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孕婦焦慮抑郁狀況發(fā)生的影響因素。方法:在研究展開前在本院婦產科選擇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孕婦180例,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礎上分組,分組采用隨機數表的方式,兩組例數相同,均為90例,對照組給予患者日?;A治療,觀察組開展個性心理治療,對比情緒恢復指標、心理情況。結果:觀察組在治療后焦慮抑郁的情況得到顯著疏解,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在治療后生活質量水平也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妊娠中晚期孕婦采用個性化治療各項措施,可以及時對情緒進行調節(jié),保證各項情緒的穩(wěn)定,為后期分娩做好準備,保證孕產婦后期的安全分娩。
【關鍵詞】
妊娠中晚期;孕婦;焦慮抑郁狀況;影響因素
妊娠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甚至可能發(fā)生各種不能預知的狀況。孕婦生理上發(fā)生變化的同時心理變化也比較復雜,妊娠是一種應激事件,在妊娠28周至分娩這段時間是妊娠晚期,胎兒在這一階段發(fā)育較快,孕婦的生理功能因此處于巔峰狀態(tài)從而過度負荷,身心會對此般過度負荷的應激產生反應,焦慮和抑郁最為常見[1]。在孕中晚期若出現(xiàn)焦慮以及抑郁的情況,對正常分娩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可能出現(xiàn)因為情緒變化造成難產等情況。為了積極應對分娩過程中的各項問題,掌握更加科學的應對方法,以減少孕婦剖宮產和低體質量胎兒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故做此研究,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研究展開前在本院婦產科選擇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孕婦180例,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礎上進行分組,分組采用隨機數表的方式,均分為90例。對照組初產婦58例,經產婦32例;年齡21~33歲,平均年齡為(27.52±1.31)歲。觀察組初產婦56例,經產婦34例;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為(27.51±1.38)歲。產婦在了解研究相關內容后簽署同意書。對兩組患者各指標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基礎的管理模式,配合進行孕晚期各項檢查活動,及時了解和解決孕產婦以及家屬的各項問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心理治療各項措施,主要包括:對孕產婦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在進至醫(yī)院后填寫相應的調查表格,通過表格判斷其性格以及心理特點,進而制定適宜的心理治療措施。對具有抑郁傾向的孕婦進行分娩知識普及,降低因為恐懼造成的心理排斥情況;如孕產婦對分娩存在恐懼心理,則將科學分娩的知識進行普及,包括現(xiàn)階段使用較多的無痛分娩等方式,提升其對于新生兒的憧憬,進而降低心理負擔;對于焦慮者,則可以轉移注意力,通過情緒疏導的方式,降低不良情緒對后期妊娠的影響[2]。
1.3觀察指標
研究對比數據兩組情緒指標以及生活質量。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后恢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在治療后焦慮抑郁的情況得到顯著疏解,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在治療后的生活質量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討論
妊娠中晚期孕婦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妊娠計劃、孕期身體狀況及年齡均可引起中晚期孕婦焦慮抑郁的發(fā)生。有研究指出,居住環(huán)境惡劣,既往有異常孕產史,在孕期發(fā)生出血保胎事件,有妊娠合并癥或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等,孕期營養(yǎng),家庭環(huán)境,夫妻關系,家庭成員的關心程度,良好醫(yī)患關系的建立,這些因素均可以導致妊娠期婦女發(fā)生焦慮問題[3]。李君琴等研究指出初產婦發(fā)生妊娠相關焦慮的主要因素有懷孕時年齡偏低,沒有充足的知識、物質和思想上的準備,對妊娠帶來的問題產生壓力,自我效能低,孕期發(fā)生的生活事件造成的壓力無法排解,具有消極應對傾向等[4]。而經產婦有過妊娠和分娩的經歷,焦慮抑郁發(fā)生的概率較初產婦低,但是易感性人格和因生活事件而形成的壓力也是易引發(fā)焦慮的危險因素。孕婦孕期抑郁、焦慮、生活事件普遍存在,且與不良妊娠結局存在一定相關性,孕期特質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是發(fā)生不良妊娠結局的重要危險因素[5]。醫(yī)護人員在圍產期要增加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的宣教活動,根據患者的危險因素采用特定的具有個性化的治療和有效的心理護理方式,從而減少患者發(fā)生不良心理狀況,才能為胎兒提供良好的發(fā)育環(huán)境[6]。指導妊娠期婦女規(guī)范服用葉酸,加強孕婦整個孕期的心理保健,定期開展孕期焦慮和抑郁的篩查工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干預,從而更好地預防孕產婦發(fā)生心理障礙性疾病。
從上文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觀察組在治療后焦慮抑郁的情況得到顯著疏解,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在治療后生活質量水平也高于對照組(P<0.05)。原因為:孕中晚期出現(xiàn)心理問題首先是對分娩整個過程的恐懼,因此在護理中對知識進行普及,幫助產婦更加全面地了解各項分娩知識,對進一步提升分娩整體質量有重要作用,為產婦后期的分娩質量提升創(chuàng)造更加理想的條件。
綜上所述,妊娠中晚期孕婦采用個性化護理各項措施,可以及時對情緒進行調節(jié),保證各項情緒的穩(wěn)定,為后期分娩做好準備,保證產婦后期的安全分娩。
參考文獻
[1] 錢玲.認知和行為教育對中晚期妊娠孕婦情緒管理和自護技能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09(17):178180.
[2] 黃曉麗,鄒珺,陳曉軍,等.妊娠中晚期心理狀態(tài)對孕產婦分娩方式選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8,25(09):11711172.
[3] 查建梅,褚光萍,李麗多.張家港市妊娠期婦女焦慮抑郁發(fā)生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衛(wèi)生雜志,2017,(03):3033.
[4] 李君琴,曹淑殷,余曉燕.孕中晚期婦女妊娠相關焦慮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6,51(07):798803.
[5] 黃曉潔,楊俊波,劉永紅,等.孕婦焦慮與抑郁情緒及生活事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6,(01):2124.
[6] 申琳,姜麗麗,談洪蕾,等.中晚期孕婦妊娠的焦慮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7,34(11):218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