相對性沒有絕對性?!棒~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其好惡故異也?!?《莊子·至樂》)魚要在水里才能生存,而人溺在水里則會死亡,所以,生活在水中相對于魚來說是必需的,但對于人來說則不僅不是必需還是災難,因此人和魚的喜好感覺是不相同的?!懊珛?、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莊子·齊物論》)毛嬙、西施是世人公認的美女,但魚、鳥、麋鹿見了并不能欣賞而是逃之夭夭,所以人的美丑標準對于魚、鳥、麋鹿等動物來說也是不被認同的。“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莊子·齊物論》)所以,按這個道理來看,儒家的仁義、是非標準除了引起紛爭之外,怎么可能具有普適性和絕對權威性呢?它當然不應成為衡量社會行為唯一的、最高的道德標準。道家由此消解了儒家獨尊至上的權威性。
對于儒家提倡積極進取、自強不息,道家則深刻反思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并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叩問:“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進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莊子·齊物論》)人自從來到這個世上便忙碌奔波不停,馳騁追逐于其中而不能止步,這不是很可悲嗎?終身勞勞碌碌而不見得有什么成就,疲憊困苦不知道究竟為了什么,這不是很可哀嗎?這樣的人生雖然不死,但又有什么意思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莊子·養(yǎng)生主》)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知識的探究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隨無限的知識,注定是疲憊不堪不能窮盡的;認識到這個人生道理,人就應該順其自然、珍重自然生命,而不應不顧一切強求有為和成功,這樣既能奉養(yǎng)親人,又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天性,享盡天年。
以對立反省批判方式制約、提醒、激蕩儒家,這無疑是道家最顯著、最根本的特質和價值。盡管這種解構主義特質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對儒家的淑世主義、人文主義及貴族精神、集體主義等正面性可貴品質的沖擊破壞,而正是儒家的這些可貴品質使人擁有了挺立于世的尊嚴,并極大地推動了社會文明的發(fā)展進步,但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正是道家對儒家相反相補、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相互激蕩,使這兩大傳統(tǒng)文化主干構成一柔一剛、一反一正、一破一立、一陰一陽、一隱一現(xiàn)、一靜一動、一虛一實的良性互動關系,才避免了儒家獨尊所帶來的片面、專斷、單一、僵化等弊端,從而使中國文化獲得了更為全面多元的思想智慧、更健康的創(chuàng)新活力,綿綿不絕地不斷豐富不斷演進至今,其由此形成的社會心理積淀,對中華民族的人格心理結構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哲學是“關于人的生命的學問”(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道家所貢獻給我們的“生命的學問”、生命的智慧迥然不同于儒家。正因為有了道家,我們得以擁有了對立并互補于儒家的另一種生命智慧和生活方式:對于社會,我們除了有理性嚴謹、剛毅進取的儒者,也有率性自然、自由超脫的道者;對于個人,我們除了可做一個自強不息、積極進取、有責任擔當、實現(xiàn)社會人生價值的儒者;也可做一個順任天性、自由自在、有閑情逸致、超脫功名寄情山水的道者。由此,我們的社會既莊重緊張又自由活潑、既關注人文也關注自然,我們的人生既有社會擔當又自在美好,我們的民族性格既有陽剛進取的一面、又有柔和嫻靜的一面,既有勇猛堅毅的一面、又有內(nèi)斂溫婉的一面,既有恭謹文雅的一面,又有瀟灑飄逸的一面,等等。這,就是道家?guī)Ыo我們的寶貴生命智慧,留給我們的永恒文化價值。
恩格斯曾指出:“一個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睂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理論思辨的引領指導,而建設文化強國,更離不開理論思辨的強力支撐。
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道家文化歷來以擅長理論思辨、追求抽象玄遠而著稱。正是由于這一特質,使道家文化不僅補充了儒家文化“實用理性”的不足,而且在中華本土文化接納外來文化、豐富中國文化上起了關鍵中介性作用,兩晉時期來自印度的佛學正是借助道家玄學進入中國,并逐步融入中華本土文化,爾后發(fā)展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三大主干之一的。因此,在當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我們只有既注重弘揚“實用理性”的儒家文化一方,也注重弘揚思辨玄遠的道家文化一方,才能有效地避免傳統(tǒng)文化的偏頗,使傳統(tǒng)文化得以健康發(fā)展,并對當今社會及未來發(fā)揮積極作用。
弘揚道家文化,我們不是要弘揚它“不敢為天下先”的老成暮氣,而是要弘揚它尊重自然客觀規(guī)律、擅長思辨玄遠、重視個體自由、崇尚萬物平等等不同于儒家的特質智慧。由此一方面彌補和舒緩儒家“實用理性”所帶來的負面因素,也給拼搏進取的人們帶來另一種思維方式、另一種人生智慧和另一種生活樣式。與此同時,也使中華民族在走向復興和建設文化強國的旅程中,形成剛柔相濟、張弛有度、全面多元的健全文化和社會心理結構,更加穩(wěn)健地向前發(fā)展。
當下的中國提倡和注重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需要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只有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下,人們才可能心無旁騖的專注于創(chuàng)新,也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條件下,人們才能擁有玄遠無限的思維空間,從而開始種種理論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以及文化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家文化就是以崇尚自由自在為突出特質的。因此,合理的繼承和弘揚道家文化,不僅對促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本身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拓展中國文化的寬度和高度有重大意義,而且對當前的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具有不可忽視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