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月霞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語言習慣養(yǎng)成、文學修養(yǎng)迅速提升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做好語文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現狀,首先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其次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后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進行了解讀,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教學整體水平,更好的完成閱讀教學任務。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1-0070-0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熟悉文章閱讀的技巧,提升閱讀能力,進一步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目前初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依然存在不少問題,為了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現就閱讀教學的作用簡單探討如下。
1 ? 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作用
語文作為語言學科,其重視的是學生的閱讀、溝通以及交流的能力,而閱讀作為其他能力的基礎條件,同時也是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通過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可以顯著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提升課外閱讀的熱情,通過不斷的閱讀與積累,能夠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以及交流、溝通能力,這些都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也可以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影響與熏陶,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不斷提升認識世界的水平,從而為今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 ?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課前教學準備不充分
課前準備不充分是閱讀課程教學常見的問題。一些教師對于閱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閱讀課程教學不需要進行特別的準備,僅僅通過一些簡單的課程引導后就讓學生自主閱讀,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沒有方向感,不但會影響閱讀習慣與閱讀效果,同樣也浪費了大量的寶貴課堂時間。
2.2 對學生的引導不足
自主閱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這都是建立在合理的引導之上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有所加強,在客觀上改善了學習效果。不過,由于考試習慣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依然習慣于選擇文本閱讀為主的教學理解模式,這樣的模式對于學生的引導具有單一特征,不能夠引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對于強化閱讀教學效果也沒有特別的幫助。
2.3 課外延伸效果不明顯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包括課內教學與課外拓展兩個層面,目前大多數教師都開展了課外延伸與拓展教學,但是實際的效果卻并不明顯。從教學過程上來看,缺乏教學引導、沒有建立閱讀目的進行無意識閱讀是導致該問題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課外延伸閱讀的功利性過強,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閱讀的學生較多也是導致延伸閱讀效果不明顯的重要原因之一。
3 ? 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3.1 重視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不但是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計劃,同時也是一個課程布置與教學效果提升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做好預習準備工作,深入了解教學的主要內容,結合學生的閱讀習慣與現狀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比如說在進行《濟南的冬天》一課的閱讀教學之前,需要提前收集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料,制定詳細周密的課程教學計劃,根據計劃的內容來進行課程控制。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提出一些特殊的預習問題,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閱讀,提升閱讀的目的性。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可以迅速熟悉課文,了解教學的內容,同時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更好的完成教學計劃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3.2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重視閱讀引導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于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也具有一定的幫助。從客觀上來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需要緊緊圍繞閱讀的內容,這一點需要突出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與學習感悟。所以,在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時應該著重突出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從而習慣于自主閱讀、針對性閱讀。
比如,在《回憶我的母親》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比如讓學生對每個場景進行表演,使其重點體驗不同時期作者母親故事以及心境,從而來更好的把控文章的主旨,體會母親的勤勞聰慧、堅強不屈、識大體的品質,并通過情境更加深入的體會到作者對母親的哀思。這樣一來學生能夠迅速熟悉文章脈絡,更好的認識和理解課文內涵、情感態(tài)度,對于指導自己提升文章寫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幫助。
3.3 適當進行閱讀拓展與延伸
適當的閱讀拓展對于提升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十分關鍵,同時也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確保閱讀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基礎的引導工作,通過課內外教學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對于閱讀形式的理解、感悟,同時對于教學內容的適當拓展也可以豐富閱讀內容,拓展學生的認識水平,開闊眼界,對于更好的提升文學素養(yǎng)也具有很好的價值。
比如,在《基因暢想》一類的文章當中,主要介紹了利用基因技術進行科學實驗的情況,并以此為基礎,對未來人類利用基因技術進行大膽的預測和科學的想象。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科普特征與知識門檻,而且文章具有大膽的想象力,需要學生提前閱讀并收集一些基因知識相關的資料才能夠深入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旨與科學內涵,這個時候十分適合作為課外拓展閱讀的材料,確保學生的閱讀成效。通過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與基因相關的科普文章、書籍,學生能夠深入、系統(tǒng)的了解相關領域的知識,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在課外閱讀的幫助下閱讀能力與知識水平都可以得到提升。
4 ?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離不開合理的課堂設置與課程安排,為了提升教學效果,不但需要重視課前的準備工作,更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加強閱讀引導,適當進行閱讀的拓展,從而在根本上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熱情與興趣,主動閱讀,從而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為學生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自主學習精神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呂志芳.如何實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學周刊,2019(07):129.
[2] 黃英.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復述和角色演讀[J].名師在線,2018(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