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洲
興許是久居鬧市的緣故,我特別愛探尋閩南的山野幽境,近距離感受大自然“世外仙境水連天,桃源景色醉人間”的恬靜悠然,覓得幾許自在與清靜。
我漫游過大田美人峰高山茶天下,尋得戴云山脈茶香飄遠韻的清新自然;到訪過徐霞客閩游曾兩次抵達的九鵬溪,在水上茶鄉(xiāng)的青山綠水之間愜意泛舟,收獲怡然自得;也曾夜宿云霄馬鋪百草園,領(lǐng)略過赤茅峰上“山中無閑草,遍地皆靈藥”的中草藥文化……但與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安寧和樂頗為相近的,要數(shù)平和大松村大湖頭山的靈龍谷。
盛夏的大溪,群山疊翠,四處林木蔥蘢,惹眼綠色讓人未飲先醉。一陣?yán)子赀^后,清新的空氣中除了負氧離子的芬芳,還恍惚帶有大溪豆干的濃厚醇香。
驅(qū)車緩慢行駛在前往大湖頭山逶迤的柏油路上,首先引入眼簾的是被譽為“閩南第一”的國家地質(zhì)公園——靈通山,透過車窗玻璃,清晰可見絕頂凌空的“獅子咀”之巔,巨石擎天,奇峻崢嶸,群峰延綿起伏,佳景多姿,掩映于藍天白云之間。雖不能近距離欣賞七峰、十寺、十八景,但可從遠處飽覽它的險峻雄奇。
進入大松村山隘口,眼前豁然開朗,遠山近水一覽無余,群山環(huán)抱之間,滿眼蔥翠欲滴,山谷田園一派幽靜。放眼望去,隱約可見依山而筑的千畝梯田,用綠意歌頌著當(dāng)?shù)卮迕竦闹腔叟c勤勞。一條小溪蜿蜒穿流而過,陽光照射下的溪水波光粼粼,宛如一條銀色腰帶系在大湖頭山的腰際。小溪兩側(cè)舊房與新樓顏色反差顯眼,各式民居錯落有致,偶有幾處炊煙裊裊,傳來幾聲雞鳴犬吠,繪就一幅天然山水田園生活畫卷。
穿過山谷如詩如畫的村莊,沿著略顯蜿蜒陡峭的山路,繼續(xù)驅(qū)車約十分鐘,便抵達大湖頭山靈龍谷。大湖頭山海拔約五百米,位于漳州第一高峰大芹山南麓、國家地質(zhì)公園靈通山西北側(cè),面朝千畝梯田星羅棋布的大松村,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3D全景親近自然、觀景靜心的絕佳選擇。
我徜徉在靈龍谷天然氧吧,四處張望,不舍得錯過一小處風(fēng)景。山坡邊依勢而建的彎月形農(nóng)耕文化展覽館,陳列著大松祖輩們生產(chǎn)勞作的農(nóng)具,用老物件詮釋著數(shù)百年來的農(nóng)耕文化。山坡上百果園中鳥語花香,碧綠的千畝油茶園正競相開花坐果,園中蜂飛蝶舞,林下成群的土雞追逐覓食,好不熱鬧興旺。
沿著山道緩步前行,原生態(tài)叢林中不時傳來嬉笑聲。在純天然綠色氧吧中,童趣旱滑、叢林探險、高空滑索、極速漂滑、野外求生等體驗項目充滿挑戰(zhàn)與樂趣,動靜十分相宜。如果說童趣旱滑、極速漂滑考驗的是技巧,那么叢林探險、高空滑索則挑戰(zhàn)的是膽量。再往叢林深處,可見情人仙舞、同心路溫馨浪漫,恐龍公園惟妙惟肖,百年瓦窯歷盡滄桑,舒心亭、觀景亭將天地美景盡收眼底。
站在觀景亭極目遠眺,視野十分開闊,東南方的靈通山雖遠尤近,在夕陽映射下顯得格外青翠,延綿起伏的雄奇山巔云蒸霞蔚,直至消失在白云深處。雖相距數(shù)公里,但隱約可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峰巒之間。西側(cè)的大芹山巍峨挺拔,峰巒疊嶂,山頂云霧繚繞,高山草甸清晰可見,幾簇白云不時升起,如煙似霧,宛若仙境。傍晚時分,山谷的大松村像即將入睡的嬰兒,靜靜地躺在大芹山與靈通山的環(huán)抱里,美麗而又幸福。
夜宿隱藏于綠樹叢中、傍著山坡而建的靈緣雅居吊腳樓,整個人被負氧離子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隔著落地玻璃門窗,便可欣賞那與山谷大松村點點燈光交相輝映的絕美星空夜景,頓時覺得地闊天長,仿佛置身于北極夜空,令人心曠神怡。在玻璃露臺上沏一壺茶,肆意任性森呼吸,茶香的醇厚與空氣的清新便一同沁人心脾,任由思緒馳騁,睡意全無。
我離開靈龍谷時得知,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的靈龍谷正在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在當(dāng)?shù)禺a(chǎn)業(yè)扶貧、鄉(xiāng)村振興前列?;赝介T楹聯(lián)“華光萬里威照靈通仙境,豐沛千秋豪藏蒼果洞天”,我情不自禁為這個藏身于深山,集返鄉(xiāng)青年創(chuàng)業(yè)、村企共建、產(chǎn)業(yè)扶貧與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幽靜勝地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