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垣
《德國印刷者》作為信息媒體已經(jīng)伴隨印刷工業(yè)125年。在此期間,許多技術(shù)變革推動印刷業(yè)不斷發(fā)展。為此該刊選擇了一些重要的技術(shù)“里程碑”匯編成文。
11世紀? ? 中國開始用陶瓷印模沖壓單個活字進行印刷。
1440年? ? 歐洲印刷技術(shù)開始:約翰·古登堡用澆鑄活字完成其文字復制(制成可重復使用的印刷活字)。
1454年? ? 印刷第一本古登堡42行《圣經(jīng)》。
1457年? ? 使用凸印金屬版在Mainzer Psalter(圣經(jīng)詩篇)中完成彩色印刷。
1650年? ? 世界第一份名為《新到新聞》的報紙在萊比錫出版。
1798年? 在尋求便宜的復制方法過程中,阿羅斯·塞納菲爾德(Alois Senefelder)發(fā)明了石版印刷,他用平面石板——?Solnhofer石灰石印刷。塞納菲爾德用油筆在石灰石板上反向繪制,事先用水將石板潤濕后,所有其他
部分排斥油墨,而這些繪制的部分滾上油墨并吸收。這種平版印刷為現(xiàn)代膠印創(chuàng)造了條件。
1803年? ? 凸版印刷者Friedrich Koenig在德國東部的蘇爾制造一臺機械式、部分自動的全木制古登堡印刷機。
1814年? ? Friedrich Koenig的滾筒印刷機利用蒸汽機動力第一次印刷倫敦《泰晤士報》Koenig在英國結(jié)識了機械師? ??Andreas Bauer,從此二人開始合作。
1817年? ? Friedrich Koenig及其合伙人Andreas Bauer在維爾茨堡建立了Koenig & Bauer快速印刷機器廠,這是德國真正機器時代開始前的25年。
1826年? ? Josep Niepce發(fā)明了在金屬版上日光照相制法,這是全球第一個照版技術(shù)。
1840年? ? 制成電鍍凸印版。
1861年? ? Andreas Albert和Andreas Hamm在弗蘭肯塔爾建立Albert & Hamm快速印刷機器廠。后來由此產(chǎn)生了Albert-Frankenthal公司。1850年,鑄鐘匠Andreas Hamm建立了一家機器制造廠,該廠即現(xiàn)今海德堡印刷機公司的起點。
19世紀中葉? ? 在法國誕生了第一臺石印機。當時在巴黎石印機制造廠工作的Louis Faber和Adolf Schleicher二人由于德法戰(zhàn)爭必須返回德國,并在歐芬巴赫建立一家制造平版印刷機的工廠,這就是現(xiàn)今曼羅蘭公司的單張紙膠印機分部。
1871年? ? 英國George Mann & Co.公司成為歐洲第一家膠印機制造廠。
1881年? ? Georg Meisenbach發(fā)明了連續(xù)調(diào)網(wǎng)目凸版,一年后獲得專利方法。
1886年? ? Ottmar Mergenthaler申請第一臺字模和整行鑄排機,該機以Linotype而聞名。
1898年? ? Albert-Frankenthal的工程師Joseph Hauss和Albert Sparbert在Radebeul建立德累斯頓快速印刷機器廠,由此產(chǎn)生?現(xiàn)今高寶公司的Radebeul工廠,生產(chǎn)Planeta單張紙膠印機。
1904年? ? 兩個先驅(qū)者同時完成了同樣的發(fā)明。美國人Ira Washington Rubel和在美國生活的德國人Caspar Hermann兩人為膠印方法奠定了基礎(chǔ)。Offset(膠?。﹣碓从谟⑽摹癘ffset/Set Off”,這意味著印刷油墨從印版上轉(zhuǎn)移到橡皮布上,再由橡皮布轉(zhuǎn)印在承印物表面。由于印刷質(zhì)量高,膠印方法被廣泛應用。
1911年? ? Faber & Schleicher公司在歐芬巴赫開始制造“羅蘭”牌單張紙膠印機(現(xiàn)今曼羅蘭單張紙膠印機公司)。
Albert和Cie在弗蘭肯塔爾同樣開始制造單張紙膠印機。
1914年? ? 海德堡立式平壓平自動印刷機在萊比錫舉辦的國際書籍和印刷技術(shù)博覽會(Bugra)上展出。
1922年? ? 第一臺單張紙膠印機“Planeta”在德累斯頓Radebeul工廠制成。
1932年? ? 世界上第一臺四色單張紙印刷機(Planeta-Dec)在Radebeul制成。
1953年? ? 德國人魯?shù)婪颉ず柊l(fā)明了Klischograph電子刻版機,并投入市場,機械化制版技術(shù)從此開始。
1954年? 在布魯克林展出新式Linoflm照相排版機,4年后在德魯巴1958展會上看到帶電子閃光管的機型,這種Linofilm屬于電子控制的照相排版機。
1962年? ? 海德堡開始制造膠印機(第一個型號是KOR,尺寸為40cm×57cm,由凸印機改造成的膠印機)。
1965年? ? 世界第一臺機組式結(jié)構(gòu)的單張紙膠印機Variant 4(Planeta)面市。
1965年? ? 海爾Hell-Digiset是第一臺數(shù)字電子生成字符的照排機,這種照排機憑借其顯著的高效率,標志著光機式照排機時代的終結(jié)。
1967年? ? 機組式膠印機(Planeta)可轉(zhuǎn)換的正反雙面印刷裝置獲得專利。幾乎同期,兩家美國企業(yè)(3M和Geipe)將無水印版首次投放市場。
1970年? ? 米勒印刷機制造公司制成膠印和干膠印可轉(zhuǎn)換的正反雙面印刷機。
1972年? ? 引進整合的墨色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的羅蘭800型膠印機(每小時達1萬張)。
1973年? ? 世界第一臺施樂Xerox 6500普通紙彩色復印機面市。
1974年? ? 引進海德堡Speedmaster系列72 V型、尺寸為52cm×72cm的四色膠印機。第一臺具有8個印刷機組的單張紙膠印機面市(高寶)。
1977年? ? 日本東麗公司推出第一塊無水膠印印版。
1978年? ? 英國克勞斯菲爾德公司和其他供應商推出電子整頁拼版系統(tǒng)。
1983~1985年? ? 這兩年印前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隨著蘋果Macintosh的引入,在文本/圖像整合方面,開始啟動桌面出版(DTP)時代。此外,Adobe開發(fā)了Postscript頁面描述語言,從而導致照相排版系統(tǒng)的結(jié)束。隨著Linotronic 101的面市,具有前置RIP的數(shù)字激光曝光機取代了模擬的UV曝光機(曬版機)。
1984年? ? 隨著Postscript頁面描述語言的引用,給電子照相帶來新的活力,這是第一次適合印刷業(yè)的方法。1985年“蘋果Apple Laserwriter”第一臺Postscript激光打印機面市。
1985年? ? 惠普開發(fā)了熱噴墨打印技術(shù),并在市場上推出“HP Thinkjet”打印機。佳能推出“BJ 80”熱氣泡打印機。1987年? ? 惠普展示第一臺“HP Paintjet”彩色噴墨打印機。
1986年? ? 第一臺Koebau-Rapida 104機組式單張紙膠印機面市(每小時15000張)。
1987年? ? 美國Presstek公司推出(DI技術(shù)),在印刷機上印版直接成像。
1988年? ? 西門子推出LED-Plus技術(shù),LED打印機的工作類似于電子照相的激光打印機。QMS公司展示第一臺“Color?Printer 30”彩色Posyscript打印機。
1989年? ? 柯達以“Kodak XL 7700 Digital Continuous Printer”推出基于連續(xù)噴墨的數(shù)字印刷系統(tǒng),隨著桌面出版的發(fā)展,對具有高吞吐量打印機的需求在增加。施樂以“Docutech”黑白打印機系列作出反應,而惠普展示其分辨率增強技術(shù)。
1990年? ? 日本小森印刷機制造廠推出全自動換版裝置。
1991年? ? 海德堡引進DI印版直接成像技術(shù),并研制成GTO-DI膠印機。
1993年? ? 在Ipex印刷展覽會上,Indigo和Xeikon展出第一臺“真正”的數(shù)字彩色印刷機。如果說班尼·蘭達的“E-Print 1000”單張紙印刷機基于液體著色劑工作,那么Xeikon那時就用卷筒紙印刷,并采用干式墨粉的電子照相方法。
1995年? ? 奧西公司首次以其“9700”和“9800”大幅面印刷機將“復印機技術(shù)”投入市場,該技術(shù)的墨粉不用加熱,而是用壓力固定。
1995年? ? 海德堡推出Quickmaster DI直接成像膠印機。
1997年? ? 建立Karat Digital Press公司,該合資企業(yè)研制成74 Karat計算機直接到印刷機設(shè)備。
2002年? ? 采用KBA-Rapida-162帶翻轉(zhuǎn)的八色膠印機實現(xiàn)大幅面正反雙面四色印刷。
2004年? ? 高寶慶祝KBA Rapida 205印刷機首發(fā)式。曼羅蘭單張紙印刷機公司推出Prindor在線冷燙箔技術(shù)。
2005年? ? 柯尼卡美能達推出用于大批量印刷的Bizhub系列印刷機。佳能以Imagepress進入專業(yè)彩色印刷。惠普在接收Scitex Vision之后,進入大幅面印刷。
2006年? ? 奧西以雙子星技術(shù)(Gemini-Technologie)繼續(xù)開發(fā)其復印機技術(shù)。
2006年? ? 曼羅蘭單張紙機公司在市場上推出新的直接驅(qū)動技術(shù)。海德堡推出Anicolor(麗彩短墨路)技術(shù)。
2008年? ? 海德堡推出Speedmaster XL 145和XL 162新型膠印機。
2008年? ? 德魯巴2008展會聚焦噴墨印刷系統(tǒng),富士膠片公司以Jetpress 720推出第一臺B2尺寸的單張紙噴墨印刷機,惠普也以Webpress卷筒紙噴墨印刷機注視報紙印刷市場。
2012年? ? 繼富士膠片公司之后,還有其他制造商推出B2尺寸的單張紙數(shù)字印刷機,如惠普Indigo 10000、網(wǎng)屏公司Truepress Jet SX或柯尼卡美能達KM-1。高寶祝慶其Rotajet 76卷筒紙噴墨機首發(fā)式。班尼·蘭達以其納米印刷機在德魯巴2012展會上引起關(guān)注。蘭達新技術(shù)的基礎(chǔ)是水基納米墨水,其顏料顆粒很小,以納蘭為單位計算。在展會期間,蘭達宣布與小森、羅蘭或海德堡合作。此外,Xeikon和奧西公司宣布在Trillium或Infinistream名下基于液體著色劑的數(shù)字印刷機。
2013年? ? 佳能在Joh.Leupold包裝印刷廠安裝第一臺奧西Infinistream數(shù)字印刷機。2013年底,Xeikon公司的Trillium數(shù)字印刷機進入試運行。
2014年? ? CIP4組織以XJDF宣布“下一代”的JDF(活件描述格式)。
2016年? ? 海德堡在“一觸而就”(Push to Stop )口號下,推出單張紙膠印自主印刷(智能工廠)。不同印刷活件的順序無須印刷者干預即可自動生產(chǎn)。(資料來源:《德國印刷者》2019年第18期)
責任編輯:薛金萍 xjp@c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