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晨
說起“海上絲綢之路”,就一定繞不開七下西洋的鄭和。如果說南京是鄭和下西洋的決策地,江蘇太倉是起錨地,那么,福州長樂就是鄭和下西洋的舟師駐泊地和開洋起點。
兩個基地
鄭和自明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間,率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到達30多個國家,航程10萬余里。一支由數(shù)百只船、數(shù)萬人組成的龐大船隊,要常年在遠洋上航行,必須在其航線上有若干個港口作為依托,還要選擇其中的良港作為船隊駐泊的基地。鄭和依據地理位置、風候規(guī)律、人才資源等因素,從船隊集結編隊、物資補給、等候風汛、船員休整等實際需要出發(fā),經過實地勘察和反復考慮,除以南京作為下西洋船隊的大本營和始發(fā)地外,確定以江蘇太倉的劉家港和福建長樂的太平港作為在國內的主要基地。
船隊自蘇州劉家港出發(fā)后屢次駐泊福州長樂太平港,然后從福州五虎門揚帆啟航。福州長樂太平港是鄭和下西洋途中最后的一個國內逗留地,那么,鄭和在此地有過哪些活動和故事呢?
航海之鄉(xiāng)
長樂地處福建省的東南部,距離省城福州水路約60公里,位于福建最大河流——閩江口的南岸,一面背山,三面臨海,海岸線長達近百公里,水陸交通便利,各類物產豐富,并且有造船和航海的悠久傳統(tǒng)。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就在此打造戰(zhàn)船?!睹鞒勺鎸嶄洝酚涊d:“永樂元年五月辛已,命福建都司造海船一百三十七艘……永樂二年癸亥,將遣使西洋諸國命福建造船五艘?!薄堕L樂六里志》也提到了在福建造船的事:“明永樂太監(jiān)鄭和通西洋造巨舶于此,奏改名為太平港?!笨梢娻嵑拖挛餮笏俗拇?,有些便是在福建造的。
三國時,吳主孫皓派會稽太守郭誕在此造船航海,并由此啟程,所以長樂古稱“吳航頭”,如今長樂縣城仍稱吳航鎮(zhèn),“吳航”成了長樂縣的別名。遠自東漢對起,這里的居民就和東南亞一帶國家有交通往來,唐朝時開始有人在海外定居。他們有豐富的航海技術和海上航行的經驗,全縣225個鄉(xiāng)村,就有110個鄉(xiāng)村僑戶占相當大的數(shù)量,并且大多數(shù)僑民在各國海輪上工作,因而素有“海員之鄉(xiāng)”的美稱。
太平港在長樂縣西250米許,處閩江下游,原名下洞江、馬江,又稱下港、河下港、河陽港。明永樂七年(1409)鄭和奏請改名為太平港,為的是祈求下西洋船隊往返航行太平安順。這里水深港闊,海面最寬處約有1公里,沙洲島嶼環(huán)繞,形成許多船舶寄碇地。南北兩岸各有東西走向的山脈作為屏障,東北部的閩安鎮(zhèn),山峰夾峙,江面狹窄,對外海的浪潮可起阻扼作用,所以既可避風,又可防浪,是一個天然的駐泊良港。古人曾詠詩贊美說:“無風萬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碧水停舟通萬國,桅檣如林赴九洲”。
從船隊人員組成來看,下西洋使團的第二號人物、正使太監(jiān)王景弘即為閩南人,陰陽官(掌握天文氣象測候等事)林貴和是福建福清縣人,22名有姓有名的福建籍軍士因下西洋有功被升官而載入《閩書 ·武軍志》;至于船師、水手、采辦、貿易等技術和經濟人員,更是以福建籍居多。
候風五個月
鄭和統(tǒng)領的下西洋船隊,是以風帆為動力的,所以必須按照“北風南航,南風北航”的風候規(guī)律行駛。船隊由太倉劉家港入海后,航至長樂太平港駐泊候風,到北風吹起,再揚帆經五虎門開洋。五虎門,位于閩江的出海口,是閩江與東海的交接處。海面并排高露出五灘礁石,狀似猛虎,四個蹲伏向前,一個回首后顧,宛如在守衛(wèi)著祖國的門戶,是船舶從閩江出海入洋的必經之地。太平港屬南洋的海洋性氣候,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盛吹東北風,所以下西洋船隊都在此時由國內啟航。
長樂太平港,既然是鄭和船隊在國內的最后一個據點和基地,必然負有維修船舶、付給供養(yǎng)、添置貨物、招聘隨員和進行休整等任務,在這些方面,它也確實是一個理想的港口。因為福建省是我國主要木材產區(qū)之一,杉、松、樟、楠等造船的上好木材,分別由閩北各地沿閩江源源不斷地順流而下,匯集到此,為鄭和船隊船舶的建造和修理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船隊所需的茶、鹽、糖、油、酒以及淡水等生活用品,福建也十分富有;和西洋各國貿易的絲、綢、緞、絨、芝、紗、絹、棉以及瓷器、樟腦等,都是福建傳統(tǒng)的手工產品,早就暢銷國外,享有盛譽。
鄭和船隊的駐泊大大地有利于該地區(qū)經濟的繁榮,使長樂縣城“人如云集,競成大市”,奠定了明代福州在海外貿易史上的地位。
整修寶塔
太平港南有一座南山,鄭和在此候風的5個多月里,經常登上南山觀察港口形勢,察看船隊陣容。南山上有座建造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的石塔——圣壽寶塔。鄭和經調查后發(fā)現(xiàn),此塔是為宋徽宗趙佶祝壽而興建的,他極不高興。他認為宋徽宗是著名的昏君、亡國之君,不值得為他祝頌。他看到南山三峰并峙,便把塔名改為“三峰塔”。
三峰塔全用石材砌造,仿八角樓閣形式,七層八角,高27.4米。塔內為拱頂空心室,設曲尺形石階供攀登,第一層有1門,第二層至第六層有兩個門,而第七層卻開有4個門,這種別出心裁的設計,既便于在頂層室內張燈作為航標,又便于游人四方遠眺。
三峰塔每層塔壁都有浮雕蓮花座佛,這些座佛刻工精湛,布局繁簡得當。全塔200尊座佛中,第一層有60多尊。塔座上的祥禽古獸、花卉圖案,精工細雕,疏密相間。明永樂十一年(1413)鄭和對它進行了重修,明宣德六年(1431)春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在塔下重修天妃宮時,又整修了一次塔。這座古塔,雖然歷盡滄桑,但至今依然巍然聳立。
天妃宮與鄭和碑
鄭和經常登臨三峰塔觀察、休息。塔旁原有一座小廟,內供奉海神天妃(媽祖林默娘)神像。當時出海經商的人都要到這里上香祭拜。當東北風到來時,正是南下西洋的時候,人們要到媽祖像前禱告一番,祈求得到神的庇護。在大海航行中屢遭風險卻能化險為夷,據他們說,這完全是得助于神靈的保佑。
鄭和一行也是十分相信神靈的,其船隊除配有陰陽官、陰陽生,還配有僧侶、道士等神職人員。在第三次返航之后,第四次遠航之前的明永樂十年(1412),鄭和奏請朝廷在三峰塔下建造了天妃宮。在明宣德六年(1431)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前,他又重修了天妃宮,并在其左側建造了一座三清殿,除了雕塑了天妃神像外,還鑄造了一口銅鐘,十一月,他又樹立了《天妃靈應之記》石碑一座。
《天妃靈應之記》碑,人們稱之為“鄭和碑”,碑高1.62米,寬78厘米,厚16厘米,碑座高29厘米,額鐫“天妃靈應之記”6字篆文,兩旁陰刻海水波浪紋,正中擁有一日。碑文楷書31行,行字多者68字,共計1176字,除了9字磨滅外,其余均尚清晰,碑框鐫刻纏繞番蓮花紋。碑文說:“余由舟師屢駐于斯,伺風開洋,駐舶茲港等候朔風開洋。”
“鄭和碑”記敘了鄭和出洋船隊起航前,到南山天妃宮祈求庇護的情況,其中還對航行的時間、船只、人員、編制、修舶、設備、到達國家等提供了可靠的史料,訂正和補充了文獻史料記載的錯誤與不足。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記事石刻,原來在蘇州婁東劉家港北漕天妃宮有《通番事跡記》碑石一塊,可惜已經不存。所以,福建長樂南山天妃宮的這塊《天妃靈應之記》碑,便成了記敘鄭和航海僅存的、唯一的珍貴石刻文物了。
鄭和下西洋后,大大推動了中外和平友好交流,促進對外經濟貿易,許多國家的國王及其親屬、使臣紛紛隨同鄭和寶船來華朝貢,從福州或泉州上岸,然后再由驛道進京,有些使節(jié)和其親隨甚至會在長樂住上一段時間。
《天妃靈應之記碑》記載,明永樂十五年(1417),鄭和下西洋時,各國爭先進貢本國的珍貴動物,其中“忽魯謨斯國進獅子、金錢豹、大西馬,阿丹國進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長角馬哈獸,木骨都束國進花福祿并獅子,卜剌哇國進千里駱駝并駝雞,爪哇、古里國進麋里羔獸”。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帶去了本國的奇珍異寶,各國的珍奇動物也從長樂被帶到了全國各地。此后一段時期,長樂太平港也成了一處著名的貿易港口。
該碑提到鄭和下西洋的航海經歷,到達和經過的國家、地區(qū)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產物,是研究當時西方群島的政治、經濟的一手資料,同時也是我們祖先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
鄭和船隊在長樂雖駐泊在太平港,但附近地區(qū)也有他的活動事跡。例如,他在長樂文石鄉(xiāng)建造了天妃宮、三寶塔、三寶殿和龍峰書院。據閩侯縣的《雪峰志》記載,閩侯“雪峰崇圣禪寺……殿前瓦塔兩座,永樂中三寶太監(jiān)自西洋攜來置此?!薄栋碎}通志》說,鄭和到過福州市內的于山,他看到了宋代所建、元代改名為九仙觀的房屋已經十分殘破,便進行了一番修繕。傳世的《鄭和航海圖》上,還描繪有長樂南海邊的“牛角山”,這個算是人們熟悉的航海標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