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岑溪市中醫(yī)醫(yī)院 檢驗科,廣西 岑溪 543200)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臨床常見的危急重癥,也是導致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尿量和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是診斷AKI 的主要依據(jù),但文獻普遍報告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高[2-4]。其原因一方面Scr 受腎小管肌酐分泌等腎因素的影響,還會受肝功、肌肉含量及非腎性胃腸消除等非腎性因素的影響,另外Scr 是反映腎功能的指標,而在腎損傷程度上應用價值有限[5]。因此 MEHTA 等[6]指出,AKI 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可靠的早期生物標志物。COCA 等[7]對AKI 新生標志物的研究中顯示,脂質(zhì)運載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腎損傷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 KIM-1)等指標能先后覆蓋整個損傷進程,同時鑒于AKI 病理生理機制復雜多樣,某一種生物標志物單獨應用其早期預測和診斷價值都不是最理想的,而兩種有價值的生物標志物組合檢測的研究成為臨床的熱點。本研究檢測患者早期血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cystatin C,CysC),對早期診斷價值進行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本院2017 年6 月至2017 年12 月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急性腎損傷患者92 例作為研究組,均根據(jù)腎病結局質(zhì)量倡導小組(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2012 年指南推薦的AKI 診斷標準確診,根據(jù)存活和死亡分為存活組(n=79)和死亡組(n=13),并將ICU 同期非急性腎損傷患者30 例作為對照組,排除入ICU 48 h 內(nèi)死亡的患者;各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入住ICU 即刻、3 d、7 d、14 d 用生化管靜脈采血,在3 h 內(nèi)分離血清,血CysC(免疫增強比濁法)、Scr(酶法)和BUN(酶法)使用日立718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寧波美康公司生化試劑盒進行檢測;血NGAL 使用武漢博士德公司的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試劑盒,嚴格按說明書操作步驟檢測。
比較存活組、死亡組和對照組入院時血NGAL、CysC、BUN 和 Scr 水平,動態(tài)觀察 AKI 患者治療 3 d、7 d、14 d 血 NGAL、CysC、BUN 和Scr 水平變化;使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分析上述各指標AKI 診斷的早期截斷值,采用受試者工作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計算敏感性和特異性。
應用SPSS 1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KI 患者中存活組與死亡組入住 ICU 時NGAL、CysC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死亡組入住ICU 時BUN 和Scr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和存活組(P<0.05)。存活組與對照組BUN 和Sc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入ICU 第1 天各組血清和腎臟相關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
表1 入ICU 第1 天各組血清和腎臟相關指標檢測結果比較 ()
注:1)與對照組比較,P <0.05;2)與存活組和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存活組死亡組對照組Scr/(μmol/L)71.62±13.58 105.42±22.851)2)69.28±10.24 NGAL/(μg/L)50.62±4.821)58.29±5.271)5.31±0.82 CysC/(μmol/L)1.48±0.211)2.06±0.391)0.72±0.11 BUN/(mmol/L)4.71±0.62 7.02±1.071)2)4.47±0.51
急性腎損傷患者入住ICU 時NGAL、CysC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 BUN 和 Scr 水平略高于對照組 (P>0.05)。入住第 3 天 AKI 患者NGAL、CysC、BUN 和Scr 水平持續(xù)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住7 d、14 d,NGAL、CysC 水平呈下降趨勢,而7 d 時BUN 和Scr 水平持續(xù)升高,14 d 呈下降趨勢。見表2。
AKI 患者的 NGAL 截斷值為 46.29 μg/L,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5.2%和95.4%;CysC 截斷值為1.31 μmol/L,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0.5% 和95.4%;NGAL、CysC 敏感性明顯高于 BUN 和Scr,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2 AKI 患者入院1、3、7、14 d 血清腎臟指標動態(tài)比較 ()
表2 AKI 患者入院1、3、7、14 d 血清腎臟指標動態(tài)比較 ()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入住時間對照組研究組(AKI患者)1 d 3 d 7 d 14 d例數(shù)30 NGAL/(μg/L)5.31±0.82 CysC/(μmol/L)0.72±0.11 BUN/(mmol/L)4.47±0.51 Scr/(μmol/L)69.28±10.24 88.61±17.24 95.06±19.48 98.33±21.82 84.29±11.62 92 90 82 79 53.60±5.07?76.25±10.82 71.48±8.62 65.84±8.24 1.69±0.31?2.28±0.42 1.91±0.45 1.41±0.29 5.93±0.86 7.81±2.07 9.32±1.28 7.02±0.84
表3 入ICU 時AKI 患者ROC 曲線分析
腎臟的主要結構包括腎小管、腎小球、腎盂和集合管[8],腎小球的作用是清除體內(nèi)代謝產(chǎn)物和毒物,主要功能是濾過;腎小管的作用是清除有毒物質(zhì)、分泌代謝產(chǎn)物,并重新吸收腎小球濾出的如氨基酸等有用物質(zhì),調(diào)節(jié)機體水、酸堿平衡;腎盂和集合管參與平衡調(diào)節(jié),是尿液的排出管路[9-11]。腎臟的解剖特征使其特別容易成為有毒物質(zhì)攻擊的靶器官,也是極容易受有毒物質(zhì)損傷的器官。AKI 的定義是指病程小于3 個月,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提示患者腎臟結構與功能異常,是在2005 年正式引入的[12]。與傳統(tǒng)的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的區(qū)別在于AKI 強調(diào)了早期腎損傷結構功能的非顯性變化,提示腎小球濾過率剛開始下降,腎臟生物標志物和組織學開始發(fā)生改變,這一概念可更好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和利于治療和預后的評估[13]。雖然ARF 早期已有腎間質(zhì)病理損傷和腎小管功能方面的減退,但臨床癥狀并不明顯,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漸表現(xiàn)出體內(nèi)氮質(zhì)代謝產(chǎn)物集聚,水電解質(zhì)平衡失調(diào)等,出現(xiàn)急性尿毒癥的臨床表現(xiàn),患者有極高的死亡率。而早期診斷AKI,可及時進行干預,如限制腎毒性藥物、限制靜脈內(nèi)造影劑的使用、早期液體復蘇等,對提高患者的預后、降低病死率意義重大。
目前尿量和血清肌酐(Scr)是診斷AKI 的主要依據(jù),但文獻普遍報告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高[14]。AKI 早期檢測的理想生物標志物應具備以下特性,一是檢測簡單方便、快捷、經(jīng)濟;二是敏感性高,能準確預測腎損傷程度,評估預后,并且可及時反映病情變化,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三是具有標準化的檢測方法;四是特異性高。鑒于AKI 復雜多樣的病理生理機制,目前看來任何一種生物標志物單獨應用都不是十分理想的。有研究對AKI 新生標志物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NGAL、KIM-1 等指標能先后覆蓋整個腎損傷進程。NGAL是AKI 早期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的生物學標記物,腎損傷后,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致血NGAL 水平升高。CysC 是一種低分子量的非糖化蛋白,在所有的有核細胞中均能穩(wěn)定地產(chǎn)生,是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 家族的一員,血CysC 可反映腎臟功能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AKI 組患者入住ICU 時,無論是存活組還是死亡組,NGAL、CysC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死亡組NGAL、CysC 水平高于存活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存活組患者入住ICU 時BUN 和Scr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死亡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血NGAL、CysC 在AKI 早期診斷上價值高于BUN 和Scr。
本研究還對不同時間點 AKI 患者 NGAL、CysC、BUN 和Scr 水平進行了檢測,患者第3 天NGAL、CysC、BUN 和Scr 水平持續(xù)升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入院7 d、14 d,經(jīng)過治療和有效干預,患者NGAL、CysC 水平呈下降趨勢,而第7 天時BUN 和Scr 水平仍持續(xù)升高,到14 d 才呈下降趨勢,說明BUN 和Scr 表現(xiàn)相對滯后,由此說明NGAL、CysC 對臨床治療更有指導價值。ROC 曲線分析顯示,AKI 入 ICU 時NGAL 截斷值為46.29 μg/L,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 85.2% 和 95.4%;CysC 截斷值為 1.31 μmol/L,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90.5% 和95.4%;NGAL、CysC 敏感性明顯高于BUN 和Scr,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截斷值與AYDOGDU 等[15]研究基本相符。進一步證明了血NGAL、CysC 是早期診斷急性腎損傷較有價值的新型標記物。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證實了血NGAL、CysC在急性腎損傷患者早期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但NGAL 水平也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如全身感染、慢生腎臟疾病等。而所有影響蛋白合成的疾病都會對CysC 水平造成影響,兩種生物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準確性,早期診斷和預測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