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
一九九年,父親在盧灣區(qū)一舊家具店櫥窗里看到有三張日式矮桌,樣式相同,三張疊在一起。他走進店堂,穿過舊家具的夾弄,看這三張暗褐色的桌子。
店老板一般很“識相”,注重來客年齡、打扮、神色,不講話。父親想打聽什么,但是沒作聲,最后怏怏出來,在這一刻,他感到自己真的老了。
“一定是日本租界的東西?!彼麑δ赣H說。
他的兩頰早有了老年斑,這位昔日的抗日志士,已失去敏銳談鋒,即使面對他熟悉的“地下黨”電視劇,也一般在沙發(fā)里坐著,不知是不是睡著了。
記得有一次,他轉(zhuǎn)過臉對我母親說:“冷天里還穿法蘭絨料子?白皮鞋?”
母親耳聾,不習慣助聽器,膝上堆著報紙和一本《中國老年》雜志,看一眼屏幕,沒明白他的疑問。
這是我聽到父親唯一的不滿,他的話越來越少了。
他曾是上?!皽S陷”期的中共情報人員,常年西裝革履,也經(jīng)常身無分文,為失業(yè)苦惱。
“穿不起西裝,總要有七八套不過時的,配背心、皮鞋,秋大衣不可以冬天穿,弄得不好,過去就叫‘洋裝癟三?!?/p>
他不許我吃日本料理,每提起深惡痛絕,“日本飯是最壞的東西”?;蛟S,那是我母親講的,五十年前,他誤將盤子里的生豬血當作番茄醬的原因。
出事那年,因“日共”某組織在東京暴露,很快影響到了上海的情報系統(tǒng)。某個深夜,父親與他“堂兄”——他的單線聯(lián)系人,幾乎同時被捕。警車駛近北四川路橋堍,“堂兄”突破車門跳車,摔成重傷。
他被押至憲兵司令部(位于大橋公寓,據(jù)說一九四二年李白被捕也關(guān)押于此),由東京警視廳來人嚴刑審訊。他記住“堂兄”摔得血肉模糊的臉,始終堅稱自己由金華來滬探親,不明“堂兄”近況,本埠不認識其他人,無任何社會關(guān)系。他講了很多金華的細節(jié),但不會說金華方言,所幸東京人員疏忽了這最重要的破綻。翌日,他被押往日軍醫(yī)院對質(zhì),“堂兄”已奄奄一息,只微微捏了他的手。兩天后,“堂兄”在醫(yī)院去世。
隨后的一年,他被囚禁在上海提籃橋監(jiān)獄。
日占時期,這座“遠東第一大獄”仍以設計精良著稱,整幢建筑通風通聲,稍有異常響動,幾層樓都聽得清。新犯進門循照英制,三九寒天一樣脫盡衣服,兜頭一桶臭藥水消毒。糙米飯改成日式分量,每餐一小碗。囚徒必做一種日式體操,平時在監(jiān)室里趺跏一樣靜坐,不可活動。四周極為靜寂,只有獄警在走廊里反復來回的腳步聲,鐘擺一樣的規(guī)則。
次年,他被解至上海南市監(jiān)獄(即南車站路看守所)。一年后,解至杭州監(jiān)獄。
兩地都屬汪偽管轄,等于嘈雜的菜市場,杭州監(jiān)獄更甚,克扣口糧,犯人已到食不果腹的境地,必須依靠親友接濟度日。監(jiān)室走廊里,每天擺有外來的餛飩擔,也賣小籠、春卷、蛋炒飯、大肉面以及“包飯作”攤檔,收受各類鈔票或細軟,付了賬,或一個銀假牙,小販遞進鐵窗一碗三鮮面、片兒川或幾個菜肉包,獄卒聽之任之。一人在牢里吃,四面是饑腸轆轆的餓眼,幾乎每天都有餓尸被附近的廟祝抬出去。
記得一個身披獺皮大衣的北方人,趾高氣揚進監(jiān),出手闊綽,常常拿出鈔票和首飾,從外面大館子里叫菜,叫熱毛巾揩面,終因缺少社會資助,懂得討價還價,然后銖錙必較,數(shù)零錢吃餛飩面,吃廉價蓋澆飯,最后無錢可拿,一件一件剝下衣衫以得充饑,沒有接濟,坐吃山空,最終饑寒而亡,死時蓬頭垢面,僅穿了一套底衫褲,如縮斃街頭的乞丐。
附近監(jiān)室,囚禁不少身份復雜的英、美籍男女,基本失去西人風度,洋裝和絨線衣每個縫隙里,蠕動著密密麻麻的虱子,除了被押走幾個之外,不久都餓死了,沒人管。
這期間,他得患重癥傷寒、敗血癥、肺病、關(guān)節(jié)炎,頭發(fā)大把脫落。所幸監(jiān)外幾位好友的接濟,多方搭救,一年后被獄卒背出門來,保外就醫(yī)。
他得以重返上海人間。他的年輕和活力,神奇地抵御了嚴重的疾病,恢復曾經(jīng)的體魄和風貌。他依舊是情報系統(tǒng)必要的一環(huán),他的聯(lián)系人在法國公園、地地斯咖啡館(DDS),以及三官堂橋的棚戶里等他。
日本宣布投降的那天晚上,是他和朋友慶祝勝利的狂歡之夜。一群青年人開懷痛飲,在路上漫無目的閑逛,高聲談笑,無所顧忌。陶醉中走近西區(qū),已是子夜了,只見附近綠樹叢中某一幢大洋房,通體燈光雪亮,門窗大開,頓悟這是某大漢奸的宅第,于是大搖大擺推開鑄鐵院門,進入這所大房子。滿地狼藉,宅主顯然已逃匿,貓狗全無蹤影,凌亂的大菜間里有幾箱洋酒,眾人打開箱蓋,人手一瓶,巨大枝型吊燈照耀著一張張年輕人光彩奪目的面孔,于是歌唱起來,聲震屋宇,一直鬧到東方既白,一個個醉倒在細木地板上鋪的波斯地毯上。等下午醒來,這幢折衷主義風格的豪宅仍不見一個人影,只有花園里小鳥在鳴叫。
如今,一切都歸于平靜了,他們都戴老花鏡,銀發(fā)滿頭。寒冷的雨雪即將來臨之時,父親輾轉(zhuǎn)不能入眠,獄中舊傷仍然隱隱作痛;母親一直是熱心的報刊讀者和離休組織開會對象。他們身體還算硬朗,沒有和孩子住在一起。
有一天早晨,父親摘了菜,喝了一杯茶,后來對母親說,今天不吃菜了。母親沒聽清,去到廚房后發(fā)現(xiàn),父親已把豌豆苗裝到黑袋子中,丟進了十二層的垃圾通道,無法找回,摘剩的枝梗盛在塑料籃子中……母親說不出話來,把那些枝梗裝入黑塑料袋,扔進十二層的垃圾通道。第二天,她給每個親友打電話,提到父親這個過失,可惜那些青翠的豌豆苗。她大聲訴說這事,使聽者都有所觸動。
在老境中,友人終將一一離去,各奔歸途。他們密切交往的過程,會結(jié)束在雙方無法走動、依賴信件或互通電話時期,然后是勉強的一次或幾次探病,最終面臨訃告,對方也就化為一則不再使用的地址和電話號碼。死者的模樣仍然是在的,在活者的腦中徘徊,卻不再有新的話題,只無言注視前方,逐漸黯淡。這種化分之后的形象,終也有一天,連同保存印象的主人一起,忽然消失。人的全部印象,連帶記取他的活者本身,全都消失以后,才是真正的死亡。人是在周而復始替換這些印象中,最后徹底死去的。
(節(jié)選自《回望》,有刪改)
帶著這些問題,再讀一遍文章吧!
(1) 文中提到“父親唯一的不滿”,請分析父親不滿的深層原因。
(2) 賞析文中加下劃線的句子:“死者的模樣仍然是在的,在活者的腦中徘徊,卻不再有新的話題,只無言注視前方,逐漸黯淡?!?/p>
參與討論: 衢州第一中學 孫慧麗 老師
衢州第一中學高三(1)班 陳思琪
衢州第一中學高三(2)班 汪 誠 / 王 婳 / 童非洋
文中提到“父親唯一的不滿”,?請分析父親不滿的深層原因。
● 汪 誠
當父親這位“失去敏銳談鋒”的“抗日志士”通過電視屏幕勾起對那段歲月的回憶,會反感屏幕上不真實的演繹。父親不要求后人能體會抗戰(zhàn)時的艱苦卓絕,但也不希望后人褻瀆那份守望相助的革命斗爭精神。
● 王 婳
父親不滿的原因有二:首先,電視劇中演員的穿著與真實情況不符,父親認為這是對歷史的篡改、對抗日精神的不尊重;其次,電視劇以“抗日”來吸引觀眾,以主角帥氣的打扮博取眼球,生活歸于平靜的父親并不愿曾經(jīng)的崢嶸歲月以這種方式被提起。
● 童非洋
電視劇中法蘭絨料子的情節(jié)引起了父親的不滿,這里面有父親對西式服裝的不喜,過去因為工作常年西裝革履,仿佛是生活的面具,讓人疲憊。另一層原因是父親經(jīng)常身無分文,穿不起西裝,著裝不合時令,被人嘲笑不倫不類,西裝里透著當時的艱難窘迫。
● 陳思琪
“法蘭絨料子”“白皮鞋”在父親心中已經(jīng)固化為一種被侵略的象征,從那個年代走來的父親對此深惡痛絕,所以即使人已經(jīng)老了,對過去的記憶模糊,仍然對日本貨有著很深的抵觸,從側(cè)面烘托出戰(zhàn)爭年代帶給人的創(chuàng)傷。
● 孫慧麗老師
分析原因應該從直接間接、淺層深層兩個角度去思考,題目直接問“深層原因”,那就要根據(jù)表象結(jié)合時代背景、人物身份性格層層分析。
電視劇中抗日志士的服飾引起父親的不滿,這源于父親心中對那段歲月的尊重和緬懷,不符合史實的做法引起了親歷者的憤怒,貶損了先烈的價值。所以汪誠和王婳兩位同學的分析,一個側(cè)重于批判對革命精神的褻瀆,另一個側(cè)重于反感篡改歷史,都是非常準確的。
童非洋同學由西裝延伸開來,聯(lián)想到父親的生活境遇,這并沒有準確地抓到要義。陳思琪同學由此生發(fā)出父親對日本貨的抵觸則有些牽強附會。
賞析文中加下劃線的句子:
“死者的模樣仍然是在的,在活者的腦中徘徊,卻不再有新的話題,只無言注視前方,逐漸黯淡?!?/p>
● 汪 誠
一個時代在一切歸于平靜之后,仍然能留在人們的記憶里;而那個時代的人和事,則會被逐漸遺忘,不是他們沒有分量,而是人們很容易只記住一個符號,無法真切體會他人的感受。人不會一直活在別人的記憶中,作者希望一代代的后來者能向他們致敬,希望這份精神可以傳承下來。
● 童非洋
死者的悲哀在于雖然存在于他人的記憶中,卻不再有話題,不再被提起,終將黯淡,被遺忘。這句話體現(xiàn)出一種時代更替的無可奈何,父親的時代在逝去,同時代一起負重前行、生死相知的戰(zhàn)友逐漸離去,既走下了歷史舞臺,也走向生命的終結(jié)。
● 陳思琪
這句話表面指父親和那個時代的人們、那個時代的記憶正在消失,同時暗示了人活著就是不斷回望,又負重前行,記憶最終會消散,但“人生代代無窮已”,生命的價值以另一種形式在延續(xù)、在更替。
● 孫慧麗老師
這句話可以說是對文章標題的一種詮釋,驚心動魄的時代、出生入死的生活都會在最后歸于平靜,歷史的長河依舊向前,即使是燦若星辰,也終會星光黯淡。何況健忘是人的本能,時代越久遠,越無法感同身受。汪誠同學重點突出了這一部分內(nèi)容,挖掘了作者的意圖,表達了一份迫切的呼吁。童非洋同學由父親一個人上升到了一代人乃至整個時代的悲哀,是一種比較全面的眼光。陳思琪同學的解讀在悲涼之余帶有了一份積極性,我覺得這樣的認知也是貼合文本的,契合了全文的最后一句“人是在周而復始替換這些印象中,最后徹底死去的”,作者在感傷之余還是能客觀地看待歷史進程,對未來心懷希望。
對文中句子含義的理解,答題思路上應該分為淺層、深層兩個方面,就這點而言,后兩位同學更注重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