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母乳或配方奶是0~1歲寶寶最重要的口糧,也正因如此,媽媽尤其焦慮,吃多了、吃少了、不肯吃了……本期,就來聚焦那些關(guān)于“奶”的問題。
0~3他到底吃沒吃夠?
幾乎所有的新手媽媽都曾經(jīng)擔心過自己的奶不夠?qū)殞毘?。那到底寶寶有沒有喝夠奶呢?吃很久是因為奶少嗎?寶寶哭是因為餓了嗎?……趕緊來做功課吧!
Q1~3個月的寶寶吃奶量分別是多少?多久喂一次奶?
A滿月之后,寶寶的奶量和月子里相比有了明顯的增加,間隔時間也發(fā)生了變化,但不同的寶寶對奶的需求會有很大不同,1月齡和3月齡奶量也會不一樣,大多數(shù)1~3個月的寶寶對奶的需求在700~1000mL。
大多數(shù)滿月的寶寶每頓奶量在80~120mL之間,間隔時間還是按需為主,與母乳的奶量、寶寶的吸吮力和睡眠節(jié)奏有關(guān),他們會吃著吃著睡著,白天間隔大多在2.5小時左右,晚上在2~4小時不等。
3個月的寶寶,吸吮力進一步提高,和媽媽更合拍,白天3小時一次,晚上可延長4~7小時一次。每個寶寶都會有一定的差異,只要生長發(fā)育良好,就無須糾結(jié)于具體的奶量。
Q寶寶總是吃很久,是因為奶不夠嗎?
A每個寶寶的吸吮力不一樣。乳頭銜接及合乳良好涉及很多因素,母親方面,有乳頭形狀、大小及分泌奶量;寶寶方面,有舌頭的包裹性、吸吮力量的大小、吃奶欲望的強烈程度、口腔形態(tài)等。相對來說孕周小、體重輕,口腔相對小、力氣也弱,容易出現(xiàn)乳頭銜接的問題,再加上吃奶是個費體力的活,部分寶寶吃奶后進入休息狀態(tài),可能還沒吃飽。
但隨著月齡的增加,吃奶的能力也會逐步提升,2個月后一般吃奶的節(jié)奏會得到改善。如果2個月的寶寶還出現(xiàn)每小時找奶喝,那么可能是奶不夠,在頻繁喂奶(每小時1次)3~7天后會有所改善。奶夠不夠、寶寶有沒有吃飽,關(guān)鍵還是看生長曲線圖是否正常。
Q如何判斷寶寶哭是餓了還是其他原因?
A一般寶寶哭了,媽媽都會覺得是餓了,其實寶寶也有很多需求,不僅僅是要吃奶。多觀察,慢慢就能區(qū)分不同需求的哭聲和表現(xiàn)。如果餓了,寶寶哭聲很洪亮,哭時頭來回活動,嘴不停地尋找,頭也隨之快速活動,只要一喂奶哭聲馬上就停止。如果未得到響應(yīng),可能會轉(zhuǎn)為大聲劇烈的哭聲。
如果是尿濕了,通常表現(xiàn)為在安靜活動或睡眠情況下,突然大哭起來,聽起來比較委屈。這時檢查紙尿褲,換上干;爭的,就安靜了。如果寶寶四肢活動滿頭大汗,抱起來更加煩躁,可能太熱了,減少衣服會慢慢安靜下來。
Q如果媽媽母乳不夠,是加奶粉還是堅持母乳喂養(yǎng)?應(yīng)該怎么做?
A如果發(fā)現(xiàn)媽媽母乳不夠,首先還是要找原因。如果是因為情緒或壓力太大導致奶水減少,需要及時調(diào)整,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適當活動,改變一下生活節(jié)奏,并且嘗試以下方式增加產(chǎn)奶量:
1.保證親喂次數(shù),如果寶寶吸吮力不是特別好,吸吮不充分,可以用吸奶器促進泌乳。
2.及時喝水、喝奶,增加液體攝入。
3.保證充足的睡眠,聽聽輕快的音樂,看看喜歡的電影。
4.吸奶前安撫乳房,促進分泌。
如果還是不能肯定奶是否足夠,寶寶的生長曲線出現(xiàn)下滑,那么可在專業(yè)醫(yī)生的評估下考慮加奶粉。
4~6上班背奶的糾結(jié)
為了給寶寶最好的營養(yǎng)供給,越來越多的媽媽堅持母乳喂養(yǎng),重返職場后選擇背奶。那么,背奶媽媽的必備裝備有哪些?儲存奶有什么講究?如何保證充足的奶量?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Q媽媽即將返回職場,想要背奶,應(yīng)該怎么做準備?
A雖然返回職場了,但還是可以做到母乳喂養(yǎng),以保證寶寶的口糧。媽媽需要準備一個背奶包,一般背奶包里有:吸奶器、冰袋、防溢乳墊、洗手液、濕巾紙、奶瓶或儲奶袋等。在公司最好有可以儲存冰袋的冷凍或冷藏柜,安排好工作,找一個適合擠奶的房間。擠出的奶和冰袋一起放到背奶包中;下班到家后及時拿出放到冰箱儲存。
需要背奶的媽媽盡量選擇方便吸奶的衣服,比如哺乳內(nèi)衣或背心,有扣子的襯衣或者寬松的衣服。最好是深色的,戴上防溢乳墊,避免漏奶尷尬。
Q媽媽上班后的擠奶應(yīng)該怎么安排?有哪些技巧?
A媽媽的擠奶時間根據(jù)寶寶的吃奶時間,一般3小時擠一次,如果中午有時間回家能親喂1~2次更好。有的因為工作節(jié)奏變化,媽媽也可以根據(jù)工作情況,調(diào)整擠奶時間,盡量保證能頻繁擠奶。有的媽媽如果存奶足夠,那么也可以擠掉,節(jié)約擠奶時間但同時保證擠奶刺激,促進泌乳。如果因為工作緊張,經(jīng)常忘記擠奶時間,可以設(shè)定個鬧鐘,提醒自己到點擠奶。這樣才不會因為上班奶越來越少。
Q儲存母乳有哪些注意事項?
A擠完奶后請立即在儲奶袋上寫上擠奶的時間。拿回家或在家擠出后,及時放到冰箱里,如果第二天就要食用,那么可以放到冷藏格,否則還是放到冷凍柜里為妥。冰箱冷凍柜的性能需良好,盡量減少開柜門的次數(shù),以保持溫度恒定。
冷凍的奶儲存也有食用時間限制,一般足月兒食用4個月以內(nèi)的存奶,如果是早產(chǎn)兒則3個月以內(nèi)的為宜。儲存奶食用的順序也是初乳先用,盡量食用新鮮的存奶。存奶和新鮮奶相比保存了大部分的營養(yǎng),雖然維生素C會有損失,但還是比配方奶的營養(yǎng)價值高。
Q背奶媽媽如何保持充足的奶量?
A背奶媽媽想保持充足的奶量,那就要在公司多擠奶,回家讓寶寶多吸奶。在單位擠奶一般3個小時一次。如果工作忙碌,設(shè)置小鬧鐘提醒擠奶;工作實在太忙,那么手動擠幾十毫升也是極好的。
另外選擇合適的擠奶器,符合泌乳生理的電動擠奶器十分合適。做好擠奶前的準備工作,可以先按摩乳暈部分,刺激奶陣。媽媽心情愉快,保證充足的休息也很重要。
如果吸奶器忘帶了,也需要學會選擇手動擠奶。等奶陣到來時,一手拿著奶瓶,奶瓶口對著乳頭,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乳頭上方的乳暈和乳房交界處,食指放在乳房對側(cè)的對應(yīng)位置,拇指和食指呈“C”形,其余托住乳房。有節(jié)奏地按壓,學會手動擠奶,這樣隨時都可以擠奶,會方便很多。因為媽媽要保證充足的奶量,多擠多吸是最簡單的方法。
7~9配方奶熱點問題
配方粉喂養(yǎng)是所有寶爸寶媽不可回避的常見問題:當配方奶遇上母乳,如何合理安排;吃慣了母乳的寶寶,如何接受奶瓶;寶寶便秘、有口氣,會不會是奶粉的問題……這就為你一一解決。
Q寶寶是混合喂養(yǎng),母乳和配方奶分別應(yīng)該如何安排?
A一部分媽媽上班后,在母乳量逐漸下降不能滿足寶寶的情況下,會選擇奶粉。很多寶寶一開始會拒絕奶粉,這個時候如果已經(jīng)添加輔食,寶寶有可以替代的食物,那么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可以通過輔食加餐。
也有一部分寶寶適應(yīng)性比較強,接受了奶粉,那么在媽媽上班的時候可以喂奶粉,等媽媽在家的時候還是母乳喂養(yǎng)。如果兩側(cè)乳房都吸空,寶寶還沒吃夠,那么再添加奶粉。等下次喂奶時,還是先吸媽媽的奶,再根據(jù)情況決定是否添加奶粉。
總之,先吸母乳,再根據(jù)情況添加奶粉。
Q寶寶只接受母乳,不肯吃奶瓶怎么辦?
A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的寶寶喜歡一種喂養(yǎng)方式。連續(xù)3~4個月都是母乳喂養(yǎng),寶寶已經(jīng)很適應(yīng)了,但是媽媽要上班了就得適應(yīng)奶瓶。建議在離上班前2星期左右或者更早一點時間,嘗試著擠出母乳到奶瓶里,用奶瓶喂給寶寶。選擇奶瓶喂時,要在寶寶決到奶點但心情還不錯的時候。擠出一點母乳到奶嘴表面,讓寶寶聞到母乳熟悉的味道,體驗新的喂養(yǎng)方式。奶嘴選擇要適合寶寶的月齡,奶嘴孔不要太小,否則太費力。
要寶寶接受新的喂養(yǎng)方式至少要嘗試8~10次,有的寶寶還有可能嘗試更多次才能夠接受,所以家長一定要充滿耐心,不能太著急。每次試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讓寶寶十分懊惱。如果寶寶已經(jīng)出現(xiàn)哭鬧抵觸,那么換個時間再試。
Q寶寶吃不到奶粉罐上的建議食用量怎么辦?會影響發(fā)育嗎?
A每個寶寶的胃口是不一樣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不同。有的寶寶奶量不多,甚至少于平均值,但生長發(fā)育依然處于高水平狀態(tài),所以我們還是建議1歲以內(nèi)平均1~2個月記錄一下身高體重數(shù)值,畫一下生長曲線,看走勢是否正常。
奶粉罐上的建議食用量對個體來說不具有參考性。一般生長曲線走勢好,有良好的喂養(yǎng)習慣,及時添加輔食,輔食品種豐富,那么寶寶的發(fā)育就不會落后。
Q寶寶有點便秘、口氣重,是配方奶吃了上火了嗎?
A這通常寶寶上火會有如下表現(xiàn):早晨起床時眼屎多,眼睛不容易睜開;口氣重;舌尖紅紅的;大便干。現(xiàn)在的配方奶通常都添加了有益腸道健康的成分,一般不太會引起上火。建議媽媽從其他飲食方面入手,比如培養(yǎng)寶寶喝白開水的習慣,可以安排在兩頓奶之間喂水,以補充體內(nèi)所需的水分,同時也是在清理腸道、排出廢物。
這個階段的寶寶也已添加輔食,相對來說,食物太精細容易便秘,肉類或者糖分高的食物容易口臭,可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芹菜、萵筍、茄子等,忌油膩、高熱量的食物。
10~12斷奶,誰說了算?
寶寶快1歲了,可能身邊多了這樣的聲音:“滿周歲了,可以斷奶了?!钡牵皇钦f母乳喂養(yǎng)最好到2歲嗎?媽媽們心里打起了鼓:斷奶,究竟該聽誰的?
Q很多人說1歲了,母乳沒營養(yǎng)了,可以斷了,是這樣的嗎?
A世界衛(wèi)生組織、中國衛(wèi)生部和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母乳喂養(yǎng)到2歲或2歲以上。其實1歲以后母乳不是沒有營養(yǎng)了,只是母乳的營養(yǎng)成分會隨著寶寶的成長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母乳中的抗體始終保護寶寶,這個變化是適合寶寶的。和奶粉相比,母乳仍然有著難以取代的優(yōu)點。
Q寶寶一個晚上還要吃五六次母乳,不給就哼哼唧唧,這么影響睡眠該怎么加
A一般來說,寶寶白天的睡眠短而淺,夜間的睡眠深而長,但是后半夜也會深睡眠和淺睡眠交替。當寶寶自主轉(zhuǎn)入深睡眠的能力不佳,就可能出現(xiàn)淺睡眠轉(zhuǎn)入深睡眠困難,這個時候就會哼哼唧唧。哼哼唧唧其實正常的,但是一個晚上5~6次夜奶太多。家長要做的是白天減少入睡后的依賴。這個月齡寶寶一旦進入睡眠模式后,不要奶睡抱睡搖睡,放到床上后如果寶寶有醒來的跡象,在邊上輕拍身子或者輕聲安撫寶寶。保證白天的活動量。晚上入睡后如果出現(xiàn)哼唧,用輕拍撫摸等安撫,逐漸代替哺乳安撫,減少母乳次數(shù)。
Q寶寶輔食吃得很少,就喜歡吃母乳,真怕影響生長發(fā)育,該怎么辦?是不是要把母乳斷了?
A寶寶喜歡吃母乳是正常的,干萬不要因此而斷掉母乳。但是輔食吃得少,可能和這幾個因素有關(guān):
1.輔食太單一。
2.吃輔食時大人都在關(guān)注他,或者強制喂,不讓他動手自己吃。
3.邊吃邊看電視,趁寶寶張開嘴時,塞一口,沒有很好的進食習慣。
4.餐點安排不合理,吃輔食前剛喂過母乳,不餓。
因此,興趣很重要,要讓寶寶自己動手,同時營造“輕松、正面”的氛圍。觀察寶寶的狀態(tài),適時增加不同種類,不同質(zhì)地的輔食。這個月齡可以吃碎末逐漸到顆粒狀的輔食,10個月后還適合手指狀的食物。如果寶寶的咀嚼能力沒有發(fā)育好,可能不愛吃固體食物,那多一些耐心,讓寶寶少量多次嘗試。這個月齡輔食和母乳的餐點要有間隔時間,千萬別吃了一點母乳后沒一會兒時間又吃輔食。
Q如果真的想斷奶,怎么做對寶寶和媽媽的影響會小一些?
A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母乳喂養(yǎng)到2歲或2歲以上。如果條件允許,母乳時間可以長一點,做到自然離乳。
離乳,是媽媽和寶寶的必經(jīng)之路。媽媽自己要堅信,離乳,就是寶寶在長大。能做的就是保證寶寶在斷奶時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yīng),在心理上讓他明白,媽媽始終在身邊。一般隨著年齡增加,寶寶不是只有奶一種食物,可選擇的食物有很多,媽媽的奶也會隨著需求下降而逐漸減少,所以斷奶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個時候?qū)殞毧梢哉J秤闷渌讨破?,增加肉類等蛋白質(zhì)的食物。斷奶時爸爸或其他家人多陪伴孩子,出去玩耍,盡量把每天的活動安排得豐富多彩,減少對母乳的想念。對媽媽來說,可能會碰到乳房脹痛的問題,可以適當擠出一點乳汁,以免乳腺炎。