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訪清(遼寧現代服務職業(yè)技術學院)
在我國提出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新理念的同時體育產業(yè)積極探索體育旅游發(fā)展的新模式,努力實現產業(yè)孵化的功能。為打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體驗基地,2017 年建成了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遼寧省體育局體育產業(yè)處長韓先智指出“體育業(yè)作為綠色低碳產業(yè)、健康產業(yè),符合我國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方向,能夠與科技、旅游等第三產業(yè)形成強力互動?!蔽覈w育旅游資源豐富,人們可以根據自身不同的需要隨意選擇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資源的相關內容,并及時的調整運動鍛煉。筆者認為,在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方面可以有效借鑒河北張家口崇禮縣的滑雪運動經驗,在享受到雪色景致的同時體驗滑雪運動帶來的鍛煉效果,一舉兩得。近年積極開展體育事業(yè),全民健身意識得到了有效的增強。體育旅游不僅僅能夠使人身體強健,而且能夠使人身心愉悅,振奮精神,體育旅游不僅煉身又煉心,在這樣人文景致當中不僅身體得到了鍛煉,調節(jié)機體能力而且獲得良好的情緒,增長見識。
自全民健身計劃的提出,體育旅游在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發(fā)展群眾體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當中看到日常的健身現狀已經不能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公眾的健身意識有待加強。大眾體育活動的發(fā)展還不夠廣泛。在滿足群眾體育鍛煉需求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筆者認為為了進一步增強人民的身體素質,提高人們的整體質量,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發(fā)展全民健身體育旅游,在旅游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健身的樂趣。群眾的發(fā)展,體育旅游的本質特征,對全民健身體育旅游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體育旅游是對于我國旅游業(yè)來說的一項非常廣泛的事業(yè)。國家將參觀體育賽事等作為體育旅游的內容,同時也說明體育旅游對促進全民健身有很大的作用。但多數是片面的網述,或僅限于某一地區(qū)和旅游資源開發(fā)的研究領域,很少從體育旅游的角度來研究全民健身,目前,它還處于起步階段。 本文結合借鑒了以往研究體育旅游的文章和促進全民健身的政策等,為開拓體育旅游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文件性內容。同時重點研究了人體自身游覽的適應性效應,闡明了體能資源的開發(fā)對促進全民健身具有一定的建設意義。
構建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是促進健身體育旅游資源不斷發(fā)展和演變的結構體系。目前,根據文獻的挖掘和整理分析,發(fā)現我國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研究剛剛起步。體育學術界尚未對全民健身體育旅游概念的定義進行報道。目前,中國公眾對健身和體育旅游的公共服務需求多樣化。實施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市場化,讓私營部門和非營利組織充分參與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領域。推進我國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必然選擇。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是指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并有明顯的宣傳效果。滿足健身和體育游客共同需求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總稱。因此,通過文獻分析,在體育旅游資源的基礎之上,結合現有的相關概念,結合我國體育旅游資源實際和空缺的現象。筆者認為,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資源是公眾多元化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需求的保障體系。它是指某一健身運動旅游公共服務對象,供給主體,供給方式和政府監(jiān)督,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資源不僅是衡量我國健身體育旅游發(fā)展程度的重要指標。這也是實現我國健身體育旅游公共服務供給更好,更快發(fā)展的必然選擇。
體育旅游資源指的是在社會當中不僅僅旅游的定義在于山水風光而且能夠以體育旅游項目對于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并能夠用體育項目引導旅游活動,為體育旅游產業(yè)的經營活動所用,能夠產生經濟、社會、生態(tài)效益等各種因素和條件的綜合。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體育旅游逐漸成為休閑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閑暇時間是指扣除賺取活動時間和個人及家庭事務活動時間后剩余的時間。悠閑的生活方式是人們在閑暇時間活動的類型和活動方式。過去,中國實施的六天工作日制度對人們的假期來說太短暫了。日常生活來不及處理,額外的活動總是綽綽有余,時間不夠,旅游對于人們來說通常只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在這個階段,中國的工時制度符合國際標準,并實行了每周五天的制度。這意味著除五一和十一黃金周外,人們的假期也增加了一倍。更多的休閑時間為休閑和娛樂提供了時間保證。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時間縮短,節(jié)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大,人們還需要在閑暇時緩解壓力,調整煩躁情緒,成為社會安全閥。這是休閑旅游的現實要求,也是體育旅游活動發(fā)展的內在動因之一。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jié)奏正在加速,許多人在一段時間或城市中繼續(xù)超負荷工作,身體常常感到不舒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并減少身體的身體狀況。好消息是與此同時,大多數人都及時意識到這一點,因此“付出健康”已成為人們的口頭禪,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健康??偸且允杖氲脑黾訛榍疤岬摹_^去,經濟水平較低,家庭收入有限,很難想象花錢去鍛煉,但是現在經濟水平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去旅游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放松身心,并在這一過程當中鍛煉了體質。
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的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因此,近幾十年來,中國的精神文化消費成本逐年上升。在這種形式下,體育旅游方興未艾,呈現出勃勃生機。它以精神享受和心理體驗為中心,同時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成為人們調節(jié)精神的主要方式。體育旅游具有這種效果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首先,體育旅游資源,特別是自然資源,吸引了大量的人參加體育活動。所謂旅游自然資源,是指江河湖泊,名山大川,森林草原和藍天,陽光明媚,溫度適宜等。其次,在良好、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體育旅游活動,可以起到消除煩躁,振奮精神,鍛煉意志,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作用。人們在喧囂的城市里積蓄的壓力可以在這里釋放,而城市環(huán)境很難做到這一點。這也是體育旅游活動受到越來越多關注,體現體育旅游特色的重要原因。
國家政策所扶持的振興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帶來的資金扶持、金融傾斜、政策支持等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會加快體育旅游的發(fā)展,勢必會提高人們追求文明,追求更高質量生活的程度,在大力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進程當中,局限的旅游娛樂空間已經不滿足于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人們更愿意逃避城市喧囂生活去走進大自然親近生活,這為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且經濟的發(fā)展使人們更加有財力去體驗生活,體育運動一般花費較高,例如蹦極,漂流等極限運動比尋常旅游花費程度高出幾倍,經濟的提高人們有意愿去體驗生活,感受世界的美好。
亞太經濟的強勁復蘇為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條件,現階段體育旅游的主題為“親近自然,健身娛樂”,這種生活方式不僅僅是我國的潮流,而且在國際社會當中極為盛行。我國是世界第五大旅游目的地,在名次上僅僅次于法國、西班牙、美國和意大利。當前中國的旅游產業(yè)與世界逐漸接軌,越來越多的國際旅游企業(yè)會給我國帶來先進的旅游產業(yè)技術、先進的管理經驗與資本,這為國內的旅游行業(yè)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 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
體育旅游資源是一個不斷更新發(fā)展的概念,到目前階段為止。體育旅游資源作為一種學術觀念在國內并沒有實行完全的統(tǒng)一,對于體育旅游資源的概念限定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筆者在閱讀了各篇關于體育旅游的文章并且結合體育旅游的特點,認為體育旅游主要是以體育資源與旅游資源為前提,并且以體育旅游商品的形式,為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提供健身、娛樂等各種服務為一體的盈利性活動。全民健身體育旅游是在體育旅游的基礎之上與全民健身相融合,在發(fā)展體育旅游的基礎之上促進全民健身。凡能夠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會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觀事物,都可構成旅游資源。體育旅游資源可以為人們提供觀賞、娛樂、健身的功能。所以體育旅游資源是為了給人們開展體育和健身活動的娛樂場所和環(huán)境,并且體 育旅游資源具有多樣性和歷史性的特點。全民健身體育旅游是我國特殊的人類社會活動中的特殊活動,體育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筆者認為可以從旅游的角度來進行定義分析,從復合型產業(yè)的角度來認識體育旅游,用動態(tài)發(fā)展的觀點去了解體育旅游。
體育旅游可以根據不同的角度分為不同的類型。首先按照體育旅游參與方式可以分為參與型旅游與觀摩型旅游。參與型旅游是指直接前往異地參與某項具體的體育活動,觀摩型旅游是指前往異地觀看某項體育賽事;其次按照時空特征可以分類為周期型旅游、定點型旅游。周期型旅游是指體育旅游項目在舉辦時間上往往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定點型旅游是指去某個固定的地點或者去觀看某個特定的旅游項目。
體育旅游興起時間主要在20 世紀60 年代,經歷了漫長時光,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文化內容,在眾多的旅游項目當中,體育大省遼寧的體育旅游已經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遼寧省位于我國最北部的沿海地帶,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在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當中意識到現有的自然資源十分適合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例如馬拉松、滑雪、登山、極限運動等等,很多地區(qū)適合漂流、蹦極、攀巖等等,一些極限運動可以使人忘記城市當中的喧囂與煩惱,減輕工作的壓力,在2008 年建成的沈陽奧體中心在當時主要是用來北京奧運會的部分項目的開展,在奧運會結束之后沈陽奧體中心主要是演變成開展體育運動的場地,在沈陽奧體中心人們可以感受到體育的樂趣。與此同時,少數民族眾多,在歲月的變化發(fā)展當中仍舊保留著自身傳統(tǒng)體育項目,在少數民族聚居區(qū)體育旅游業(yè)發(fā)展勢頭良好,在歲月的變化歷史當中傳統(tǒng)民族體育項目內容新奇、形式豐富、老少皆宜,傳統(tǒng)民族體育項目的開展為體育旅游事業(yè)的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有利于增強民族之間的互補性,這為了解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豐富健身活動提供了廣闊空間。
體育旅游可以不斷豐富當代旅游的內涵,并且促進全民健身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當地省市文化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從目前來看遼寧省已經將開發(fā)省內體育旅游資源作為發(fā)展經濟的重要途徑。但是相對于部分省市來說開發(fā)體育旅游的起步較晚,并且在開發(fā)利用之前沒有對體育旅游做出系統(tǒng)的分析,筆者在調查研究后發(fā)現體育旅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首先,盲目開發(fā)體育旅游資源,在旅游資源的開發(fā)過程當中未制定統(tǒng)一管理條例,開發(fā)比例過重,而且其資源的開發(fā)大部分針對于沈陽、大連等發(fā)達的城市;其次,對于體育旅游資源能否合理保護利用不到位,部分資源在開采利用的過程當中破壞了原有的自然資源,造成了當地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其三,活動內容單一,筆者調研發(fā)現體育旅游資源參與的人群受到限制,項目大部分為蹦極、漂流等只適合青年人的項目;其四,體育與旅游資源的結合程度相對較弱,而且政府對于體育旅游資源開發(fā)的政策較少,民眾關注程度不高。
綜上所述,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資源的發(fā)展為社會的經濟發(fā)展社會和諧提供了方向,針對人才培養(yǎng)、設施建設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闡述并作出了相應的研究探索,為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整合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資源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充分借鑒國外以及國內其他省市的體育旅游資源的經驗但是也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探索出符合實際的全民健身體育旅游模式,提升時效性。通過上述分析闡述了全民健身體育旅游資源的價值所在、供給現狀和開發(fā)機遇,最后總結出對策研究,我們應當在人才培養(yǎng)、設施建設、民族體育應用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注釋
1 李天元編著的《旅游學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