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記者鄭旭
住進“不用自己燒煤取暖”“自來水管子不怕凍”“解手能在屋里”“能在陽臺上晾衣服”的樓房,是黑龍江省巴彥縣兆麟小學片區(qū)260余戶棚改居民共同的夢。為了圓夢,為了享受黨的好政策,他們選擇等待。這一等,就等了將近10年。
2018年7月,一紙蓋有當?shù)厝嗣裾碌摹斗课菡魇展妗吩诰用裰虚g傳閱。大家無比堅定地認為,在政府的組織下,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住進棚改回遷房。
可是14個月過去了,這些居民也未見項目有任何實質進展。于是,他們當中的部分人變得彷徨、焦躁,甚至認為當?shù)卣窃诘跛麄兊奈缚?,是在漠視群眾利益…?/p>
棚戶區(qū)改造是中央為改造城鎮(zhèn)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生工程,是維護好群眾根本利益,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惠及更多群眾的務實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這項順應群眾期待的惠民政策,在棚戶區(qū)改造、建設任務重的東北地區(qū)持續(xù)深入地向前推進,讓成百上千萬的家庭住進了新房子。
然而近年來,部分地區(qū)硬著頭皮干棚改,“有條件要干棚改,沒有條件也要棚改”成為地方黨政官員的棚改工作主思路。而決定這種思路的,即有源于棚改任務硬指標的壓力,也有維護棚改片區(qū)群眾穩(wěn)定的壓力。于是,在個別地方就出現(xiàn)“吊胃口”現(xiàn)象。
棚改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與其“敷衍”“吊胃口”,莫不如打有準備之仗,做到量力而行。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根植于具體行動上,和群眾講實話、報實情,用心把棚改這件民生實事做好。
總之一句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是棚改工作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